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托车技术》2011,(2):67-67
摩托车电控节能净化系统(GNC),是依据国际最新汽油混合气极限燃烧理论(简称稀薄燃烧理论)及微电脑控制技术为基础研制的高效节能净化高科技产品。摩托车安装GNC电控节能净化系统后,节油率达15%~35%,工况法尾气排放达到欧洲排放标准的限值,具有安装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摩托车行业首选的节能净化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若严格执行排放控制法规,各摩托车生产厂家,如果不加二次燃烧的催化转化器,不用低烟FC级二冲程机油,不采用燃油电控喷射(缸体喷射,缸盖喷射或夹气喷射)等供油方式先进技术,就会面临新生产的摩托车不能达标出厂的实际问题,当然向四冲程摩托车转化也是降低排放污染的对策之一,就市场上二冲程的在用车而言,降低排放污染有如下几条措施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3.
高强 《摩托车技术》2006,(10):54-54,56,57
稀薄燃烧摩托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合作开发的满足欧Ⅲ排放要求的摩托车专用电喷系统已经完成,即将全面推向市场。它是科研人员在长期研发稀薄燃烧电控补气产品基础上,充  相似文献   

4.
氧传感器(见图1)是现代闭环反馈式电喷(EFI)摩托车上必不可少的元件,是EFI电脑ECU监控发动机混合气空燃比始终收敛于理论空燃比(14.7:1)附近的唯一控制依据,也是OBD(On.Board Diagnostics,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的关键部件,确保摩托车在使用寿命期内排放不超标,为摩托车排放达标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05,(7):48-48
强力节油魔力师是由诚信公司独家研制的新型高科技产品。该产品是由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用三年多时间,经反复数千次实验后,潜心研究而成的高科产品。它能有效减少燃油消耗,有效控制摩托车尾气排放。强力节油魔力师含有燃油催化剂固体颗粒,与燃油接触后能够改变燃油的物理特性,燃油在汽缸内燃烧时,更加充分、彻底,燃烧速度加快,可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产品经国家安全与节能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检测,具有节能、提高发动机扭矩、降低尾气排放作用。它适用于各类中小排量的摩托车。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摩托车排气污染的现状,比较了各国(地区)对摩托车排放的限值,简要分析了常见排气净化措施的效果,提出了催化转化是上前我国治理摩托车排放的主要;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尾气治理工作,总结了催化转化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探索了我国摩托车排放控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2011年,国家修订发布了GB14621—201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标准代替原来的GB14621--2002标准;2010年发布了GB17352--2010《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的性能及安装》标准代替原来的GB17352--1998标准;GB18100.1~3—2010《摩托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标准代替原来的GB18100--2000标准等。目前,工信部车辆产品公告、环保部的车型环保公告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3C认证已开始实施这几项新的国家标准,下面就每项新修订的国家标准与原版标准进行对比,主要介绍差异情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装公司已对其新研发的排放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进行了改善,这种新传感器位于柴油颗粒过滤器(DPF)前面,过去常用于控制DPF再循环的温度,是为了帮助降低有害气体排放、改善燃油效率。该产品将安装到2009年秋季美国销售的重载卡车及中载柴油车上,也将安装到2010年欧洲、日本销售的车辆上。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关注的升级,节能减排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十一五”以来,围绕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来,节能减排开展得如火如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相呼应,2008年7月1日,摩托车国家第3阶段排放标准将正式执行,届时,我国对摩托车尾气排放的治理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2007中国摩托车排放控制技术研讨会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10,(9):162-165
柴油燃烧过程是内燃机最高效的燃烧过程,与其他动力相比,它具有独特优势。现代柴油机较常规燃油喷射汽油机具有节能(降低油耗30%)、环保(减少25%CO2排放)、强劲(扭矩提升50%)等特点,它也是一项保证未来全球移动性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环保绿色技术。为此,全球著名汽车厂商均倡导推广使用清洁柴油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