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成  莫非 《驾驶园》2010,(4):95-95
编辑同志:近期.在某市的一条人行道上,由于路面的水泥板在施工时铺设不当.导致路面露出了很大很深的缝.这种情况已存在很久。本来这条路灯光昏暗,人行道又窄.使晚上经过这里的行人如走雷区.必须小心翼翼地通过。但仍有不少人中招.脚不小心陷进缝里扭伤。人来人往的马路上.留下这么一处安全隐患.对市民人身安全的威胁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
积水或湿滑路面的道路附着系数远小于干燥路面的附着系数,对交通的安全性和机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及时获取路面状态信息而发出预警,可大大减小潜在伤害。本文中研究了基于图像的语义分割网络在积水和潮湿的路面状态识别中的应用,它不仅可预测未来路面状态信息,且可得到路面积水和湿滑区域的分布。该方法利用语义分割网络Res-UNet++,分割出路面的积水和湿滑区域。Res-UNet++结构包括嵌套了不同深度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并在网络的特征提取部分加入残差结构,从而使图像的特征更容易学习。该方法取得了平均交并比为90.07%的分割精度并克服了其它方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使用金属路面加筋网防治半刚性基层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是在基层和面层之间铺设并固定一层金属路面加筋网,其上铺设沥青面层,最后碾压成形。该技术在国外属于成熟技术,近年来在我国修建了试验路,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冻融交替季节冰劈效应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裂缝扩展的作用,基于断裂力学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路面结构模型,分别研究了路表裂缝在冰劈效应、温缩效应及二者结合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随缝隙内积水深度、裂缝宽度以及裂缝长度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冰劈效应下,...  相似文献   

5.
利用制式器材①使用CLMl21型轻型机械化路面铺设岸滩通道。该路面器材已装备部队,是一种岸滩路面器材,主要用于保障各种装备通过岸滩、沼泽、沙地等松软泥泞地。该路面器材可以连续快速铺设、撤收,操作简单,作业速度快、承载能力大。该装备由3人操作,单车可铺设长16.2米宽3.5米的路面,铺设时间为5分钟,可通过履带式载荷60吨、轮式载荷20吨。如与74式重型舟桥器材配套铺设,还可作为桥梁的进出口保障器材。②使用登陆板铺设岸滩通道。登陆板是一种制式通道铺设器材,具有制作简单、铺设方便、承载能力大等特点。该器材由钢板制成,以钢扣连接,单块登陆板长  相似文献   

6.
玻纤土工格栅在刚改柔路面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通过大量的观察及实践证明,此种设计有应用误区。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铺设一层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然后在粗、细沥青混凝土层间铺设玻纤土工格栅,对减缓反射裂缝及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7.
利用废旧橡胶材料铺设人行道,可解决大量废旧轮胎橡胶的利用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该文从环保、防滑、防噪、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的人行道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利用废旧橡胶材料铺设人行道的优点,并对其材料结构、施工工艺、养护技术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可供广大市政工程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路面积水过程及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指出对于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在确定公路纵坡时需考虑路面积水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沥青混凝土加铺是目前旧路改造的一种常用方法。为延缓或减少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反射裂缝,通常在旧路面上铺设夹层材料(防水卷材或土工织物等):本文利用路面分析仪APA对采用不同夹层材料的试件进行模拟疲劳试验,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及比较铺设不同夹层材料抗荷栽型反射裂缝出现的效果。对于指导路面加铺设计,正确选择夹层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聚酯玻纤布在基层顶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新老路接缝处出现反射裂缝,在基层顶面接缝位置铺设了玻纤格栅.但由于材质的原因,该材料不能起到防水的作用.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在接缝位置采用了聚酯玻纤布.该材料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中起到了防水、抗裂和加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