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对于中国的货主、货代行业以及物流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年末岁尾,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中,杨副会长分析说:主要有两大背景,第一,2005年12月,中国货代市场走过了开放的最后期限。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流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货代向物流企业转变,货代和物流密切相关,货代行业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环节,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货代业的权威组织一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FIATA)已修订了其宗旨为:国际货代物流“(GLOBE LOGESTICS FOMARDEAS)。目前纯粹的货运代理几乎没有,许多货代企业购置了运输工具,具备了无船承运人的资格,此外原来传统的国际海运公司,  相似文献   

3.
刘盈  郏丙贵 《集装箱化》2007,18(11):34-36
近几年,国际货运代理与物流之间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起初强调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该向物流服务转型,两者之间似乎属于不同行业,界限分明:然后提出“货运物流代理业”概念,将货运代理业理解为从属于物流,为物流企业提供代理服务(实际上,“货运物流代理业”与“货运代理业”两概念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最后,提出“货代物流业”概念,将货运代理业理解为物流业的组成部分,货代企业从事的本来就是物流业务。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初,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曾对本刊记者表达了这样一个“预言”:“2006年是中国货代、物流业正进入重要转折之年”。时隔一年余,杨总对货代物流业发生的转折和变化之洞悉更清晰,解析得更透彻了。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访谈时,杨总率直坦诚,条分缕析,对目前货代、物流业的构成形态、发展走势,以及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依托优势、拓展市场的思路,勾画出了一条具有产业战略发展价值和意义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2008年货代、物流市场的整体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很理想,比预期要差得多。”  相似文献   

6.
“2008年货代、物流市场的整体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很理想,比预期要差得多。”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上海4600多家国际货代、报关、承运人正在经受金融海啸以来的“最煎熬、最困难”的考验。被认为航运市场触底的2009年上半年,将是这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必须跨过的最大“难关”。元月6日,口岸物流联盟麾下的数十家国际货代、报关、物流企业,与政府官员、专家聚首沪上,共商应对金融海啸,实施同业抱团取暖之策。  相似文献   

8.
《水运管理》2011,(2):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并获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公司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会员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并且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3年、2006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20家诚信货代企业,2006—2009年度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9.
王学锋 《集装箱化》2004,(10):23-24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国际货代行业迎来百年一遇的好机会。货代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大型货代如何借机巩固品牌;中型贷代如何有效应对竞争;小型货代如何广大生存空间。面对新形势,本刊在此开设“国际货代”栏目,力求关注行业热点话题,深入阐述变化中的策略,失去货代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帮助货代企业解决难题,应对挑战。本刊编辑部有幸得到资深货代专家,上海海事大学国航系主任,王学锋教授的鼎力支持。王学锋教授多年致力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研究,并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培训及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上海紧缺人才工程现代物流培训与考核项目专家咨询组成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对WTO承诺的落实,当国际货运代理巨头TNT、UPS都与中国当初的合资伙伴分道扬镳而成为其竞争对手之时,国内众多的中小货代企业开拓国际业务显得更加困难。2005年6月9~11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FA)和WCA物流网络有限公司在大连举办的第二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为中小货代企业接通了通向世界的“网络”,以促物流之通畅。  相似文献   

11.
《水运管理》2014,(9):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开获国家交通部颁发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公司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会员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并且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6年至今,公司连续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2011年,公司还被评为“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初,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曾对本刊记者表达了这样一个“预言”:“2006年是中国货代、物流业正进入重要转折之年”。时隔一年余,杨总对货代物流业发生的转折和变化之洞悉更清晰,解析得更透彻了。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访谈时,杨总率直坦诚,条分缕析,对目前货代、物流业的构成形态、  相似文献   

13.
《水运管理》2009,31(5):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具有交通运输部批准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企业,还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3年和2006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诚信货代企业;2006年和2007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14.
《水运管理》2009,31(8):F0004-F0004
深圳市华展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南商务部批准的国家一级货运代理企业(MOFTEC19369),具有交通运输部批准的无船承运人资格(MOC—NV00275)和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航空运输一类代理资格(经营批准号30678),是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和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会员企业。同时,公司还是深圳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单位。2003年和2006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诚信货代企业;2006年和2007年,公司被评为中国货代物流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国内物流企业响应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提供各类解决方案,支持国货出海,为中国制造发挥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剂”作用贡献力量。同时,跨国货代企业采取增设服务,整合资源等方式,巩固跨境运输市场地位。远海汽车船:三方合作助力国车出海关键词汽车运输+国车国运  相似文献   

16.
郑勋 《集装箱化》2005,(11):24-26
近年来,国际货代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2004年5月19日起,取消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审批制度;2005年4月1日起,实施国际货代企业备案制;根据我国入世的承诺,2005年12月11日起,国际货代市场将全面放开,外资企业可以在我国设立独资的货代企业,开展国际货代业务。国际货  相似文献   

17.
《世界海运》2005,28(2):45
中匡国际货运代理协台(CIFA)与世界货代联盟(WCA)物流网络有限日前正式签署了长期音作协议,合作促进中外货代物流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货代企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修造船     
《中国远洋航务》2009,(8):79-79
中欧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将任巴摩罗那举办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和世界货运联盟网络组缄WCAF)主办的以“一对一洽谈”为特色的中欧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以下简称中欧洽谈会),将于2009年10月25日至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世界贸易中心举办。中欧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是CIFA与WCAF在中国地区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以来第二次在中国以外地区举办的行业专业眭会议。选择欧洲主要取决干中欧贸易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运代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提高国际贸易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纯粹的代理人向代理人和当事人双重角色的转换,从而在实践和制度层面产生了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纂的《2006—2007年中国货代企业名录大全》,共收录中国内地30多个省级行政区和港澳台货代企业共计1万多家,国外货代企业300多家。截止到2006年3月10日,交通部公布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数量为1692家。这是一个相当大市场规模的行业,有必要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和业务规范,形成行业共识,以建立行业正常的竞争规则和竞争秩序。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货代工作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刊特邀请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王学锋和郏丙贵两位老师,开办一个《国际货运代理制度讲座》,其目的是针对我国目前尚存在争议的问题和制度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基本概念的定义、从事不同业务时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标准交易条件的作用、责任限制、风险控制机制、政府监管和立法等。该《讲座》每期一讲,编入“国际货运代理论坛”栏目内,初步计划为12讲,敬请读留意。  相似文献   

20.
正如东方国际物流集团董事长强志雄所言:“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全球化的思维和视野,把握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方向”。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为自身定位和确立的发展目标是:以“资产一体化、产权多元化、经营专业化、市场区域化、信息网络化”为路径,建成具有“东方国际物流”著名品牌、广泛的物流代理网络、大型的现代物流基地和先进的集成化信息系统,为长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的制造商、贸易商提供一站式垒方位物流服务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亚太区域知名的大型国际综合物流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