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期几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目标毁伤评估方面具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海战中对岸上目标毁伤效果评估应得到高度重视.针对我海军目前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开展对岸火力毁伤效果评估研究,为合理运用海军火力资源、提高海军火力运用效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舰炮毁伤效果判定与仿真是舰艇对空作战系统仿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目标对舰炮毁伤效果的反馈,可为作战指挥人员进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目标毁伤信息,为仿真训练职手提供更为真实的仿真训练环境。在简要分析舰艇对空作战仿真训练系统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基于毁伤概率表及基于碰撞检测的舰炮毁伤判定方法,并简述了对目标毁伤效果的仿真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根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效能模型,对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作战效能的可用度向量A、可信度矩阵D和固有能力矩阵C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固有能力矩阵中反鱼雷概率这一指标进行了研究。按照悬浮式深弹反鱼雷作战物理过程,将反鱼雷概率分解为鱼雷经过悬浮式深弹阵的概率、悬浮式深弹阵探测鱼雷概率和毁伤鱼雷概率,从而建立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模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概率密度积分和统计试验相结合的毁伤效能建模方法,构建了地地战役战术导弹毁伤效能仿真数学模型,提出了目标描述模型设计的基本思路,建立了基于弹丸终点效应的毁伤破片场模型,研制开发由射击精度、目标描述、毁伤效果模拟等功能模块组成的软件系统,为作战指挥人员进行地地战役战术导弹毁伤效能评估提供了仿真技术手段,有效提高了地地战役战术导弹的辅助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水面兵器武器系统作战,训练的现状,对仿真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仿真技术在提高海军水面兵器装备作战、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简述了国外运用分布交互仿真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和军事训练中的应用;提出了我国海军进行舰载武器系统效能评估试验试验方案设想,并对仿真技术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开发海军航空兵作战指挥训练系统可提高海军航空兵部队仿真训练和院校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海军航空兵编队联邦仿真成员的开发、集成、运行和管理,分析了海军航空兵作战指挥训练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海军航空兵作战指挥训练系统的功能和框架.基于分布交互仿真体系结构和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视景仿真系统.分析了海军航空兵作战指挥系统自动评估成绩技术和蓝方计算机生成兵力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毁伤树构建系统目标毁伤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系统目标毁伤评估的特点和要求,在分析目标功能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毁伤树构建毁伤评估模型的方法。提出的基于目标功能的毁伤评估算法的最大优点在于简化了系统目标毁伤评估的复杂性,将作战效能的获取和毁伤意图有机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毁伤评估的局限性,为复杂系统目标的毁伤评估与建模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面舰船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亮  陈敏 《舰船科学技术》2010,32(7):102-105,109
现代条件下的海上作战行动中,对水面舰船目标进行毁伤评估(BDA)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制订再次打击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根据系统学的原理,对现代水面作战舰艇目标毁伤后的整体作战能力指标进行全方位解析。运用AHP法将系统目标作战能力指标的定量分析与综合毁伤程度评估的定性分析有机结合,从而获得对水面舰船目标毁伤效果的客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实际应用,其评估结论可作为指挥员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舰炮弹药对典型舰船目标毁伤效能的分析模型及评估方法.建立典型舰船目标功能易损性模型,通过分析舰炮弹药对舰船的毁伤特性,提出可用于计算的重度和中度毁伤判定标准.给出舰炮弹药内爆炸对舱室的毁伤概率计算方法,应用Monte-Carlo方法建立毁伤效能计算模型,编写程序并进行实例计算.结果 表明在一定的毁伤等级下,瞄准点设...  相似文献   

10.
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卜广志 《舰船科学技术》2006,28(1):74-77,91
客观、准确地评价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是鱼雷与潜艇对抗的最后一环,也是评价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现有毁伤概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舱段的毁伤程度、要害指数、命中概率、毁伤效果累积系数和齐射毁伤系数等参数,建立了一种比较全面的用来评价鱼雷攻击潜艇毁伤效果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