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陆地造船移船工艺中滚轮液压小车牵引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自行式模块运输车+滚轮液压小车"同步协作的新型移船工艺。对新型移船工艺进行理论分析,给出配车、水平驱动力及运输稳定性计算方法。实践验证了该新型工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类似整船移运工艺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型液压水密移门布置在海洋工程船内部水密分割舱壁上是一种尝试.根据实船设计案例,文章详细地阐述了在满足船级社海洋平台规范、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下大型液压水密移门在海洋工程船上的布置、水密移门的控制系统组成、水密移门结构强度的计算方法、水密移门的试验要求、水密舱壁板上液压水密移门安装处开口局部结构强度校核等等,为今后类似的大型液压水密移门的设计、制造以及其在海洋工程船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移船技术一直是造船行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灵活性、可靠性和高精度控制等要求直接影响造船效率。当今国外主流的液压船台小车移船方法以其效率高、控制精度高、操作灵活、环境要求低等特点一直是各大型船舶制造和过驳的理想方案。依托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液压船台项目,针对原有船台小车控制复杂、维护困难等特点,创新性地设计全新的PROFINET工业无线技术和独立模块化控制系统,使得整个移船控制系统灵活可靠,易于操作和维护,并且在国内首制移船下水项目中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4.
移船小车大都为多台组合使用。由于原有小车液压控制系统自身的特性,而不能保证各小车顶升或落墩的同步性,致使船体底部给予小车横梁的载荷不一,从而造成船体纵、横向变形或偏位,有的小车甚至形成脱空状态。为了保证各台小车顶升或落墩的同步性,采用电、液力反馈控制,以保证小车承载的均匀性。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某海工项目的接载问题,结合液压小车特点及利用滑道滑块技术,提出利用带自动补偿装置的液压小车进行接载的工艺,完成了陆地到驳船之间的轨道设计和接载过程中半潜驳运动的控制,实用表明,该技术具有准备周期短,实施要求低、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实现可视化操作等优点,在小吨位海工模块中具有技术上和经济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以轨道小车作为滑道载体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拉移下水作业,介绍新的拉移滑道、牵引系统的设计及特点,分析轨道小车拉移下水施工技术的要点;实践证明采用轨道小车拉移下水方式可较大程度减小所需牵引力配置,增大牵引力储备余量,有效降低无法拉移上驳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以海外某远洋渔船修理工程为例,介绍了2种经济适用的大型渔船修理工艺方案,即纵向两支点滑道-液压船台小车横移方案和纵向船排滑道变坡横移方案,从工程成本、使用功能、施工难度方面进行对比,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选取了合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舵叶安装专用液压小车价格贵、利用率低等问题,研究一种利用组合式拉移工装完成舵叶安装工艺。首先提前在指定位置铺设、连接滑道拉移系统;其次吊装舵叶至支撑平台上固定,整体拉移至安装位置;最后利用微调系统顶升、调整支撑平台来完成舵叶的安装。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9.
《船艇》1986,(10)
瑞典 Hagglund & Soner 公司已将一种新型的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应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这种被命名为“马拉松”的新型液压马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的MDEL900轮胎式搬运机,主要用于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32m、24m、20m双线整孔预制混凝土箱梁的吊运,以及预制场内YL900运梁车装梁等。该机主要由主梁、门型支腿、车架、吊梁小车、主动轮组、从动轮组、转向机构、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司机室等组成。液压系统由行走驱动、转向、悬挂、起升等几大回路与液压辅助系统组成,其中液压卷扬起升回路通过开式系统的高压变量泵供油给变量马达,由微电系统控制比例换向阀驱动卷筒,可实现无级调速。  相似文献   

11.
港口矿石定量装(火)车工艺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子君 《水运工程》2007,(9):134-136
比较矿石装车楼和装车机,介绍定量秤式装车楼的几种结构布置形式和大连港装车楼的主要设计参数及重要部件。  相似文献   

12.
张勇 《港口装卸》2010,(1):31-33
从港口集装箱的装卸工艺要求出发,研究开发了集装箱拖车激光立体扫描测距定位系统,解决了岸桥下吊具与集装箱拖车精确对位的难题。该系统对解决双起升岸桥的集装箱装卸作业等多车道同时作业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一新建水池介绍了船模拖曳水池的设计理念及方法,阐述了水池主要尺度与拖车速度、加速度、制动速度的关系,指出了确定水池长度、宽度、深度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系列速度段拖车速度运行状况,于一年内不同时段先后开展了5次重复试验,用以跟踪研究水池拖车系统稳定性,5次试验数据重复性好。为验证试验精度,与其它两个水池开展船模静水阻力比对试验,结果显示比对试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4.
针对导弹储存、测试、转运、打靶过程中,使用导弹拖车运输导弹容易出现导弹刮碰事故,提出了基于STC12单片机的防碰撞系统,设计了单片机控制器,超声波测距终端,无线通讯系统,电磁及液压刹车系统,实现了导弹拖车运输过程中对周围障碍物的实时测距,语音报警,自动刹车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的船模水动力性能测试装置均为平面运动机构,使得船舶水动力导数的测量范围有限,而一种新型船模水动力性能测试装置,即六自由度船模水动力性能测试装置可以扩大这一测量范围.从六自由度平台的工作原理,六分力天平量程的确定和测试装置总体设计3个方面来具体研究和设计六自由度船模水动力性能测试装置.首先具体介绍六自由度平台的工作原理,即平台6根运动杆的运动与船舶六自由度运动的对应关系;然后建立船舶六自由度运动所受力和力矩的初步计算公式,以国内外平面运动机构的具体技术性能指标为依据,确定试验装置中的六分力天平的量程;最后确定测验装置的整体设计,设计出现有船池拖车平台的具体形状与尺寸.以此为依据,综合考虑拖车平台的受力情况及拖车架和六自由度平台的安装方式,确定拖车架的具体结构形式与尺寸大小,得到三维示意图、二维安装图与尺寸图,进行结构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甩挂运输对于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资源利用,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甩挂运输"的多种模式和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阻碍甩挂运输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推动甩挂运输的特殊措施及建议.我国甩挂运输的发展必将促进现代物流逐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整机轻型化、平顺性、防偏载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的轻型集装箱跨运车具有显著的新颖性。该机的作业效率高于拖挂车的水平运输方案,可应用于专业集装箱码头、货场和中转站等场所。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根据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分布特点及运行现状,研究一种新型集装箱拖车运输模式。介绍集装箱码头牵引车辆新型运输模式。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分析。该模式以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实现提高港口整体装卸效率。  相似文献   

19.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transhipment maritime container terminals to achieve high levels of productivity and provide high quality services to shipping companies. The deep interest of container terminals in this issue can be supported by optimization methods. In this work, an optimizat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daily allocation of crane operators and trailer drivers. Different requiremen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permanent staff, external workers and personnel shortfall. Since workforce undermanning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both shipping companies and container terminals, we aim to show that personnel shortfalls and operation delay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f the model encompasses a longer-than-1-day planning horizon in a rolling horizon fashion.  相似文献   

20.
唐洲  葛斌  张超 《水运工程》2020,(5):105-110
阿布扎比哈里发港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工程。根据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建设要求,研究了自动化模式选择、平面和工艺布置方案。通过对自动化程度、交通组织、堆场能力、人员投入、建设工期、工程投资等多方面比选,确定选用堆场平行码头布置的自动化码头(ARMG+集卡)模式。通过集约布置辅助设施、单悬臂ARMG背靠背布置模式等扩大堆场能力。方案技术可靠、先进、可拓展性强,建设周期短,工程投资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