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堃 《综合运输》2004,(3):36-37
资源的稀缺性和外部环境的强制约,使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成为我国及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基本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交通运输增长(发展)的内涵可以定义为:是在满足和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的匹配。交通运输实现客观实体(指人和物等)的空间位移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决定了交通运输需求的多样性;交通运输能力供给是以交通运输需求为基本前提的,而又受到土地、能源、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桂萍 《综合运输》1999,(11):14-18
<正> 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要求一定的运输能力与之相适应,还要求运输能力在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分配与之相适应。建国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依自身特点和优势,随经济发展以不同的速度和特点变化着。 在交通史发展的长河中,于某段时间内,可能由某种运输方式独领风骚;于某段时间内,又由另一种运输方式替代了“老大”;进入某段时间内,又可能某2种运输方式平分秋色。各种运输方式所占领运输市场的份额,既经常处于此消彼长之中,又难以完全被替代。本文拟对我国  相似文献   

4.
<正> 人类繁衍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大自然的改善并非同步的,相反,人类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可能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从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到对人力的自信和对“人定胜天”的执著,进一步对协调发展的认知和对可持续发展的着手实施,这是一个艰难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并且一直持续下去的过程。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作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其发展模式正在对环境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事实上,环境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的进步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也制约着经济、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探寻与环境容量、资源条件基本适应的可持续运输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03,(1):49-53
“十五”期间,江苏省交通厅将大力推进交通运输“集约化工程”,总体目标是:以促进运输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实施“集约化工程”的关键,以提高运输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通过改组、改造,讲求投入产出,实现运输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运输质量和运输经济效益,极大地满足社会和群众对运输的需要,促进江苏省国民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目标(一)提高市场集中度1、实现道路客运经营工作的负增长,年增长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十五”末较“九五”末减少10%。2、到2005年道路运输市场份额:20%以下的道路客运企…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10,(5):93-93
随着高速铁路投入运营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会给旅客运输方式带来很大影响。在竞争进一步加剧的同时,高铁的发展还将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各种合作模式也会相继诞生,比如可逐步实现公路、铁路、航空联营与合作,另外,铁路和公路可以开通“一票通网点”等,最终形成各种交通工具既竞争又合作,经过市场的筛选、淘汰和调整,达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说,中国不仅需要理直气壮地表白自己是和平崛起,更需要脚踏实地地促进能够保证实现和平崛起的结构性转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一代又一代理性地运用我们的国力。换位思考交通运输的发展与转型似乎有些相同的意味。经济社会发展中,交通运输事业占据着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 众所周知,交通运输与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与能源两者又是息息相关的。能源的输送与调运离不开交通运输,能源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通运输线路、设施的布局;交通运输的正常运作既离不开能源,并且又是能源的消耗大户;此外,各种运输方式在能源运输中的作用及能耗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输》2007,(11):91-91
江苏召开全省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专门作出批示,副省长仇和出席会议并讲话。仇和指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江苏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在交通建设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可持续发展。要优化运输结构,加快水运、铁路、航空、管道发展,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要把交通走廊、通道、枢纽和物流作为建设重点,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要深化改革,从管理体制、规划协调、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有利干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铁路运输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可持续发展与铁路运输业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所指的发展,是满足当代的需要,而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尽快发展经济,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但经济发展又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有丰富的含义,它关注资源的有  相似文献   

11.
康德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在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当中,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在人类构造现实世界当中,当资源的有限和需求的多样二者形成矛盾的时候,我们需要从自身发展当中汲取新的力量。"多年来,交通运输事业就在寻找这样一种新的力量……5月15日召开的"2012中国交通发展论坛",以"为国是策,为交通谋"  相似文献   

12.
运输需求的本质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把握运输需求的内涵,科学引导交通运输实践更好满足运输需求,从运输需求与资源优化配置、使用者位移需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运输生产的关系方面剖析了运输需求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运输需求的特征。研究表明,运输需求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就是使用者的位移需求,而不是车辆的位移需求,它同社会经济是互动发展的,并且其实现过程就是其生产过程,具有客观性、主导性、适应性和特殊性四个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运输发展的资源要素是指提供运输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各种投入要素总和,既包括交通运输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即交通运输产业生产所需要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也包括运输管理、管理体制、市场、信息等影响运输生产活动的资源。目前,自然资源对交通发展的影响、制约较大,是必须重点研究的内容。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最大限  相似文献   

14.
碳中和是人类应对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交通运输行业是各国碳中和行动的焦点,也对我国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实现有重要影响。根据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模型2020,交通部门的碳排放需要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最迟不能超过2030年,才能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巴黎协定》的目标范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国碳中和整体规划时间较晚,时间短、减排任务重,亟需制定长期的指导政策,采取高效措施。本文旨在分析各交通方式能耗和碳排放基本情况,总结全球范围内交通运输行业碳中和政策措施,通过对比总结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中和政策和行动的优势和欠缺之处,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未来碳中和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企业原有的控制系统进行堆场除尘泵房无人化值守改造,既满足了国家发展规划对环保的严格要求,又弥补了企业经营战略调整中人员不足的问题,能够以最低的人员配置实现原来需要大量人员参与的工作,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国防交通运输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安定与发展,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力量为基础和前提。强大的国防力量既是平时形成军事威慑、战时夺取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又是遏制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因素。国防力量既包括军事力量,也包括非军事力量;既包括物质力量,也包括非物质力量;既包括现实力量,也包括潜在力量。强大的国防力量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要靠平时长期不懈、目标明确的国防建设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思路:交通运输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成 《综合运输》2010,(11):31-34
本文指出"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要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适应,由自发满足需求转向自觉满足需求,由追随发展转向引领发展。要主动承担起支持经济发展、协调资源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责任,发展中落实公益理念、服务理念和绿色理念。最后本文提出由支持战略、畅通战略、安全战略、和谐战略和创新战略组成的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8.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相对于海峡东岸台湾,以福建为主体,并包括周边地区,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体。围绕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需要尽快形成联系海峡两岸、沟通内地与东南沿海港口、串联周边区域主要城市和产业带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并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对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衔接和运输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化要求就变得愈发迫切,由此赋予了综合交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综合交通运输的概念演进和理论发展两方面按照时序对国内外相关学者观点进行系统性梳理、归纳和总结。研究发现对综合交通运输的认识是从单元化到多元化、从简单到全面、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最后,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 美国国会在50年代建设国际公路系统的时候,当时的规划者和设计师认为这些公路不但能够满足本世纪的需要,而且能够适应21世纪的需要。但是,随着本世纪行将结束;东西走向的6车道公路显然已经不堪重荷。当时建公路是用以联结都市的,而对乡村小镇和边远地区则不屑一顾。然而,当年的乡村小镇和边远地区今天已成为大都市。这些大都市生产的货物不但运往全国各地,而且运往世界各地——由铁路运往墨西哥或由船运往南美、欧洲和亚洲。州际公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今天的需要,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