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铁路的运力不足、线路负荷过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道“瓶颈”。铁路体制改革问题也提出已久。本文将从投融资的角度对此做出分析,探讨我国铁路产业投融资市场化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不断完善铁路运价机制,稳步理顺铁路价格关系,建立铁路公益性、政策性运输补贴的制度安排,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创造条件;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鼓励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努力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形成铁路建设合力。改革后我国铁路建设走向如何,本文拟就此探讨一二。  相似文献   

3.
从加快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铁路投融资体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铁路投融资体制总体的改革思路,并提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铁路运用BOT方式进行投融资的利弊分析,提出铁路实际BOT动作策略建议,旨在为加快我国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就必须扩大资金投入,加速路网建设,增加运能,改变当前运力紧张的情况.分析了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现状,根据国内外铁路改革发展的经验,从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立立法监管制度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我国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加快铁路运输发展.  相似文献   

6.
合理选择合资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是我国当前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关键问题。结合我国合资铁路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自管自营、部分委托运营和完全委托运营三种模式。在阐述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从铁路融资方式、线路特征、运输需求、运输价格、竞争关系、人员设备以及铁路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对我国合资铁路自管自营和委托运营两种基本模式进行了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20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积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政策.入世之后,我国仍将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交通建设投资是投融资政策制定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政府对世贸组织作出的承诺,分析世贸规则对我国投融资政策的影响,探索我国交通领域投融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债务规模持续扩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13年底,中国铁路债务规模达到3万亿,负债比例高达65%。现有的铁路经营无法有效减少负债,而铁路投资仍然在加速,中国铁路债务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与回归分析2000年以后中国铁路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可以发现中国铁路债务规模与铁路里长成正比,尤其是与高铁里程呈完全正相关。但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的。要缩小中国铁路的债务规模,必须改变原有经济增长方式与铁路的投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9.
万玲 《轨道交通》2014,(9):26-29
“中国铁路总公司支持力度不够; 建议尽快研究部署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多元化筹集铁路建设资金;应尽快研究明确以省为主铁路项目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有关细则,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充分调动各主积极性,促进铁路项目加快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现状的分析,剖析了现行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成功的高速公路投融资经验,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高速公路投容积体制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