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某地下通道箱涵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设计和理论分析,对地道标准段总体、抗浮等展开研究,在局部大垮节点处比选研究了两种梁截面形式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大跨箱涵结构中采用中隔板或工字隔板的形式做成结构空腔,能有效减少顶板覆土荷载和提高顶板刚度,使箱涵结构更经济、合理;通过有限元设计及分析,提出相关设计方案及注意事项,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市政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在有限的地上空间发展逐步转向地下空间的发展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目前上海地区市政交通中地下空间的施工主要采用盾构掘进法施工,在盾构施工中其结构工作井承载着盾构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的作用,其结构的安全关系着盾构设备能否按预期实施的关键。我国一般盾构工作井的施工已趋于成熟,而超大盾构(直径大于14 m)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其工作井的结构施工也处于技术人员不断探索改进中。  相似文献   

3.
外截内堵法在地下建筑物渗漏水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建(构)筑物渗漏水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土建工程病害,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本文结合广东省广梅汕铁路汕头火车站人行地道渗漏水原原因分析和治理过程,简要介绍了采用外截内堵法一次性根治该类病害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4.
陈元化  何泰源 《隧道建设》2014,34(Z1):233-239
台北市区铁路地下化南港项目为将既有横交排水箱涵避开新建南港地下车站结构体,并依照现行台北市下水道设施标准以5年1次暴雨频率以改善区域排水,将排水箱涵改道,并于穿越南港路二段采用免开挖的管幕钢管及预筑箱涵节块推进工法,以维护公共管线功能及道路交通服务水平。本工程于南港路两侧设置出发井和到达井,各以40 cm预垒排桩及1~2阶H型钢内支撑系统,穿越南港路箱涵推进段长约22 m,且覆土深约3 m,采用水平打设27支216×8 mm管幕钢管,密排管幕钢管内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强度fc’=210 kg/cm2;于出发井管幕内采用推进工法将刃口及22个2.1 m×2.4 m预筑箱涵节块逐步推进至到达井,并于预筑箱涵节块间施作连结及背填灌浆,施作2座人孔。  相似文献   

5.
<正>未来广州将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到2020年人均地下空间面积将达到5 m2。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规划总建筑面积达到213.6万m2,共有5层,将配套完整的地下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大量的市政设施和市政道路拥堵问题,堪称全国最大的地下空间。据悉,整个地下空间整合了区域内出让及非出让地块地下空间的多种功能,统一组织了地下步行系统、城市交通、城市公交系统、轨道交通及交通枢纽等市政交通系统,统一规划了供电、给水排水、集中供冷和真空垃圾收集等管线设施,形成大型的地下城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汉口站北广场建设方案的设计,重点研究大型城市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空间,解决站前广场内功能布局、交通换乘、辅助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以交通组织为主,景观美化为辅的功能,从本质上满足旅客换乘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的需求,为构建合理的站前广场交通空间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发展,在城市内地上空间发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向地下空间发展,诸如地下停车库、地下商场、地下水池、综合管廊和城市下沉式隧道等。在城市交通建设中下沉式隧道日渐增多,如何做好隧道抗浮,使隧道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是一个大的课题摆在工程师的面前。以肇庆市火车站综合体建设项目——市政部分(下沉式隧道)隧道敞开段抗浮设计为例,介绍了该项目如何利用隧道围护桩兼作隧道敞开段的抗拔桩,经过该项目的工程经验为其他下沉式隧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有限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同一地下空间多个项目共建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上海地铁14号线龙居路站与东西通道共建项目为例,研究了地下三层车站与市政地道在复杂周边环境、复杂共建节点、大基坑深度条件下的若干设计难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似工程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市政排水管网、公用管线、轨交地铁等市政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凸显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和排水规划先行的重要性。以浦东新区周邓公路污水收集干管完善工程为背景,根据项目特点及复杂边界条件,在分析和梳理地下管线、地上建构筑物、桥梁结构及交通压力等制约因素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提供了一种在狭窄地下空间施工污水管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矩形顶管下穿既有箱涵过程中具有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了矩形顶管下穿既有箱涵的破坏模式,总结了箱涵结构安全的判别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顶管下穿既有箱涵过程中险情预警预报方法,为今后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