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点火电路分析凯美瑞轿车采用了DIS(直接点火系统),DIS可提高点火正时的精度,减少高压损耗,并因淘汰了分电器而提高了点火系统的稳定性,发动机中的DIS为独立的点火系统,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带点火器的点火装置。  相似文献   

2.
吴义虎 《汽车工程》1991,13(1):48-56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微处理机自适应控制汽油机最佳点火正时的系统。该系统由一单板微处理机和一套全晶体管电子点火装置组成,反馈信号由汽油机转速传感器检取。汽油机稳定工况的台架试验和整车道路试验表明:用这种自适应控制点火系统与用机械分电器装置相比,汽油机的输出功率增大,油耗率下降,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汽车用高能点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汽油机点火用高能点火的定义、结构及工作原理、对传统点火和高能点火的能量分配进行了分析对比,介绍了增加点火能量的方法能主点火能量与节能的关系,指出增加点火能量可节省燃油和减少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4.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又称直接点火系统DLI。这种点火装置因没有分电器,因而也就避免了由于分电器转动部分的机械磨损和白金的烧蚀而导致点火不稳;同时也消除了由点火而产生的电磁波干扰;并且代替了常规的电子点火装置。直接点火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便  相似文献   

5.
陕西宝鸡热电厂采用了武汉天河THP-1型等离子点火燃烧器,并取得了成功。这是此种型号等离子点火装置在国内的首次成功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此种等离子的特点,并说明此种等离子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刘景连 《摩托车》2012,(16):44-52
摩托车点火系统从早期的有触点火系统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无触点点火系统,主要是因为无触点与有触点点火装置相比,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因此现在大部分摩托车都采用无触点点火系统,无触点点火系统按触发方式可分为自触发和它触发两种,自触发点火系统因使用不多,在此就不说了。无触点它触发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充电线圈、脉冲发生器、电子点火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  相似文献   

7.
电容放电连续多次点火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永庄  刘杰  赵宜  张倩 《汽车电器》2004,(5):14-15,18
介绍一种利用多电容放电方法实现连续多次点火的点火装置,该装置使得发动机每个循环内火花塞可多次放电。其结构简单,不需要任何新工艺新技术。它既保留了电容放电点火装置的优点,又克服了放电时间短的缺点,可用于稀混合气点火及多种燃料转子发动机的点火。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点火装置在汽油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点火装置,改进了现有点火系统电路中的点火线圈部分,利用电磁谐振原理产生2次脉冲静电电压使得一次点火即将结束时再次点火而达到燃烧充分,实现了降低有毒气体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双电齐放式汽车电子点火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摩托车的各种电子点火装置尽管电路结构各异,性能特点也各有所长,但最终都是通过点火线圈向火花塞提供全部的点火能量。一些科技含量颇高、甚至被称为高能电子点火装置的许多技术性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与加强,但由于点火线圈储能的能力相当有限,所以作为衡量电子点火装置至关重要的一项性能指标———点火能量,却始终局限在100mJ这一并不算太高的水平上。如何大幅度提升电子点火装置的点火能力,全面推广应用发动机稀薄燃烧的理论与技术,进一步满足节约燃料、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等要求,已是事关全球的问题。针对此情,国内外一些科研机…  相似文献   

10.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点火控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电控点火装置对发动机的点火控制包括点火提前角控制、通电时间控制和爆震控制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控制原理、控制方式、控制方法、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1.
对Curran的异辛烷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和Li的甲醇化学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甲醇着火滞燃期特性对比研究,发现Curran异辛烷机理基本能反映甲醇的自燃着火过程。基于此,利用Curran异辛烷机理对甲醇—异辛烷混合燃料在初始温度为600 K~1 600 K、压力为1.0 MPa~4.0 MPa、当量比为0.3~1.5范围内的着火滞燃期特性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燃料特性和初始条件对混合燃料滞燃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温度对甲醇—异辛烷混合燃料的滞燃期影响较大,当初始温度增加时,滞燃期大幅缩短;部分掺醇混合燃料(掺醇率低于25%)中甲醇含量对燃料滞燃期的影响因温度范围的不同而不同,在850 K以下甲醇比率增加使混合燃料滞燃期延长,在850 K以上甲醇比率增加使其滞燃期缩短。  相似文献   

12.
在电容储能点火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火花能量转换原理和能量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发动机点火系的"稀燃快燃点火系"。简要介绍和分析了该点火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其进行了设计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稀燃快燃点火系比传统点火系具有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该点火系统能够提高点火线圈的次级电压,增加火花持续时间,有效提高点火能量的利用率,改善发动机点火性能。该点火系在进行适当匹配后不仅适用于现代高速、稀燃、高压缩比发动机,而且也适用于传统点燃式发动机。  相似文献   

13.
冯兆强 《汽车电器》2007,(11):59-61
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噪声和废气排放。从点火波形分析入手,研究发动机转速变化对高压点火波形的影响。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找出点火次级波形各参数的变化规律,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和试制车辆点火高压检测器。该检测器能将汽油机正常运转时点火系高电压的变化转化为感生电动势,驱动发光二极管发亮,从而确定汽油机点火系是否工作正常。具有简单易携带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改善火花助然甲醇发动机小负荷经济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负荷时经济性差,是火花助燃甲醇发动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1130立式水冷直喷柴油单缸机为对象,研究了点火系统、压缩比、喷油嘴油线分布和喷油嘴针阀开启压力等因素对火花助燃甲醇发动机小负荷时经济性的影响,并将之与柴油发动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韩英 《汽车技术》2000,(11):39-40
富康轿车TU32/K型发动机采用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该系统将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点火信号传输到点火器进行放大、整形,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使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介绍了点火信号发生器和电子点火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许云珍 《汽车电器》2004,(11):35-37
别克轿车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无分电器式电子点火系,每只点火线圈同时给两缸火花塞提供高压电。本文详细阐述了别克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如何用Scan诊断仪检查该点火系的故障。  相似文献   

18.
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一台6105Q柴油机改造为点燃式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过程中配用了不同形式的天然气供气系统及点火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供气方式及点火系统的不同对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有较大影响。该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电控多点燃气喷射技术及电控点火技术时,动力性与原柴油机相当,排放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切诺基(Cherokee)汽车发动机不能起动、仅在点火开关起动位置运转、高速断火或运转不稳等低压电路、高压电路的故障,阐述电子点火控制器以及其它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列出了低压电路故障诊断程序。  相似文献   

20.
在1台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上,通过向柴油中掺混0%,10%,20%正丁醇(质量分数),研究了在不同进气氧浓度条件下,掺混燃料含氧量对柴油机燃烧特性与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进气氧体积分数处于20%~21%之间时,燃用3种燃料的滞燃期均不随氧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掺混比例的增加,燃料中含氧量增加,这导致了滞燃期的增加,且随着进气氧浓度的降低,滞燃期受燃料性质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随着燃料中含氧量增加,炭烟(Soot)排放逐渐减小;掺混燃料的含氧量对NO_x排放的影响不明显,而对指示热效率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在进气氧体积分数小于15%时,燃料含氧量对指示热效率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