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1959,(5)
1.德制木材测湿计,据初步了解,全国只有10来部,只能作四种木材测湿用途。经过试验,测出一系列竹材比较数据,另加制一刻度盘,可作研究竹材试验之用。2.竹材各种力学试验,必须作出湿度测定,才能求管  相似文献   

2.
国产竹材试验资料证实,4~7年生的抗拉强度,竹节部份为700公斤/平方公分左右,节中部份为1300~1400公斤/平方公分;同济大学试验的竹皮抗拉强度达4000~6000公斤/平方公分,超出了钢筋的强度。近年来,竹筋混凝土在各方面研究试用有了很大进展,但尚未被应用在桥梁工程上。这无非是因为竹筋的弹性模量比钢筋低,活载的受力复杂,以及它的耐久性到底如何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故未敢冒进试用,这就阻碍了竹筋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国内正在研究变性竹材,已有初步成果,惟成本太高。况且竹材究属是有机物质,即使通过化学加工的变性竹材,是否可以永久不杇,值得怀疑;但是竹筋经过必要的一般防腐处理后,肯定会增加它的寿命。据上海解放日报载:“广  相似文献   

3.
竹材是一种可再生、可降解的天然生物质材料。在越来越重视环保的今天,竹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工程建设中,在桥梁工程中的运用也是由来已久并不断发展。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以及广泛的资料查阅,揭示了竹材的一些力学性能。原竹是由维管束和基体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实验表明,竹材的抗拉弹性模量和强度与其维管束体积比成线性递增的关系;竹材维管束和基体的抗拉弹性模量分别约为29 000 MPa和390 MPa;抗拉强度分别约为450 MPa和16 MPa。而重组竹的弹性模量约为10 000 MPa,强度约为50 MPa。竹材可以作为修建桥梁的主体材料,也可以作为桥梁中的一个部分得以运用。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5)
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为背景,基于液压爬模技术融合现代工厂化建造制造理念,提出了适用于超高索塔的一体化智能建造施工设备及配套施工技术,并针对该设备及相关工艺进行现场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在其智能化、多功能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整体爬升同步性良好、流畅无碍且速度较快。该项技术将大大减小超高索塔作业人员数量并降低作业强度、保障作业安全,进一步提高桥塔建造品质。  相似文献   

5.
《公路》1958,(10)
利用竹材修建桥梁,目前在国内外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就地取材修桥技术革新方向之一。南昌公路运输局1958年在改建上(高)宜(丯)铜(鼓)线珠兰坳桥时,将其中一孔试用竹材作面板,借以了解一些有关竹材的发裂、腐圬、虫蛀等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修建简支梁竹桥及竹桁架桥作一些准备。经初步计算,这一孔桥面可节省木料2.20公方,节约面板材料费82%。这座桥已于六月份建成通车,情况很好,兹将修建情况简要说明如次: 一、设计标准珠兰坳桥为2孔5.50公尺全长11.80公尺的石台木架水面桥,上部结构载重标准为汽-8级,采用原省公路局1954年桥梁标准图施工。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将使用的竹材作力学性能的试验,因此在作强度计算时,是以  相似文献   

6.
在绿色材料大力提倡的背景下,竹材作为传统环保经济材料被人们再次重视。本文通过对竹材资源,结合竹材的特性的分析,归纳了竹材的传统应用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了竹材工业化新技术的应用,为竹制品设计制作提出了新的突破口,寻找竹制品设计的新方向,竹制品产业发展的趋势,开拓了竹材利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盛产竹材,价格低廉,在地方道路修建中、小桥和涵洞时使用竹桩,既能节约钢材、水泥和木材等主要建筑材料,又能降低造价。我们认为竹桩基是使用竹材的一个良好的发展途径。因此,在这里提出桥梁桩基础可以就地取用竹材的新措施,这是富有革命的现实意义的。这里我们先介绍越南民主共和国关于竹材使用方面的民间经验,这些经验是非常可贵的。 1、越南民间的竹材防腐方法:他们习用的简便防腐方法是将新伐竹浸泡在水塘里,并将竹压入水中,不使浮起,经过一个月取出使用,可以保持约在两年时间内不发生菌虫腐蚀;如浸泡时间延长到八个月或一年,就可以保持长时期不发生菌虫腐蚀。这一民间经验,和印度科学家在波罗哥黎岛对竹材腐蚀问题研究的结果是互相一致的。(即将新伐的竹浸水八个星期,可以提高受害安全率至94%)这是因为竹子中含有糖份,容易招致菌虫;如把新伐竹长时间的压在水中浸泡,便有去糖  相似文献   

8.
加筋土材料在我国使用已经近千年,将其运用于拦河筑坝、抵御洪水、建造房屋,当时人们只知道用加筋土材料建造的构造物更耐用,并不知其原因。本文在建立了加筋土极限平衡的基础上,利用试验得出结论,从科学的角度验证了加筋土材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消声器内部流场及其对消声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行设计建造的消声器静态试验台上,对某型消声器在有、无气流两种情况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进行了消声器内部流场CFD仿真研究。研究表明,气流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对消声器消声量影响很小,当超出范围时消声量随气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消声器压力损失也加大。说明流速和内部结构是影响消声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引进P.P.T酵素材料为基础,用P.P.T酵素配合多组不同材料级配土壤,进行室内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酵素稳定材料具有强度高,施工简易,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建造基层和临时道路。  相似文献   

11.
预制装配式结构已是桥梁工程建造的主要重要结构形式,装配式下部结构作为装配式结构的重要组成,对桥梁装配式建造意义重大。目前装配式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济祁高速公路为依托,对预制管型墩柱与承台的杯口式连接构造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利用试验验证了这种结构形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两种不同的连接形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为合理的连接方式选型提供了直接的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龙华港双层钢桁架连续梁主桥的工程概况和结构特点,分析了主桥建造过程中的建造难点,阐述了建造的总体思路,针对建造过程的几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根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起动和停机的控制策略,建造了PEMFC电堆低温起动平台。用20mm厚的软橡塑泡沫、聚苯乙烯和真空绝缘板将电堆密封,在-10℃环境舱内分别进行保温试验研究;当电堆中最冷的电池阴极催化层的温度达到触发温度(0℃)时,起动并加载PEMFC电堆至某一低温起动试验工况。试验结果揭示了PEMFC电堆低温起动的某些规律,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公路钢桥典型细节疲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是导致钢桥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设计、制造、架设及后期维护中需特别注意钢桥构造细节的疲劳问题.在对疲劳荷载谱、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和焊接钢桥疲劳薄弱部位等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焊接钢桥疲劳分析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结合近些年来我国大跨径公路钢桥的建造情况,根据对部分关键构造细节所进行的疲劳试验结果,分析了几种新型结构型式和制造工艺中所存在的疲劳问题.最后总结了防止钢桥疲劳破坏的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钢桥疲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对有效防止钢桥疲劳破坏事故的发生,提高我国钢桥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预应力钢——混凝土结合梁结构,设计制作了试验模型,对结合梁的应力重分布和变形性能进行了长期试验研究,为结合梁的设计建造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恒丰北路桥拉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丰北路桥是国内建造最早的斜拉桥之一,其拉索防护采用了水泥砂浆、黑色PE两层防护体系,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对该桥进行换索后,利用换下的旧索进行了钢丝锈蚀分布检查、钢丝锈蚀性能分析以及拉索锈蚀性能分析,详述了试验的方法、步骤和试验结果,分析了这种防护体系的弊病以及拉索在腐蚀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体积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离不开精确的基础数据,在进行了集料有效密度测量研究和粗集料间隙率试验探索系列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体积配比设计计算方法,经室内路用性能试验验证,用本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抗滑性能,防水性能,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空调及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与传统汽车的不同特点。描述了混动系统中电空调及热管理试验台架的建造背景、原理和建造方法,为以后同类台架的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两个世纪以来,混凝土安全护栏的现场建造技术并未发生本质改变,奥地利DELTA BLOC国际公司通过大量碰撞试验和深入研究,最近提出了新一代混凝土安全护栏技术.技术报告提出了在现代技术水平下新一代混凝土安全护栏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中央分隔带建造并采用了大量混凝土安全护栏,其优势是混凝土护栏安全性极高、养护极少、性价比优良,车辆碰撞后的动态横向位移外延值与横向位移较小,被认为是特别安全高效的护栏安全防护技术.因为混凝土护栏具有相当大的体积和刚度,故轻型车辆碰撞后损坏较为严重,对司乘人员的防护处在危险区间,在欧洲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是这些缺点由于建造投资压力似乎是可以被接受的,也是可以被克服和忽略的.  相似文献   

20.
公路设计中,在一般情况下每公里线路约有3~5道涵洞。我们的测设队每年要测设几十公里、甚至一百多公里线路,遇到的涵洞有几百道,因此,涵洞的设计与计算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充足,许多山区和丘陵区石料丰富,拱形涵洞的设计建造更为普遍。公路设计手册《涵洞》(人民交通出版社1977年出版)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计算公式和计算用表,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