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航海》2006,(2):17-17
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的足迹化石表明,大约 3.3亿年前,有6条腿、与人几乎等高的巨型水蝎曾徘徊于今天苏格兰河岸一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地质学家表示,水蝎足迹化石是科学家有史以来发现的此类化石中最大的。这些化石表明,这种现已绝迹的动物有可能曾经生活  相似文献   

2.
广袤无边的大海,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三的地球表面,自古以来,它就是人类的重要交通途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人类迈出了征服海洋的第一步呢? 过去许多航海史著作,几乎都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腓尼基人或古埃及人在地中海的航运活动讲起,似乎那就是人类航海史的第一页,随着近几十年来史前期考古学的大量新发现,这种传统的看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人类最早到茫茫大海里去与风浪搏斗,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早得多。古老的非洲大陆是人类的发祥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非洲东部和南部发现了迄今最早的人类化石,距现在已有300~350万年。到了200~100万年以  相似文献   

3.
王壮凌 《航海》2003,(4):12-13
美国麻萨诸塞州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水下滑翔机,能够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的能量作为“水下飞机”的动力能源,可以实现几年内翱翔在海洋,而不受海洋深度与距离的限制。 目前,这种滑翔机己通过了试验与测试。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智能滑翔机可“定居”海洋,定时提供给人类关于海底世界的一切变化和资料。  相似文献   

4.
晓徐 《航海》2005,(2):28-29
地中海的水总是那么清澈湛蓝,难道是地中海有某种自我清洁的机能?最近,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揭开了地中海如水晶般清澈的奥秘:缺乏磷酸盐。这个小组在研究东地中海容易被破坏的海洋生态系统时发现,穿过西西里海峡的洋流把营养丰富的海水从地中海冲走,  相似文献   

5.
《航海》2005,(2):16-16
近日,巴西科学家发现一种生存至今的史前鱼类。这种鱼是银鲛类的一种,与鲨鱼有亲缘关系。早在恐龙称霸陆地的时代,它们就遨游在海洋里了。  相似文献   

6.
在地中海北端亚平宁山余脉下有一个古老而摩登的海港——热那亚。港城北背山南面水,一条“长岛”似的防波堤挡住地中海的波涛,堤内一湾静水,码头纵横,船桅如林。这个曾诞生著名航海家哥伦布的海港,从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在利古里亚建设码头从事航海和商业活动,这就是如今热那亚的老港区,随后,热那亚成为亚平宁半岛上的—颗明珠,以自治区的名义独立于罗马帝国,直到1815年结束其自治地位,至  相似文献   

7.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如果探究人类的起源,远远追溯到鱼从水里爬上岸进化为两栖动物,那么甚至可以说,海洋是人类的发源地。海洋是广阔无垠的,整整占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海洋是深不可测的,它的平均深度可以容下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海洋是丰富多产的,它含有天然气、煤、铜、硫等几十种矿产资源;海洋是千姿万态的,有时温柔可爱,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根据沿海海洋动物的行为反应,可以推测海上风暴的来临。例如,水母在风暴到来前,早就远离海岸,逃往海洋深处。以前,科学家们认为,海洋动物是根据风和浪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次声振动,即所谓“海洋之声”来预报风暴天气的。然而,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永久居住在深水的,特别是水底的海洋动物是接受不到次声低音波的。首先,次声低音波很难从空中穿入水中;其次,沿岸水底层的噪声波,包括次声波段上的噪声级相当高。但是,许多海洋动物却能预感风暴的来临,及时远离海岸,就连水母、魟等不大活动的海洋动物都具有这种能力。那么,它们究竟凭什么信号预感到可能发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地处欧洲西南部,三面濒临地中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沿海岛屿。历史上,意大利就是一个传统的海洋国家和造船强国,曾经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已成为世界第五海军强国。两次大战期间,意海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度在地中海叱咤风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命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海洋,至今人类身上的各种器官和生活习惯都明显留有海洋印记。近年来又有“水晶宫”、“海底船”、“麦克”的种种离奇的发现,不免发人深省:人类从海洋里爬上岸来时,是否还有一支仍留在大洋深处的“海底人”……  相似文献   

11.
童孟侯 《航海》2021,(2):21-24
写完《艰难的深海遨游》(上),我偶然读到汪品先院士写的《深海浅说》一书。说实在的,科普书籍是比较难打动读者的,然而这本书深深感染了我。汪品先是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海洋联合会副主席、古海洋学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曾主持我国首次大洋钻探。他是真正懂得深海的科学家,在深海"遨游"已经几十年了。  相似文献   

12.
<正>意大利地处欧洲西南部,三面濒临地中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沿海岛屿。历史上,意大利就是一个传统的海洋国家和造船强国,曾经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已成为世界第五海军强国。两次大战期间,意海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度在地中海叱咤风云。然而,在举世瞩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海军水面舰队在与英国皇家  相似文献   

13.
《航海》2006,(1):23-23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火山爆发后产生的浮质散射太阳光,可冷却海水,减缓海平面的上升速度。这既找到了火山爆发的有利一面,也为解决由于温室效应产生的温度升高找到了一种方法。科学家们是对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1991年爆发后的情况进行研究后发现这种现象的。他们之所以选择此次火山爆发,是因为此后几年气候和海平面的变化数据都很充足。他们利用计算机气候模型,对此次火山爆发后浮质进入大气的效果进行了测量,并且对此后地球海洋的变化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此次火山爆发对地球产生的冷却效果持续了一年半之久。未来100年中,全球气候预计将上升2至6摄氏度,冰川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25毫米。火山爆发造成的冷却效果显然无法逆转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趋势,但是火山爆发却能使这种趋势减缓。  相似文献   

14.
瑞典科学家赫修认为,地中海在自身的地质史上曾不止一次地干涸过。大约六百万年前,冰冻消耗了地中海的大部分水分,世界大洋洋面也下降了。直布罗陀海峡的临近点高到竟使地中海与大西洋隔开。由于隔离大洋,强大  相似文献   

15.
美国芝加哥大学迈克尔·科茨教授在最近出版的《科学》周刊上发表研究报告说,1993年,研究人员在宾夕法尼亚州北部的古河道、距今3.65亿万年前的泥盆纪晚期的地层申,发现了一块长5.6厘米、宽4厘米的L型化石。该化石是从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脊椎动物左前脚上腕骨化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四足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徐双华 《航海》2001,(4):23
英国桑德兰大学海洋地理学家尤德教授在英国北海地区,发现了一个新的令人心惊肉跳的“百慕大地带”,已有多艘航行经过该地带的船只莫名其妙地突然下沉,而飞越该地带的飞机(特别当低空飞行时)也可能无缘无故地发生爆炸。 尤德认为,在这个位于“炮台油田”附近的新“百慕大”的海底,有一个巨大的海底沼气喷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远洋航务》2006,(12):39-39
二十世纪初,美国国务卿John Hay就曾预言:“地中海是过去的海洋,大西洋是今日的海洋,太平洋是未来的海洋。”如今他的预言正在得到验证。国际航运中心演绎了由“西欧板块”向“北美板块”,再向“东亚扳块”的变化,同时出现此强被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地中海位于南欧、北非、西南亚之间,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北岸有着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南岸是广阔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南北两岸只有尼罗河和波河这两条大河有淡水注入。 尼罗河的泛滥为埃及人造就了肥沃的尼罗河平原,但是却缺少如岩石、木材等建筑材料及生产原料,埃及人只好向四周去寻找。在古埃及的地图上,它的三面都是沙漠,东部——利比亚沙漠、南部——努比亚  相似文献   

19.
方新洲 《航海》2002,(6):16
据美国全国海洋和大气局(NOAA)发表,经该局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确认,人类在相隔近一个世纪,在北太平洋东部首次发现带着幼鲸的北极露脊鲸母鲸。  相似文献   

20.
2000年6月3日,法国海洋考古学家弗兰克·戈迪沃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惊人消息:法国和埃及联合考古队在亚历山大港附近的地中海海底,找到了已失踪1000多年的古埃及法老城群——赫拉克利昂、美诺西斯、卡洛普斯和托里斯。考古学家们兴奋地说,这是世界海洋考古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