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着重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疏浚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技术要点,以区别于一般的疏浚工程监理,据此总结航道疏浚工程监理的技术控制要点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陈竹安  张豪  张立亭 《港工技术》2011,(5):64-65,68
竣工验收是保证航道疏浚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以杭甬运河疏浚工程为例,介绍航道工程竣工验收中测量数据采集的技术要点,以及利用测量软件CASS7.0处理外业测量数据,并绘制航道断面和剖面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监理工作是保证航道疏浚工程质量的重点策略,将其引入工程中具有极高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在某航道疏浚工程中的监理实践,分析了工程监理的总体思路,并从施工准备期、施工期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期三阶段入手,阐述了航道疏浚工程监理的技术要点,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素江  王华原 《水道港口》2012,33(2):178-184
提出了利用GPS PPK潮位测量技术进行超长航道疏浚工程测量水位控制的方法,并在天津港30万t级航道疏浚工程中得到了效果验证和实际应用。GPS PPK采用的是后处理相位差分技术,其作用距离不受数据传输的约束,可以达到50~80 km,相对于GPS 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潮位推算技术等远距离潮位控制方法,具有精度高、可靠、现势性好等优势,在超长航道的水位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天津港航道疏浚工程测量中多种现代测绘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组合应用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结果表明,新的测量技术、设备和方法的实施,保证了航道疏浚的测量精度、实时传送测量数据,提高了疏浚工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马磊 《水运工程》2006,(7):44-45
就崖门5000t级出海航道疏浚工程在测量、船舶定位、实时监控等工作中GPS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中交集团于1999年引进的美国HYPACK,Inc公司的HYPACK MAX~软件为例,追踪介绍了国际上水道测量与疏浚软件的最新技术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以茂名港水东港区正源码头港池疏浚项目为例,分析了码头前沿港池疏浚的特点及疏浚工艺的选择,并对施工过程中施工及监理应注意的事项制定了质量监控措施。对疏浚环境监理的方案进行检测,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为类似项目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射流疏浚是利用一定水压的射流装置对一些特殊作业区进行疏浚,具有节能、高效、经济的特点。对射流疏浚施工效果的检测技术比较复杂,结合“新海鲸”轮疏浚船在长江口深水航道进行射流疏浚施工的实例,对射流疏浚施工测量方法、检测工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可为同类项目施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彭韦 《中国水运》2010,(10):215-216
测量工作为公路建设施工提供重要依据,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文中作者结合担任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实际经验,对施工准备、施工、缺陷责任期三个不同阶段,中测量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耙吸船常规的前期大面积开挖、后期扫浅的施工方法存在后期扫浅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黏性土类。由于黏性土类不易坍塌的土质特性,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浅点和垄沟一旦没有被及时清除,就会随着浚挖深度增加,高差继续增大,工程后期耙吸船的扫浅难度更大。为了解决该问题,以最新研发的耙吸监测系统提供的精确挖泥功能为依托,开展了有关研究,成功实现了黏性土类航道的免扫浅施工,提高了耙吸船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港珠澳大桥工程及其周边海洋工程项目为例,从地层勘探、障碍物排查、疏浚量计算等方面论述地球物理勘探在海洋工程勘察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分析目前地球物理勘探存在的缺陷和不同。  相似文献   

13.
叶昊  郑唐文  戴菁 《船舶工程》2021,43(2):36-41
基于某型全电力驱动的6000m3级耙吸挖泥船的使用要求、功能特点、作业水域和环境条件等,重点介绍其船型、主尺度、驱动形式、疏浚系统、总体布置、舵的选型、浚测一体化系统配置、信息化及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等关键技术和设计特点,该船的开发设计经验可为同类型船舶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芦家河水道位于长江中游砂卵石河段中下段,多年来碍航严重,目前主要通过维护性疏浚维持航道畅通。以2018年维护性疏浚为背景,分析河道特点和碍航原因,提出疏浚思路、方案及设计参数,并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疏浚工程的效果。结果表明,结合芦家河水道复杂的碍航原因,近期宜采用兼顾控制上游水位和水浅问题、坡陡流急与航宽尺度改善相结合、提前疏浚以降低枯水位维护压力、兼顾施工与通航的分区分层作业的疏浚思路,清除三宁化工码头前沿浅包以及毛家花屋航槽右缘乱石堆。工程实施后,能保证枯水期的通航水深,对水位影响较小且降低了疏浚区附近流速,可为船舶上行提供较宽的缓流区。  相似文献   

15.
现代IT技术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电子信息技术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并就其应用带来挖泥船疏浚精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行初步分析和比较,说明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新修订的《海上交通安全法》以及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内法律法规对集装箱检验和监管的要求,分析了外贸和内贸集装箱检验现状以及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星站差分定位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具有GPS的所有特点,可以单机作业,无须在陆地上架设基准站,它的基准站是海事卫星(Inmarsat),MarineSTAR就是一个覆盖区域很广的星站差分定位系统。结合一个境外项目,针对在测区不宜采用常规手段架设基准站测量的问题,研究MarineSTAR星站差分定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在已知点上比对以及用常规测量方法抽检,说明星站差分定位技术可以应用在大比例尺水深测量中。该技术因为无须架设基准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评价长江口不同疏浚吹填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疏浚土资源供需关系和圈围工程现状条件,提出"十三五"期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造地利用的初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1)长江口航道常用的"挖运抛+挖吹"和"挖运吹"工艺仅适用于较短运距的疏浚吹填工程;新研制的"耙吸装驳"工艺能适用于长运距的疏浚吹填工程,"十三五"投入应用后可显著拓展深水航道疏浚土的利用空间。2)"十三五"期间,横沙东滩七、八期圈围工程可利用深水航道北槽段疏浚土,采用"挖运抛+挖吹"和"耙吸装驳"的"挖+运+吹"工艺实施疏浚吹填;南汇东滩圈围工程N1库区可部分使用深水航道疏浚土,采用"耙吸装驳"工艺实施吹填;其他零星建设用地圈围工程可使用深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疏浚土,采用"挖运吹"工艺吹泥上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