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砂质海岸修复工程具有修复沙滩面积大,摊铺沙层薄,沙滩平整度要求高的特点。在实际施工中因摊铺沙使用机械设备多,施工效率低,造成沙滩修复整治成本高。扇面式吹填法以散喷消能技术为核心技术,通过在吹填管头加装橡胶摆动管和消能器,将传统直接吹填的高效率与扇面式吹填高精度等特点相融合,以扩大吹填沙扩散面积、提高吹填平整度为目标,通过降低对管口沙面的冲击,及时控制吹填沙流向,减少接管停机损失,节约机械二次整平费用,确保吹填质量;进而实现了降低施工成本,延长船舶使用时间,缩短施工工期的作用。从而推进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相似文献   

2.
在黄骅港内航道、港池、泊位水域,采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艏吹施工工艺进行吹填施工,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减少疏浚船舶施工与正常航行作业船舶之间的干扰,保证了进出港船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疏浚吹填施工范围涉及船舶、陆基、管线多施工区域、开敞的施工环境给施工质量安全管控带来很大障碍,“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的应用提高了疏浚吹填施工管控时效性,为产能效率提升提供了信息平台支撑,让“新基建”赋能传统基建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4.
泥泵工作时各参数间的变化情况可用泥泵特性曲线表示,通过该曲线可测算绞吸船吹填施工的生产效率、最大吹距,对吹填施工船舶、管线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该推算过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主机复合驱动形式的耙吸船,在吹填作业中往往因吹填管线较短、管径过大、吹填输送浓度较高等因素,柴油机会发生超负荷现象,导致螺旋桨功率不足,造成安全隐患。为此,采用理论计算及设备性能操作分析方法,进行超负荷及功率分配问题的研究,提出抛艏艉双锚、主机功率分配优化等措施。结果表明,柴油机功率分配提高后,可以有效解决超负问题,大幅提高耙吸船吹填施工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吹填施工效率低,施工管理粗放的问题,针对各工程项目,为每一艘挖泥船配备挖泥船产量计,建立船舶局域网,并结合移动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建立本部机关、项目部、施工船舶三级数据与信息交换平台。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单船施工效率,同时为船、项目部、本部机关三级施工量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21,(1):60-66
针对灌河口5万t级航道整治工程(H2-H3先导工程)施工项目中吹填管线排距长且敷设复杂,绞吸船吹填施工困难的问题,通过对吹填管线布置水力特性分析,推算出施工船舶新海豚轮采用不同泥泵组合方式时的施工能力,同时分析比较浮管、沉管和岸管单位长度阻力系数大小。结果表明:新海豚采用3泵施工能满足工程需求;本工程中管线单位长度阻力系数由大到小排序是浮管、沉管、岸管。研究成果为类似长排距吹填管线敷设线路规划和水力特性分析提供指导思路,帮助工程施工选用合适的吹填设备和采用恰当的管线布局。  相似文献   

8.
结合厦门某工程的施工,研究耙吸挖泥船、自卸砂船外海取砂后至储砂坑抛填,再由绞吸挖泥船吹填上岸的施工工艺及相关的优化措施,使得在有限的施工水域内船舶连续施工并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
王朋  吴剑  赵健  郑选斌 《水运工程》2022,(1):224-228
为适应香港某吹填工程严格的环保要求,创新改造普通绞吸船,并提出一种加装砂斗装置的绞吸船吹填施工工艺.针对改造后船舶施工效率较低、吹填砂易外漏、砂斗易堵口等问题,基于型号公称产量2000~3000 m3/h的加装砂斗装置绞吸船,采用试验类比和现场数据采集论证的方法,提出效率控制要点、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格栅改造思路,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项目工期和控制吹填砂细颗粒含量小于20%,在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采用海上标准贯入实验SPT,并通过N值和室内筛分试验结果,对地层的土质类别及细颗粒含量等情况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现场挖泥船实际吹填效率分析,得到实际疏浚吹填中SPT标准贯击数与不同类型挖泥船的挖掘能力的关系:当N值大于30时,现场7025型绞吸船较难开挖,需引入大型绞吸船或耙吸船开挖。相同土质耙吸船吹填料的细颗粒含量远远低于绞吸船。因此,根据SPT钻孔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船舶和施工工艺,对项目顺利实施、节约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健  陈巍巍 《水运工程》2020,(9):196-200
结合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六期)工程围内吹填工程,针对吹填施工区面积不断扩大、施工土质状况差的问题,进行大面积吹填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采用预留沉降、设立控制标杆、架管隔堤等方法,严控吹填高程,从而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同时,减少吹填废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为后期横沙七期和八期工程吹填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其他围区面积较大的综合性吹填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邢跃  陈大同 《水运工程》2017,(S2):66-69
针对浅滩吹填工程中因吹距远、水深较浅等工况条件限制,绞吸船难以在施工效率、进度、成本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的问题,以北海铁山港的陆域吹填施工为例,通过对小型吹沙船联合施工可行性的研究及实践,得出八爪船-皮带船联合施工适合浅滩吹填的结论,并介绍联合施工的工法、工序及重难点控制。  相似文献   

13.
肯尼亚拉姆港疏浚及吹填工程土质以珊瑚质石灰岩混黏土为主。针对绞吸船在施工时易堵口堵泵、硬质珊瑚岩易造成绞刀损坏并严重影响船舶正常施工等问题,对绞刀的型号、防石装置及挖掘工艺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绞刀和刀齿进行强度改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安装拨石碎石装置,防石效果较好;时间利用率达到75%以上,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4.
在海州湾日照港北区港口岸线退岸还海修复整治工程中,拟采用疏浚工程船舶在近海岸进行吹填施工形成黄金海岸,沙滩面积44.97万m2。针对吹填施工中海沙中的污染物会在海水中扩散而污染海洋环境的问题,对吹填过程中污染物的扩散进行预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就近海岸吹填施工中污染物扩散趋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污染物扩散情况,评价施工方案对海洋环境污染的风险。根据污染物扩散趋势及分析结果,提出防污屏布置方案。实践证明,在吹填工程中应用防污屏能够防止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15.
无围堰吹填技术是开敞海域最理想的快速吹填成陆工艺,结合成熟的无围堰砂土吹填经验,研发高效、可靠的无围堰黏土吹填技术是提升淤泥质开敞海域吹填效率的重要方向。依托连云港某岸线修复工程,提出采用团块状硬质土泥饼取代传统泥浆材料的无围堰吹填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段的多方案对比与施工参数的反复调整,提升了吹填土体自然排水与沉降效率。结果表明,基于黏土团块吹填技术所形成的土层在吹填后4~5 d内迅速沉降,主固结基本完成,施工机械可安全进入吹填区域;经过两个半月的自然固结沉降,吹填地基的承载力可达到45 kPa以上。黏土团块吹填技术能快速成陆,利于节能减碳、生态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施工安全稳定性问题,以马来西亚槟城吹填二期(STP2)工程为例,介绍特定条件限制下的浅水抛石施工方法,以施工过程中的船舶稳定性验算为理论基础,判定了船舶的横倾角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对简单、实用的船舶安全验算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振冲密实法处理疏浚吹填地基时,对吹填料有严格的要求。以科威特某疏浚吹填工程为例,通过对开挖取沙区地质资料分析、吹填过程中管头及水下取样并进行试验对疏浚吹填全过程的回填料质量进行监控,基于振前静力触探试验对回填料进行振冲适合性评估,进而为疏浚船舶的吹填施工和后续的地基处理工艺提供依据和指导意见,既保障吹填砂的质量满足地基处理的要求,又确保振冲地基处理工艺经济、合理。疏浚回填料的监控方法及措施可为类似海外工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肯尼亚拉姆港疏浚及吹填项目中吹填区须进行临时围埝施工。由于当地石料价格较高,陆地砂源少,因此只能通过大型绞吸挖泥船采用水下取砂的方式进行备砂。而施工区土质为黏土混砂,且含有大量贝壳,砂层较薄,取砂效率极低。为此,研制一种管线用滤砂装置,该装置可将砂与其他废土分离,并分别吹填至不同区域。该大型绞吸挖泥船黏土与砂混挖分离施工技术,解决了砂与黏土球及贝壳分离的难题,保证了砂袋充填砂的质量,提高了充填砂袋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9.
谭必五 《水运工程》2017,(5):178-181
长江口地区主要利用航道疏浚土进行吹填造地,吹填工程工期、疏浚土土质、成陆质量要求均较高。综合分析吹填区施工现状、疏浚土供应量、吹填成型质量要求,提出利用疏浚土吹填的同时,利用电吹船吹填工艺进行有效补充的吹填施工方法。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外来砂和疏浚土,可实现吹填进度与成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郭素明  韩政 《水运工程》2017,(4):161-165
大型耙吸挖泥船艏吹中粗砂施工对船机设备、临界流速、管线配置等的要求与常规的吹填工艺不同。针对中粗砂的特性,开发专用软件计算确定不同粒径中粗砂的临界流速和最低实用流速;结合泥泵特性和管线摩阻特性,测算典型耙吸挖泥船艏吹中粗砂的最佳效率;研究快速接管工艺,结合吹填区初平和后整平,提高大型耙吸挖泥船艏吹中粗砂造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