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勇 《时代汽车》2005,(11):66-68
自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波澜壮阔,一路高涨,不断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最近更是突破70美元一桶的大关。油价的持续高涨给汽车工业的发展蒙上的一层阴影,2004年全年和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也应证了国际原油价格攀升带来的压力。面对持续攀升的油价,讨论多时的汽车燃油税再度成为讨论的热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的一句“燃油税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让沉寂已久的燃油税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燃油税一旦实施,不仅将改变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结构,也将对有车族的有车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吴勇 《汽车情报》2005,(32):4-6
自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一路高涨,不断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最近更是突破70美元一桶的大关。油价的持续高涨给汽车工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2004年和2005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也印证了国际原油价格攀升带来的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的一句“燃油税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让沉寂已久的燃油税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燃油税一旦实施,不仅将改变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也将对有车族的有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那么,燃油税的实施将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呢?本文拟对此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现已突破每桶60美元的大关。油价的持续上涨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面对持续攀升的油价,讨论多时的汽车燃油税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有关消息透露,我国将在短期内开征燃油税。自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公路法》提出,以“  相似文献   

4.
吴勇 《汽车情报》2005,(9):13-15
2004年国际原油市场波澜壮阔,一路飞涨,给汽车工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我国2004年汽车市场的状况也间接反映了当今国际市场油价的现状。因而,在我国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汽车燃油税问题再度成为讨论的热点。自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公路法》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来代替养路费”,到2004年11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开征燃油税在7年间时隐时现。  相似文献   

5.
《汽车实用技术》2012,(3):22-22
油价持续上涨,终于突破8元大关,中国进入油价"8"时代。面临高额的油价,各个企业纷纷开始研发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油价破"8"是否意味着新能源车将迎来机会?油价催生混合动力发展《汽车周刊》出版人郭登礼认为:油价催生新能源车加速进入市场,所以我个人今年是新能源车投入市场最务实的一年,到2015年中国将迎来新能源车尤其是混合动力车的元年。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快速飙升。2008年6月,根据国际油价变化情况,国家发改委宣布再次调整成品油价格。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许多消费者都望"油"兴叹。与此同时,全国多个地方又多次出现"油荒",使原来迅速发展的汽车市场又增添了许多变数。持续上涨的油价,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亮 《时代汽车》2007,(5):20-22
自1904年我国第一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发布并实施以来.在10年的时间里中国汽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企业在生产规模、销量、品种、技术、市场集中度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为了适应发生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环境,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蓑》(以下简称产业政策),执行三年来却屡遭质疑,作为指导汽车产业一定时期内发展方向的宏观性政策,是有人故意发难,还是政策本身就存在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阿耕信箱     
《轿车情报》2006,(3):i0001-i0001,33
中国汽车能源路在何方? 随着国际油价的飙升,国内油价也随之一路攀升,众多私家车主是叫苦不迭。很多车主考虑更换小排量低油耗经济型轿车.有的则直接把车开进了二手车市场。有不少曾经拥有私家车的朋友无不感叹“无车一身轻啊!”。如果我们因为油价而放弃购买私家车,这对于我们脆弱的民族汽车工业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我们国家的整个汽车相关产业链都将受到巨大冲击。为此,解决汽车能源需求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每周新闻     
《汽车与配件》2006,(43):18-23
油价下跌新能源政策不动摇进入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呈高位回落之势。纽约期货市场原油价格自7月中旬创下每桶77.03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后,8月8日起出现了连续下跌趋势,到9月下旬已经下跌了两成多,创半年多来的油价最低水平。油价下跌总体上有利于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自然也更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首先,有利于降低汽车厂生产成本,可以积蓄更多的力量,投入今后越来越激烈的拼价格和拼市场的竞争之中。其次,可以暂时消除消费者因燃料价格不断攀升的预期,降低购买汽车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0.
吴勇 《汽车情报》2006,(17):6-8
油价持续飙升,燃油税政策也箭在弦上,节油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紧迫任务。围绕新型汽车动力的开发也在中国汽车界悄然发生,越演越热。随着一汽丰田将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引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开拓研制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也被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排入量产日程表。由此引发的新能源汽车的“游戏”正式开始了,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界讨论的热点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燃油税开征给汽车市场传递4大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和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更多体现"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目前国家公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文章从4个方面阐述了本次燃油税改革给汽车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将受到消费者追捧,也将推动我国在研发汽车节油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方面创造更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张茂荣  陈超述 《汽车科技》1998,(5):43-46,55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对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进行了学习和再认识,从中概括出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主导思想,为加速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设步伐,在行业中实施择优扶强战略,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上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7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将汽油、柴油出厂价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50元,这也是2005年成品油零售价的第五次调整。目前中国已进入成品油高价位时代。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许多消费者都望“油”兴叹,有车者对油价的疯长叫苦连天,没车者也暂时放弃了购车念头。与此同时,全国多个地方如广东、北京等地又出现“油荒”,使原本波澜起伏的汽车市场又增添了许多变数。根据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趋势,分析人士认为,求大于供和全球石油失衡的趋势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油价短期内难以回落,因此,国内成品…  相似文献   

14.
吴勇 《汽车情报》2005,(26):15-17
自2005年上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即从5月份突破每桶60美元的大关后,8月29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又超过每桶70美元。自从8月上旬以来,国际油价几乎是以每天上涨1美元的速度冲向一个又一个新高点,现在开始再度回落到每桶70美元的心理关口。而据有关人士分析,由于受伊朗核问题可能导致的油料减产影响,未来3个月,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75美元。  相似文献   

15.
历经近20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汽车存量市场即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其高规模、高增长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和资本的关注。不断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和平均车龄保证了我国汽车后市场持续的增长潜力,产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则以数字化之手为汽车后市场全价值链带来了效率的突破,也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变革与整合。  相似文献   

16.
为人民服务     
孟大可 《汽车驾驶员》2005,(9):F0005-F0005
油价又涨了。北京的93号汽油价格已经涨到了4.26元,这让很多老司机叉一次怀念起2块多钱一升的年代。才短短几年,油价已经翻了一番。虽然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有点迫不得已的意思,但联想到马上就要到来的养路费改为燃油税,6块钱一升的价格已经指日可待,并且这也只是按照目前汽油价格加上预测的燃油税而得到的。私下里与石油行业的朋友聊天,据称不算燃油税的汽油价格最终会涨到6块多钱,如果再加上燃油税,那将会是多少钱呢?反正我是不敢想了,我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让自己烧汽油的打火机也退役了?  相似文献   

17.
刘国卿 《时代汽车》2005,(12):30-3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笔者认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应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25):16-17
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最近我国油价飙升的趋势十分明显,一波又一波油价上涨的消息不绝于耳,更凸显了在我国发展低能耗、小排量汽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004年6月1日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则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人们在呼唤小排量微型车,但是不久前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为重要的角色.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售后服务不够完善、消费投诉案件上升、消费维权难等各种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出现以及维权活动的不断推进,对存在系统性、同一性缺陷的产品实施召回便成为我国汽车消费者共同关注和期待的话题. 汽车召回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但我国直到2004年3月15日才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并自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实施几年来,虽然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着令广大消费者不满意的问题,同时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召回”成效存在着很大差距,与《规定》的法律地位偏低、条款不完善、执法力度欠缺等问题又有着很大关系.于是提升召回制度的法律地位、完善召回制度近年来又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海涛 《汽车与配件》2007,(42):49-49
交强险地正式实施,提高了车险渗透率,也规范了市场竞争秩序,加之2007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汽车保险市场越来越大。各种车险中介力量也开始加速介入,呈现整合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