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于原有桥梁抗震思想和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很多公路旧桥的抗震性能存在严重不足。本研究结合桥梁抗震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新成果,根据当前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按照原有规范设计的北京地区典型公路旧桥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研究。在大量调查公路旧桥的基础上,筛选出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典型桥梁结构做为抗震评估的研究对象。根据新规范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地震动水平,采用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桥梁结构在E1和E2地震下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和地震需求进行计算,采用能力需求比法(C/D法)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并依据新规范对抗震构造措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桥梁加宽、加固技术是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点课题。针对具体工程案例,系统的从旧桥外观等级评估、承载能力评估、桥梁加宽方案论证、桥梁加固方案设计、加固后承载能力计算、旧桥加固施工流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桥梁施工组织及运营期管理提出了见解,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役桥梁运营维护中,粘钢加固技术由于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现有检测手段的不足,旧桥粘钢加固后修复效果是未知的。为弥补检验修复效果这一空白,将CT技术引入旧桥粘钢加固评价当中,以安徽某大桥的工程为例,用声波CT技术可以检测加固区域混凝土整体质量,得到定性、定量的检测结果,为旧桥加固修复情况提供客观评价,且可增强后续处治的针对性,并节约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4.
目前桥梁损伤评估主要采用基于可靠度理论、层析分析法、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以及专家系统等的整体评估,桥梁局部损伤还仅限于定性评估阶段。本文研究改进了基于直接刚度理论的桥梁损伤评估方法,直接研究桥梁动力特性参数的变化值与其损伤程度大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宏观角度定量评估桥梁损伤程度,并与曲率模态振型幅值法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检验该方法的应用效果。以云南大保高速K442+665特大桥为研究背景,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该桥的损伤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其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对进一步研究混凝土桥梁损伤识别理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桥梁检测与加固》是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武汉桥科院桥梁建筑结构诊治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桥梁科技新期刊,立足桥梁工程领域,致力于报道桥梁检测、旧桥评估、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及其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为从事桥梁工程检测与加固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我国桥梁工程检测评估与加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石羊江桥是一座6跨、简支钢筋混凝土梁桥,双车道。在中震及大震下,抗震能力薄弱。在对该桥进行旧桥承载能力加固的同时进行了抗震加固。阐述了该桥的抗震性能评价、抗震加固方案制定、抗震加固设计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7.
国内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借鉴国外一些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并结合国内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给出了规则桥梁的定义,并提出了仅适用于规则桥梁的单振型反应谱抗震计算方法。桥梁工程师应当掌握简化分析方法进行桥梁抗震计算,对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本文对8度区一座规则桥梁分别采用单振型反应谱法手算和多振型反应谱法程序计算,比较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二者相差比例在工程结构设计允许范围内,为高烈度区规则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借鉴建筑结构火灾损伤评估的研究成果,根据混凝土桥梁自身特点和常用的检测手段,提出适用于混凝土桥梁的火灾损伤检测评估方法.以某高架桥火灾损伤检测评估为例,阐述该方法对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检测评估的应用价值.该方法亦可为其他类型桥梁的火灾损伤检测评估提供参考,其评估结果可为火灾后桥梁的加固设计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汶川特大地震后,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新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采用了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抗震设计理念,由单一的强度设计修改为由强度和变形等多指标控制的抗震设计方法.但是,对于现役钢筋混凝土桥墩而言,如何通过科学的抗震加固方法来增加其变形能力乃是提高我国整体桥梁结构抗震水平的关键.采用新型材料PUFA材料,对现役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了抗震加固设计.为了验证其抗震加固效果,利用OpenSees软件对每个加固模型分别进行了PUSHOVER数值解析,并与常用的混凝土加大截面法和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UFA进行抗震加固不仅可以切实提高钢筋混凝土桥墩的韧性,而且比常规的抗震加固方法具有更好的抗震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南阁大桥的主桥斜拉桥加固为工程背景,基于将挂梁与主跨相邻35m工字梁作为整体来计算桥梁结构损伤程度校验系数的研究现状,考虑将挂梁作为单独受力的简支梁置于两侧斜拉桥框架上来计算校验系数,并据此校验系数判定桥梁的损伤程度,对旧桥进行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1.
陈瑞 《交通科技》2005,(6):63-64
旧桥加固作为桥梁建设的一部分,其技术始终在不断完善、发展。结合某大桥加固实例,对桥梁的病害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加固目标进行方案设计,提出加固措施并介绍加固施工工序,以总结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2.
了解和把握汶川大地震中的桥梁震害情况,是进一步开展桥梁工程抗震研究的前提.基于现场考察,对震后重灾区有代表性的桥梁震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对震害类型及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对震害特点进行归纳.通过考察与评估,认为重灾区的绝大部分桥梁受到程度不一的震害,但大部分桥梁受损较轻,无需加固或简单加固就可供临时通行,少量桥梁受损严重,极少数桥梁发生整体倒塌.另外,桥梁震害程度受山区地质灾害的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桥梁抗震设计及技术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桥梁损伤评估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评估方法。该法通过神经网络对已有的桥梁损伤评估实例的学习,可使神经网络较好地表达评估结果与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代替评估群体进行评估。这不仅可以减少评估的工作量。节约人力物力,还可以较好地利用和积累专家经验知识,降低评估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同时,建立的评估系统具有自学习功能,可以在没有专家或缺少专家的条件下,模拟有经验的评估机理,完成对旧桥损伤的评估。实例计算表明,各网络模型花费很少的时间完成对样本的训练后,便可利用训练好的隐含层权值与阈值对实际桥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用养护规范中17个评价指标作为输入层网络神经元,把桥梁损伤等级参数作为输出层神经元,建立了桥梁评估3层BP神经网络模型.选用湖北省110座旧桥的评估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后10个作为测试样本,经过2 068次迭代运算的网络训练,得到了误差满足精度要求的收敛网络.将待评估的桥梁参数输入训练好的网络,得到评估桥梁的技术状态等级...  相似文献   

15.
洪浩  郑史雄  贾宏宇 《中外公路》2013,33(1):127-132
该文回顾了美国中部和东南部(CSUS)地区的地震灾害详细记录,桥梁抗震易损性及加固措施.通过该地区桥梁的详细记录,发现有超过12.6%(12 927座)和接近3.5%的桥梁分别位于75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7%的地震峰值加速度设计值为0.20g和0.50g的地区.因为该地区许多桥梁的设计中并没有明确地考虑地震的危害,所以许多桥梁都需要进行抗震加固以降低其抗震易损性.尽管该地区几个州已经对一些桥梁进行了加固,但系统性的加固项目目前还未进行.回顾该地区的加固措施,最普通的几种加固方法包括约束索、隔震支座、柱罩、抗剪键和支座扩宽器的运用.概述了以上提及的普遍加固方法和具体细节措施,可以作为该地区桥梁工程师对易损性桥梁实施系统性加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型双曲拱桥病害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保兴 《公路》2004,(6):146-148
在桥梁使用期间,由于车辆,特别是超限车辆行驶,以及外界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导致桥梁结构产生病害、出现缺陷,严重影响到桥梁正常使用。为了保证交通畅通,需要对桥梁进行维修、加固和改造。本文结合西藏自治区首例旧桥整治加固的工程实例,对旧桥产生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其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旧桥加固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通过对旧桥加固来改造提高承载力已成为桥梁工程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桥梁加固的方法有许多种,增大构件截面法是旧桥加固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通过对叠合构件中新旧混凝土应力状态的分析,提出旧桥加固中截面应力计算方法。并指出在加固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新旧混凝土良好结合通常采用的方法及一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可靠性理论评估旧桥承载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桥承载力评估与加固维修技术研究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对各国旧桥主要的评估方法进行简要的归纳和回顾 ,提出采用可靠性理论评估旧桥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并介绍了三种可用于旧桥承载力评估的概率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国内常见的中小跨径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对象,考虑了桥墩、板式橡胶支座构件损伤,对桥梁系统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在桥梁易损性分析中,使用了超拉丁方抽样技术形成桥梁样本,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数据库中选取了大量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样本,以桥墩漂移率、支座相对变形作为损伤指标,并对损伤指标予以了量化。在计算得到桥梁构件易损性曲线的基础上,使用一阶可靠度理论形成了桥梁系统易损性曲线的上下界限,并得出了桥梁不同损伤状态对应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中位值地震动强度。研究结果对于在役的同类型桥梁抗震加固设计及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双曲拱桥江口芙蓉江大桥加固实例,阐述了双曲拱桥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置措施。对主拱圈的加固提出两种方案进行比选,选择了较优的增大截面法加固方案,并对加固施工方案及工艺提出建议,可为同类桥梁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