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舶为了防止机舱或货舱起火后火焰蔓延至起居、服务处所,并防止起居、服务处所发生火灾后由一层甲板蔓延至上一层甲板,对起居处所、服务处所、控制站、梯道及走廊内所敷设的甲板基层敷料,《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定:对客船及海船,凡这些处所所敷设的甲板基层敷料均应是在高温时不易着火或不会发生毒性或爆炸性危险的认可材料;对货船,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第II-2章构造——防火、探火与灭火,为确定相邻处所限界面的耐火完整性标准,将这些处所按其失火危险程度分为不同种类。对于穿过1层以上甲板的梯道环围防火门,根据不同的方法规定其最低耐火完整性。笔者对A-0等级梯道环围舱壁上开口的防火门无法满足耐火完整性这一类典型问题,通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船厂研制、上船太仓甲板敷料厂专业化生产的“SD型系列甲板敷料”科技成果交流推广会今年5月份在江苏太仓召开。笔者从这次会上获悉如下情况。SD型系列甲板敷料包括SD1型至SD6型共6种型号,是由上海船厂按照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1983年修正案的要求陆续开发的。SD1型和SD2型是氯丁乳胶基层  相似文献   

4.
《江苏船舶》2015,(5):39-41
为了保障船舶安全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有必要重视舱底水系统的检验,从而保证船舶顺利航行。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防污公约和相关规范要求,结合现场船舶建造,介绍了机器处所舱底水系统、机器处所外的舱底水系统、舱底水处理系统布置的相关要求,并强调了舱底水系统的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一套修正案及海大214(Ⅶ届)决议的要求出发,对SD-Ⅰ、SD-Ⅱ型两种不易着火甲板基层敷料的配方作了简略分析。简介了其物理性能,并就防火性能——着火性、发烟性、毒性与国内外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该材料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船厂研制、上船太仓甲板敷料厂专业化生产的“SD型系列甲板敷料”科技成果交流推广会于1991年5月5~6日在江苏太仓召开,出席会议有船舶科研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等部门共34个单位100多位代表。 SD型系列甲板敷料包括SD1型至SD6型共六种型号,是由上海船厂按照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1983年修正案的要求开发的甲板敷料。SD1型和SD2型是氯丁乳胶基层甲板敷料;SD3型是以岩棉为绝缘材料,改性混凝土为面料的A60级浮动地板;SD4型是以珍珠岩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国际消防系统安全规则》结合检验实践,论述了船舶水消防系统、CO2系统、细水雾系统和甲板泡沫灭火系统中一些比较典型又很重要的质量问题。对船舶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船舶监督检查人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国际公约对船舶结构防火的基本要求  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74)第Ⅱ- 2 章和船舶检验规范的规定,船舶结构防火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耐火分隔将船舶划分若干个区域; 2.用耐火分隔将起处所与失火危险性大的处所隔开; 3.在有各种开口和贯  相似文献   

9.
从一起油船起居处所防火窗安装错误的典型案例入手,梳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对油船防火窗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防火窗工业生产试验标准,对防火窗和耐火试验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应特别注意防火窗的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10.
韦涛  薛忠林 《航海》2020,(3):21-23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海上船舶流量不断提高,险情事故时有发生,海上救助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为守好海上人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提高海上救助成效,服务国家战略,本文在岸基层面就救助指挥信息建设进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上关于端部不平舱谷物移动力矩计算方法的一些规定 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规定 1974年SOLAS要求满载舱和部分装载舱都必须进行一切必要和合理的平舱,以使在任何满载舱内的散装谷物能尽最大可能填满甲板下方及舱口盖下方的一切空间,而使谷物移动的影响减至最小。同时也规定如果船舶设有输送管道、甲板添注口或其他类似装置,能使谷物自由流进舱内而在甲板下方形成空档时,  相似文献   

12.
由上海船厂研制的SD-Ⅲ型A60级岩棉浮动型甲板敷料已经通过技术鉴定,并取得船舶检验局颁发的产品型式认可证书。为满足《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和我国《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对船舶构造防火的要求,并使船舶防火材料立足于国内,该厂对  相似文献   

13.
(1) 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IMCO CONVENTION) 1958年3月生效(2) 1948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1948)1952年11月19日生效(3) 1960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1960)1965年5月26日生效(4)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1974)1980年5月25日生效(5)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8年议定书(SOLAS PROTOCOL 1978)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的要求,船舶在投入运营前,必须配备各种安全设备,并获得主管机关颁发的有效证书,才能被港口当局认可。船舶固定灭火系统,通常作为船舶的机器处所、燃油设备处所、液货船的货油泵舱、通讯设备机房、油漆库、应急发电机房等保护措施,保证该系统随时处于良好状态,对保障人命财产、船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固定式CO2灭火系统是目前得到广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解读《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中有关货船手动报警按钮的布置要求,对货船手动报警按钮布置和安装要求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在货船上有较大失火危险的服务处所,如油漆间,必须设置手动报警按钮。通过某船手动报警按钮改装的实例应用,给船舶设计、审图、船舶建造和船舶检验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对海上油气、风电开发力度持续加大,对各种大型设备的一体化运输需求不断攀升,特别是随着陆地模块化建造技术的成熟,在这种市场需求的助力下,重大件运输船成为海上大件货物运输的主力军。甲板运输船在国际人命安全公约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并没有专门的定义,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这种运输船运输的对象包括:大型门吊、集装箱桥吊、大型钢结构物、大型机电设备、电站设备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04,(6):89
决议号决 议生效日期备注MSC.151(78)通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修正案2006.1.1*1MSC.152(78)通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修正案2006.7.1MSC.153(78)通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修正案2006.7.1MSC.154(78)通过1974年国际海上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出口船舶及远洋船舶舾装产品立足国内配套的需要,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普航设计室设计的船用防火门,已获我国船舶检验局产品形式认可,并通过技术鉴定,进行专业化生产. 1.设计依据 (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要求船舶的构造防火、探火和灭火达到最充分可行的程度.我们根据《公约》的规定:“用耐热及结构限界面将船舶划分若干区及耐热与结构限界面将起居处所与船舶其他处所隔开等规定”,来设计船用防火门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事》2007,(1):22-23
MSC.215(82)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MSC.216(82)通过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MSC.217(82)通过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规则)修正案MSC.218(82)通过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修正案MSC.219(82)通过国际载运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高风浪条件下海上风电机组的安全转驳与起吊安装作业,以载质量10 000 t海上风电设备运输甲板驳船四锚系泊系统为例,综合考虑吊装及系泊安全要求,提出海上风电设备运输甲板驳船系泊系统的评价指标,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建立风电设备甲板运输驳船四锚系泊水动力模型,获得满足海上风电运输甲板驳船系泊系统的评价指标相应的系泊设施及系缆参数,为甲板运输驳船海上四锚系泊提供实践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