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干塘站集中办理折角车流方案车站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干塘地区内客货车流情况、运输组织特征,对干塘站集中办理折角车流方案中车站的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经过对车站到发线能力及咽喉区能力分析,得出本方案车站能力可以满足运输需求的结论,从而给出车站能力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石太、大西客运专线和太中银铁路引入太原铁路枢纽,太原北-榆次间能力已经饱和.枢纽运量的大幅度增加,使榆次站的作业能力成为限制太原铁路枢纽发挥效率的“瓶颈”.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和枢纽客货运布局、编组站分工的调整,枢纽内大部分改编作业量将集中至榆次编组站办理.枢纽解编作业集中至榆次站办理后,可减少货物列车在城市中心的穿行,对保护城市环境,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减少城市污染,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嘉峪关铁路枢纽是兰新铁路上的重要地区性铁路枢纽,但是枢纽内车站功能交叉重叠,设备能力与需求不匹配,点线能力不协调,制约兰新铁路运输能力。通过分析嘉峪关地区铁路车站的设备现状、客货运量和存在的问题,按照专业化的原则,提出嘉峪关地区铁路车站作业分工优化方案,嘉峪关南站办理全部客运作业,嘉峪关站只办理兰新铁路干线列车技术作业,绿化站办理地区货物到发作业。基于优化的车站作业分工方案,提出2个嘉峪关南站扩能改造方案,经过比选推荐采用嘉峪关南站高速场和普速场合场设置,并适当增加到发线和站台数量方案作为嘉峪关南站的扩能改造方案,提高嘉峪关地区铁路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地方铁路减员增效的需求,同时符合当前国铁集团对于在普速车站实施区域集中控制方案的发展要求,结合地方铁路的作业特点,设计开发了地方铁路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涵盖了集控区域调度监督、多站阶段计划管理、多站现车管理、列车进路一键办理、调车进路自动办理、进路安全卡控等功能,提高了地方铁路整体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降...  相似文献   

5.
石胜权 《铁道勘察》2006,32(1):62-66
白城铁路地区以无改编中转列车为主,且地区只有一个综合性区段站,引入线路为4条,以南北方向车流为主,是典型的一站“十”字型枢纽区段站格局。介绍了白城铁路地区的现状、相邻线路的规划及地区客货运量。通过对总图方案的规划研究及方案综合比选,推荐集中作业方案(既有一级二场改建方案)。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地区现有皖赣和九景衢两条铁路,皖赣线客车在景德镇站办理作业,九景衢铁路客车在景德镇北站办理作业,规划新建昌景黄铁路。结合地区铁路现状、城市规划、客流特点等,研究了昌景黄铁路引入景德镇站、引入景德镇北站及同时引入景德镇站和景德镇北站等方案,并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春雷 《铁道货运》2013,31(8):20-25
卸车站是办理重载货物列车卸车作业的车站,多位于港口、钢厂和电厂等。重载运输的列车装卸作业不同于普通货物列车的传统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高效率的装卸作业设备及作业组织模式。为提高装卸车站的作业效率,车站的布置应适应长大重载货物列车到发作业及高效率装卸作业的需要。通过对采用翻车机卸车的3种典型卸车站布置形式的分析,探讨不同站型的作业流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对重载铁路卸车站设计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路行包办理站行李车日装车计划编制流程,结合中国铁路行包运输实际情况,以车次准装区段限制、行包办理站办理限制、行包作业接续时间标准等为约束条件,给出基于行包发站和到站坐标位置网格图的行包运输径路快速算法,按照先行包直达、后1次中转和2次中转的行包装运方案编制思想,给出了多层据篮式分缀筛选的铁路行包办理站装运方案编制方法.运用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够提高铁路行包运输组织的水平和运输管理质量,并且实现了铁路行包运输装运方案和日装车计划的计算机编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针对广深港客运专线穿越市区线位及其市中心设站位置方案的复杂性,通过综合比较,提出最佳的益田路线站位方案,分析并得出新深圳站和市区中心站(益田路站)合理功能分工.研究结论:益田路线站位方案,结合深圳城市特点及其规划、铁路枢纽布置、工程条件、站点设置、吸引客流、方便旅客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认该线位方案基本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益田路站位具备建设现代化大型交通枢纽的条件,是最优方案.新深圳站以办理长途跨线和大部分厦深方向列车为主;市区中心站(益田路站)主要办理城际列车.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客车库(站)检列车制动机试验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列车制动机试验过程的监测,提高试验水平是车辆部门长期关注的课题。从试验作业过程监测技术、数据网络共享技术等方面论述了铁路客车库(站)检列车制动机试验数据传输系统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刘江茹 《铁道货运》2011,29(7):31-33,50
柳州南站是南宁铁路局路网性贷检站,主要担负着湘桂、黔桂、焦柳线到发列车的贷检工作。柳州南站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柳州南站与贷运安全有关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做到贷运安全信息与行车实时信息的融合和系统资源共享,形成一套共保贷运安全的监控系统,提高了贷检安全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利用既有张博线开行市域列车,从客流角度分析线路走向与市域客流走向的契合度,研究本项目对轨道交通的替代性和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既有铁路现状及线路运输功能,推荐增建二线改造成双线电气化铁路方案;考虑本线需要在维持货运运输的基础上开行市域列车,对本线速度目标值、车辆类型、车站布置、列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问题进行研究比较,推荐本线速度目标值100 km/h,开行CRH6型动车组,4辆编组,到发线有效长280m,采用CTCS系统和非接触式IC卡式自动售检票系统。同时对运输组织模式和运营管理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近年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新建了大量时速200 km的客货共线铁路,由于新建线路上运营机车种类繁多,而电力部门又对铁路功率因数考核严格,因此需对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种牵引负荷综合功率因数的计算来确定牵引变电所的功率因数。研究结果:利用此方法能较准确的反映牵引变电所的功率因数。研究结论:通过综合功率因数计算,可以较准确地求出客货共线线路开行不同类型、不同对数列车时牵引变电所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大型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的快速发展,优选18个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的装卸工艺,对中心站运营效率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 研究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装卸工艺方案的影响因素及子因素的权重。 研究结果:得出了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优先采用轨道龙门吊装卸工艺。 研究结论:层次分析法对集装箱中心站主箱场装卸工艺的选择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装卸工艺各评价指标之间的比较取值越精确,则装卸工艺的选择越适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铁路货运车站在生产作业中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设计了铁路货运车站生产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站场图形化界面为基础,通过多点组播、请求应答和时钟同步等数据交互技术,实现了车务段作业计划远程接收、作业状态自动反馈、运转作业及货运作业的图形化集中管理、操作流程安全卡控等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构建了货运车站与车务段之间生产调度指挥的信息通道,提高了车务段管辖范围内货运车站生产管理透明度和作业实施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建成的时速200 km的客货共线铁路,在实际运营中一般采用客(动车组)货不见面或降速至160 km/h速度的运营组织方式,因此对于今后类似项目是否还有必要按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建设存在一定争议。通过调研、参考在建及运营项目,结合现行规范、标准及实际运营项目运输经验,对时速160 km、时速160 km(预留200 km)、时速200 km三类方案选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进行详细汇总和对比分析,提出部分研究思路和实施建议,为后续类似项目速度目标值标准选用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项目初期就应结合项目特点、沿线客货运量需求、相邻路网构成、地形地貌等因素对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确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铁路货运生产系统存在的建设分散、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利用微服务、统一PaaS平台、双活架构等技术,对既有系统进行重构再造,建设铁路货运综合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一线生产与多级管理的集中统一。并结合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实际,对货运信息系统整合集成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后续实施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满足广西地区客货运量的发展需求,研究了广西近年来的铁路建设规划,并提出广西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的设想。通过对广西区内铁路的客货站场布局及运量的分析,提出广西区内目前客货站场存在的问题,并对客货站场的布局提供了措施和建议,最后以南宁枢纽为例,进行了客货站场布局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南宁枢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在GIS动态分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铁路车站的里程作为路径系统测量M值的校准参考依据,部分铁路货运量(用装车数表征货运量的大小)作为线事件引入到铁路网的货流径路系统中,实现了铁路货运量的可视化表达,并根据发站和到站自动沿线绘制货运方向箭头,为铁路货运运输分析和研究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