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8,(3):13-13
近日,北京地铁2号线东四十条站口处新装了些奇怪的装置,一个白色的方盒子连带像扶手一样的新栏杆装在了出口扶梯处。这就是实现北京地铁无障碍的“升降平台”。东四十条站则成为首个试点站,乘客们也将在这一站点率先体验北京地铁人性化的无障碍设施。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在西直门外见到标有“北京地铁”的钢材,大约是在勘探线路,引发学生们的一阵兴奋。过了10年,北京地铁1号线建成并开放“参观”,成群结队的市民体验到了在地下“行走”的快捷和快乐。进入21世纪,轨道交通建设空前繁荣,监控技术和运营管理变身为“交通信息化”,一片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8,(8):26-29
七月流火,北京奥运气息扑面而来。为了配合单双号政策的实施,人们自愿选择了地铁出行,北京地铁也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宾。乘坐在开通一年之久的5号线上,记者心里涌起无数惊叹,今天的北京地铁在技术上是一流的,服务上也是一流的。为了筹备2008年奥运会,北京地铁的建设以“网络化建设、新技术支撑、高水平开通”的承诺拉开一幅幅新画卷。奥运期间,乘坐北京地铁的乘客可以通过乘客信息系统的车载子系统,来收看各种比赛实况和奥运新闻。  相似文献   

4.
陈文  叶红  曹国梁 《轨道交通》2013,(12):99-101
“北京地铁运营事故应对与传播方式的研究”课题,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地铁应急管理理论在地铁事故应对中的应用。首先是应急传播理论研究。其次是国内外地铁应急管理和应急传播的案例研究。再者是北京地铁内部应急传播机制建设现状研究。最后是北京地铁内部传播机制理想模型研究。本文提出了北京地铁中动态多向分级传播体系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08,(8):30-33
“日之能烛远,势高也,使日在井中,则不能烛十步矣。”北京地铁拥抱奥运是百年不遇的一次最高“站位”。然而其风采的高远,则会和汗水延燃……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8,(7):18-18
北京地铁: 地铁4号线09年通车; 地铁10号线二期07年开工10年底通车; 地铁9号线07年开工10年通车; 亦庄轻轨07年开工10年通车; 另外北京地铁6号线、地铁7号线、地铁11号线和地铁15号线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08,(8):18-21
“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规划、蓝图如果没有科学精神.就像一只没有底儿的玉杯。北京地铁建设的规划以科学作为底基,所以堪称城市建设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2012,(1):40-40
日前,“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正式揭晓.我市组织申报的常州快速公交系统成功人选。全国只有北京地铁一号线、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和常州快速公交3个城市公共交通项目入选。  相似文献   

9.
要闻快车     
《轨道交通》2006,(6):12-16
亚洲最大铁路货车制造整合项目启动,大连年内开通磁悬浮,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全线贯通,中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2008年亮相北京,投资运营成本低 成都打造“节能地铁”,昆明市拟建5条网状轻轨线,南车出口哈萨克斯坦机车全部投入商业运营,先建“指挥部”兰州轻轨启“动”,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全路首次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08,(22):98-98
在“北京地铁4号线首批列车抵京”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谷胜利表示,北京地区将在2015年完成轨道交通建设19条,并最终达到营运里程561km,静态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2008,6(2):1-1
计划在6月开通试运营的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在无障碍设施方面有了进一步完善。每个地铁站都会有一部直升电梯从地面直达地下检票口,这是北京地铁第一次在站口地面设置直升电梯。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于2005年3月1日~5日举办“明礼仪地铁行”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地铁方面组织明乘车监督员和青年志愿在重点车站,进行“明乘车:按线候车、排队上车、先下后上;明乘梯:靠右站立、左侧急行、方便他人;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2008,(8):37-39
第29届北京奥运会,促使北京市加快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借奥运之契机,北京地铁对其建设运营理念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创新,建设运营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而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型清算中心,正是承载其高标准建设运营水平的重要载体。北京地铁AFC系统集成商多、业主多,如何在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为各相关方做好清分,成为一件非常艰难却又是当务之急的事情。谁为北京地铁解决了这个迫在眉睫的难题?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信息直通     
北京地铁明年再缩小行车间隔2010年北京地铁全线网将进一步缩小行车间隔,其中5号线的发车最小间隔将从目前的2分50秒缩短到2分钟,地铁全线网日均客运量将达到500万人次以上,占公共交通总量的30%。这是北京地铁运营公司董事长谢正光日前参加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高层论坛和企业领导人北京峰会时透露的。他同时透露,到2010年,一条线路两次出现5分钟以上延误事故的间隔,将控制在该线上运行列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2010,(9):25-25
北京地铁4号线17日在国家图书馆站举行地铁壁画展。将4号线8个有特色车站内的壁画以灯箱形式进行集中展示,并以漆画的形式对其中5个站的壁画进行了局部微缩展示,突出4号线“记忆历史文脉、彰显城市文化、突出地域标志”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日前,北京地铁亦庄线、昌平线的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称‘CBCT系统’)”工程取得成功。继德国、法国、加拿大后,中国成为第四个成功掌握该项核心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并顺利开通运营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城轨资讯     
《轨道交通》2012,(8):20-21
北京地铁:奥运主题展进地铁4号线 伦敦奥运已拉开帷幕,北京的奥运纪念活动也已开展。近日,“心灵之旅”奥运主题公益项目在地铁4号线启动。奥运主题展厅、广告灯厢、印有奥运人物姓名的车站铭牌等载体将全面展现奥运人物和故事。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2008,(6):42-43
6月9日清晨5点起,北京地铁正式启用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将以全新的面貌盛迎奥运会的到来。自此,使用了38年之久的北京地铁纸质车票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北京地铁目前运营的线路中,1号线、2号线和八通线全部采用由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自动售票设备,这些先进设备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奥运交通环境,为北京地铁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第一条地下铁道是全长23.6公里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现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的北京站至苹果园站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京地铁2013 年5 月~7 月的进站客流量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北京 地铁进站客流量以周为周期的波动规律,选用季节时间序列(SARIMA)模型对北京地铁 进站客流量进行时间序列建模.利用符合要求的模型对北京地铁进站客流量进行预测,预 测结果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北京地铁进站客流量的变化趋势,平均误差为0.3%.说明此模型 适用于地铁进站客流量的短时预测,基于预测结果进一步分析北京地铁进站客流量的特 点,为进一步优化进站设施布置、组织进站流线、高效安全的地铁运营组织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