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天然气管道应急抢修存在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时间要求短等难题,制订了天然气管道应急抢修工艺流程,按照3.5倍管道容积确定氮气用量,精确计算管道下料尺寸,在标准化车间提前预制管道,施工现场采用机械化设备作业,外对口器组对,并对作业坑进行安全防护,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管道抢修更换,缩短了应急抢修施工时间,提高了管道抢修施工质量,对天然气管道应急抢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中探讨了输油气管道破断后的非焊接抢修技术.非焊接抢修是临时性的抢修方案,如果管道运输繁忙,停输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建议采用非焊接抢修方式.非焊接抢修主要采用各种快速接头及快装管道进行,实际抢修时应根据管道的工作压力选用合适的管接头.  相似文献   

3.
运用FLUENT软件对斜坡上的含硫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分3类情况进行分析:无风条件、向坡风和背坡风,根据H2S的毒性和CH4的爆炸极限分别得出了H2S和CH4的安全区域.经分析可知:无风和背坡风情况有利于H2S往下坡方向扩散,加上CH4的扩散,坡下和泄漏口上方形成较大的危险区域;向坡风情况能阻碍H2S和CH4的向下扩散,使危险区域能够近似处于竖直方向.将模拟得出的管道泄漏扩散规律与泄漏抢修的实际情形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分析,对斜坡这一特殊地形的含硫天然气管道泄漏提出了一些抢修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长输天然气管道内检测主要采用漏磁检测法,但漏磁检测要求管内有一定的介质流量,对于未连通管段并不适用。文中结合某天然气管网的特殊工况,提出了采用CCTV检测、导波检测、超声测厚、水样分析和垢样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评价管段的适用性,进而计算管道的剩余寿命,可用于未连通闲置天然气管道内腐蚀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线路水合物形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预测、分析和处理水合物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川气东送管道为例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输气管线水合物预测模型,并建立了水合物形成预测的压力和温度计算模型,编制了“水合物预测软件”,预测该管道线路和场站的水合物形成条件和易形成水合物的区域.文中通过以上方法很好地预测了川气东送管道水合物的形成区域及情况,该预测方法可用于天然气管道线路水合物的形成预测.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对管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阐述了管道完整性的理念和管理流程,对导致天然气管道失效的危险因素和爆炸事故后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管道完整性评价、维修与维护。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水合物(NGH)是一种严重影响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的结晶化合物。目前,国内外对于处理以及防止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管道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管道具备实施解堵措施的条件进行解堵,这些解堵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效果。文中主要介绍了几种解堵技术在管道解堵中的应用情况。有效的天然气管道防冰冻、解冻堵技术研究,能够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储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然气的储运技术主要包括天然气管道输送、液化天然气储运、压缩天然气储运、吸附储存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液化石油气储运、天然气储气库等.介绍了各种储存和运输天然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新的天然气水合物浆体管道输送技术.但该技术离实际应用尚有差距,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管道的完整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框架流程。阐述了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影响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天然气管道事故后果,介绍了管道完整性检测方法,提出了天然气管道腐蚀控制措施以及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激光技术是检测管道泄漏的重要手段,但泄漏扩散过程对其检测存在一定的影响。文中建立了架空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并且分析了不同泄漏速度下管道泄漏天然气扩散过程,研究了不同泄漏时间内其对激光检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泄漏时间的增加,天然气会完全扩散并且趋于稳定;当中速泄漏时,泄漏时间对激光检测信号强度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和应急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气管道的内腐蚀是管道常见的破坏形式,涂抹缓蚀剂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对利用清管器进行管道缓蚀剂预膜作业的工艺技术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并提供了清管预膜所需的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实践应用表明,利用清管器对管道进行缓蚀剂预膜具有成膜性好、操作简单、在役修复的优点,为管道防腐提供了一种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进先进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和借鉴现有标准的做法,提出了针对站场管道腐蚀缺陷、外防腐层、区域阴极保护、土壤腐蚀性、杂散电流干扰的综合检测与评价方法,建立了输油气站场管道的腐蚀检测方法体系,明确了油气站场管道腐蚀检测中的关键节点.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体系能够帮助检测人员实现对站场管道的非开挖或局部开挖检测,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站场管道的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13.
当油气管道发生安全事故时,为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事故现场,需选择最优的抢维修路径。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最优路径计算方法——鱼群算法,并针对其在搜索空间、收敛性以及寻求最优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鱼群算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鱼群算法和改进鱼群算法在相同循环次数下寻求最短路径做了对比,结果显示改进的鱼群算法成功率高、收敛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管道维修补强的方法可以归结为焊接类型、夹具类型和纤维复合材料类型三大类,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是综合性能最优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管道维修补强技术.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维修补强技术及其补强原理,及其在油气管道、城镇燃气管道中的应用.实践证明: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补强缺陷管道具有免焊不动火和带压运行修复等优点,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5.
湛茂线是华南地区运营30多年的原油管线。针对湛茂线运营期间遇到的各类管线腐蚀问题,通过收集原油长输管线内检测腐蚀缺陷资料,深入剖析管线内腐蚀与外腐蚀产生机理,运用异常阴保电位排查、清理杂散电流、修复补强外防腐层等技术手段,对各腐蚀缺陷管段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补强和修复,有效防止管线出现异常腐蚀现象,并形成一套成熟的区域原油管线维护保养经验。  相似文献   

16.
腐蚀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可靠性理论,提出了一种预测管道腐蚀剩余寿命的新方法,即管道腐蚀可靠性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腐蚀管道的失效状态函数、腐蚀速率等变量的概率分布模型、管道失效概率和可靠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管道所处地区级别和风险等级给定目标可靠度,确定管道的腐蚀剩余寿命。运用此方法预测了新疆采油一厂红浅注汽管道的腐蚀剩余寿命,为该管道腐蚀检测周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某输油站内原油管道过路埋地段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内腐蚀穿孔泄漏。文中针对该条原油管道内腐蚀泄漏情况,通过使用超声相控阵内腐蚀检测技术对该条管线进行内腐蚀缺陷扫查,并结合管段相对高程和管内原油介质成分分析结果,对该条原油管道内腐蚀穿孔现象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条管道属于典型的静置管道,管内原油含水量大,氯含量较高,油品呈弱酸性,内腐蚀多发生于该条管道局部低洼位置底部6点钟附近,腐蚀失效主要原因为静置管道原油沉积水造成的电化学腐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核级管道腐蚀环境的复杂性及腐蚀过程的随机性,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最大腐蚀深度预测模型。首先对核级管道进行腐蚀失效分析;其次采用广义极值分布模型(GEV)拟合管道最大腐蚀深度数据,用L-矩法计算模型的参数值,分析核级管道腐蚀深度的统计规律;最后引用回归期的概念预测管道最大腐蚀深度。以某核级管道为例,预测其最大腐蚀深度为4.575 1 mm,超过最大腐蚀深度的概率为0.75%。计算结果证明:应用极值理论作统计分析时,广义极值分布模型具有更广的适用性,该研究对分析腐蚀管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详细分析影响埋地钢质管道腐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评判理论的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状况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合理选取影响管道腐蚀的典型因素,依据一定的分级评价标准,建立评价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通过隶属函数法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实现对各影响因素的模糊化处理。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权重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模糊算子,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管道的腐蚀防护状况进行评价。实践表明:评判结果与直接开挖检测结果一致,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管道进行完整性管理,需要对管道在腐蚀情况下的失效压力进行计算或预测,而影响失效压力的诸多因素中就包括管段的空间关联性。提出了计算关联系数的方法,同时分析了管段关联系数对管道的整体失效可能性评估的影响。最后结合实例,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用所提出的方法在某管线进行了具体应用,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与那些没有考虑到腐蚀管线的管段关联性的评估结果相比,结合管段关联性的本方法在提高对管线失效可能性评估的准确度上可以提高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