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利用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1961~2014年逐分钟降水资料,选取并计算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min共11个时段逐年最大降雨量样本,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和《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2014版)技术要求,对贵阳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推求,得到以下结论:三种频率分布曲线拟合结果表明耿贝尔分布曲线优于皮尔逊Ⅲ型和指数分布;在形式上分别给出了贵阳市暴雨强度总公式、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和区间(任意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贵阳市暴雨强度区间公式和总公式重现期2~20 a暴雨强度平均绝对均方误差及平均相对均方误差,结果均满足《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3006,2014版)提出的精度要求,但区间公式精度明显优于总公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推荐使用贵阳市暴雨强度区间公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明确要求,现行苏州市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编制过程中重现期采用的年多个样法不符合规范要求。对现行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了明确的评估,分析对比了年多个样法与年最大值法两种不同重现期下暴雨强度公式的差别,得出如下结论:现行暴雨强度公式偏安全,能够完全满足现行最新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利用实测系列水文气象资料,分析研究鄂西北地区特小流域暴雨洪水特性,绘制了不同历时的短历时暴雨频率皮尔逊Ⅲ型曲线,并求得暴雨设计成果;利用计算机Excel工具分析确定了不同地貌特征和不同流域形状特小流域洪峰流量的计算公式;以蛮河桥涵为例,介绍了特小流域公路桥涵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搜索法推求单重现期暴雨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计雨量计记录的降雨资料 ,推求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暴雨强度公式时 ,需要编制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在图解法的基础上 ,作者给出了一种正确可靠、简单可行的电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编程求解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参数时 ,所得公式的平均绝对均方差可控制在 0 .0 5mm/min之内。  相似文献   

5.
做好城市排水的前提是要对城市暴雨的情况和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和研究,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一个具体算例,结合新乡市暴雨强度公式,提出两个独立排水流域雨水径流的分析方法,包括降雨历时选择与统计分析方法、降雨时空分布和时程分配以及设计降雨过程等内容,可供城市雨洪利用工程和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暴雨强度公式推求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雨强度公式是城镇雨水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目前 ,我国很多地区具有的降雨资料已超过 30年 ,已具备了更新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的条件。更新暴雨强度公式时 ,应根据降雨资料的年数采用不同的选样方法。为提高公式的精度 ,宜采用数理统计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 ,且在推求公式时 ,宜采用分组平均法调整各重现期的b值  相似文献   

7.
暴雨强度在透水沥青铺装层设计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通过分析暴雨强度的确定和透水沥青铺装层的渗透性,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杭州市新旧暴雨强度公式预测降雨强度的对比分析,提出新暴雨强度公式作为杭州市透水沥青铺装层渗透性设计计算依据的合理性;并提出渗透性与混合料强度是透水沥青铺装层设计中两个必须满足的要素。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修订工作完成于2015年,因国家监测站成都站2004年改址,该站点缺少近十年的降雨记录,而位于中心城区的其它三个区域气象监测站均有自2005年以来的完整降雨资料.现以国家监测站成都站暴雨样本为基础,通过对成都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降雨特性相关性分析,叠加降水特性变化相似区域降雨统计的类比分析,优选出了成都市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修编的暴雨样本.论证结果表明国家监测站成都站续接金牛区税务局气象站的暴雨样本能较好地代表成都市区的降水规律,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修编的最优暴雨样本.该方法对类似情况的暴雨样本选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淄博市现行的暴雨强度公式为20世纪80年代初编制,为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精神,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区域短历时强降水的强度和分布特征均发生了显著变化.2014年12月,由淄博市气象局、淄博市住建局审核,淄博市气象局编制的新一版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已开始应用.对比新旧公式和城市发展情况,结合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探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苏州市城市中心区内枫桥水文站1977—2016年和苏州水文站1952—2009年历年实测最高水位资料以及枫桥站1983—2017年实测年最大1 h、6 h、24 h雨量资料,通过采用P-Ⅲ频率适线法和排涝计算进行苏州市城市中心区100 a一遇洪水位以及100 a一遇24 h暴雨时内涝水位计算,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区大包围西北片区、东南片区建设工程100 a一遇防洪水位分别为4.86 m和4.38 m,防涝水位分别为4.70 m和4.38 m,设防水位分别取4.70 m和4.38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