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开发离不开海洋地质调查船的前期介入,地质钻探系统作为地质调查船的核心设备,可用于海洋地质勘探、取样作业、CPT作业、测井作业等多个方面的地质调查。该系统组成的设备复杂、子系统众多,设计建造难度大。本文以我司为海洋地质调查局建造的N703综合海洋地质调查船为例,浅析该类船钻探系统的集成设计,供类似项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近日全面完成海上综合试航,在对试航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后,该船将交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第七○八研究所负责设计,武昌造船厂负责建造。该船总长106米,型宽17.4米,设计排  相似文献   

3.
崔燕 《中国船检》2009,(8):58-61
在世界各国众多的海洋科学调查船中,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向阳红10"号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她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第一艘将通讯保障、海洋调查和气象测量多功能于一身的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  相似文献   

4.
郭宁  汪秉文 《船舶工程》2014,36(2):56-61
本文以我国已投入使用的、装备最先进的海洋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建造的角度全面介绍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特点。重点剖析了该船配置的主推变压器、变频推进器、推进电机等的性能指标,分析研究了控制软件TP300的功能参数,深入探讨了不同控制模式的利弊。该系统中采取的预充磁对策、防风车效应措施以及24脉波谐波控制手段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验证。通过实船使用证明,该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是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10月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艘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综合调查船在武昌造船厂命名下水。 这艘被命名为“海洋六号”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是武船为广州海洋地质凋查局建造的集多学科、多技术手段于一体的远洋调查船,将主要承担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质源调查任务,兼顾海洋地质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七〇四所又一举中得两型船电力推进系统项目,分别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综合物探调查船柴电推进系统"及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综合地质调查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合同金额近1亿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综合物探调查船是一艘航行于无限航区的4400吨级、以二维地震调查作业为主、地质调查作业为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20,(3):29-29
3月3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八所设计、江南造船建造的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顺利上船台。该型船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总长约114.3 m,排水量约6800 t,续航力15000 n mile,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具备B3冰级加强,采用直流母排+蓄电池储能技术,配有齿轮全回转主推进装置、轮缘永磁侧推装置,具备DP1动力定位能力,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  相似文献   

8.
800 t级海洋调查船是青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为国内某船东设计的综合性海洋调查船,利用Maxsurf进行型线设计、阻力估算、静水力计算和稳性计算,顺利完成各项送审工作,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3月26日上午,"东海救118"船在黄埔文冲长洲厂区下水。该船是黄埔文冲建造的第七批次4艘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中的首制船,也是该公司建造的第19艘该型船。据了解,该批次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是今后我国"神舟"卫星发射海上定位和回收的主要力量,为此,该型船原配备的10吨克令吊升级为20吨克令吊,并增加了其它相关搜索、定位、通信设备。同时,与前一批次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5,(8)
由船舶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八研究所设计、中华造船厂建造的青岛海洋大学3500吨级“东方红2”号综合性海洋调查船,于7月15日下午在中华造船厂下水。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船舶总公司、船检局、上海船舶公  相似文献   

11.
近期海洋综合调查船总体设计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综合调查船所获得的海洋科学数据,可用于多学科研究和服务于国家海洋安全。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外设计的经典船型数据、特点的分析,指出该类调查船在船型本体选择、耐波性、振动与水下辐射噪声、避免气泡干扰、稳性与抗风、调查作业能力和满足(有关安全、环保、节能及人性化设计)新规范等方面所面临的总体设计挑战,以及我国现存个别标准滞后的不足,并阐述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向阳红10号船是我国首次研制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科学调查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江南造船厂建造,于1979年竣工并交付使用。其外貌见图1。在几年来的海洋调查中,本船曾多次遇到高海情,尤其是最近在南极海域胜利地经受住了12级风以上的南极强烈风暴的严峻考验,实际证明总体性能优良,船体结构牢固,机械设备可靠,可在9级风中进行正常漂泊调查作业和在12级风中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3.
吴刚 《船舶》2017,28(z1)
面对当前国内外海洋科考船的快速发展,结合海洋调查船历史上的两个重要发展时期,列举了有代表意义的典型船型并分析总结了符合当时技术特征的船型特点和应对当前需求的不足。通过引入现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的定义,阐述了其发展由来和船型特征,并从集成性、协调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海洋综合科考船的船型设计特点,最终为国内科考船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洋运输船线型设计的最佳型船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海洋运输船线型设计中改造型船法的最佳型船选择方法。应用模糊数学,确定若干识别指标及型船对新船的相似度函数;采用加权贴近度公式按择近原则进行最佳型船识别。实例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海洋科学调查船(简称调查船)常常在复杂的海域内处于低速航行和漂泊作业状态,因而它对操纵性、适航性、推进装置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此外,在调查船上还有许多调查设施,如考察用的甲板机械、海洋仪器、实验室等等,故它与一般客货船的设计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仅介绍调查船电气设计的主要特点及要求。一、电力系统 1.船舶电站容量大,系统复杂为了满足作业性能要求,调查船必须装设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船舶总公司主要担负着为我国海军建设和水运提供重要装备的重大使命,自行设计和建造了常规潜艇、导弹核潜艇、导弹快艇、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鱼雷、水雷等多种战斗舰艇及其装备;研制了“远望号”海洋测量船、“向阳红十号”远洋科学调查船等特种船舶;设计建造了各种远洋、沿海、内河运输和工程船舶800余种,为我国海军建设和水上运输建设做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虚拟仿真研究平台建设及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研究成果解决实际船舶建造中的重难点问题,实现了对VS4616AHTS型海洋平台三用工作船箱形冷却器(简称箱冷)拆卸工艺的仿真及验证,基于三维模型对每个箱冷的拆卸路径和运动姿态进行规划,并对拆卸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干涉检查,生成干涉检查报告反馈给生成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对三维综合布置进行优化,直至拆卸工艺顺利通过仿真验证,为该型船的建造和维护提供仿真及验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黄文海 《船舶》2005,(6):47-49
高分辨率地震调查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广泛地运用于海洋调查船中的地质勘探——尤其是勘探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船上。该文就此系统作了详细阐述,意在为做此类调查船的设计师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2月15日上午,一艘由温州民企参与投资、建造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在温州中欧船业有限公司开工建造。据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国首艘民间资本涉足建设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此次建造的是一艘总投资4亿元,设计排水量约4400吨,续航能力12000海里的海洋综合考察船。其中,船舶的设计和建造,由温州市航运公司——浙江太和航运有限公司负责出资,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海洋调查船发展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根据国外海洋战略发展对海洋调查船发展思路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对国外海洋调查船的技术特征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着重结合我国海洋调查船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需求,从国家统筹规划、新装备发展重点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