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目的:介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新技术的原理、干涉数据几何模式、数据处理流程、高程干涉测量和形变差分干涉测量方法;比较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当前常用的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方法,分析铁路地质灾害监测与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长期监测应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的潜力.研究结论:(1)与常用的DEM生产方式相比较,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具有一些独特优势,适合快速获取各种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2)在铁路勘测设计DEM获取、铁路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和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形变测量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建议铁路工程部门开展该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宁波南站上跨深基坑铁路便桥结构形式为国内首创,在便桥下深基坑开挖的同时,须保证沿海铁路列车绝对安全平稳的通行,安全监测至关重要.本文根据该工程的现场实际和结构的特点,拟定了桥梁动态监测的具体实施方案、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式,研究了该桥梁变形的规律,及时提供监测分析意见,为深基坑安全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指导,为铁路便桥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对今后类似的桥梁施工动态监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运专线测量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结合福厦、郑西、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测量以及遂渝线无碴轨道试验段测量工作的实践,对客运专线勘测设计测量过程中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初测、定测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宁波南站上跨深基坑铁路便桥结构形式为国内首创,在便桥下深基坑开挖的同时,须保证沿海铁路列车绝对安全平稳的通行,安全监测至关重要。本文根据该工程的现场实际和结构的特点,拟定了桥梁静态监测的具体实施方案、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式,研究了该桥梁变形的规律,及时提供监测分析意见,为深基坑安全和信息化施工提供指导,为铁路便桥安全运营提供保障。这对今后类似的桥梁施工监测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用雷达干涉测量与雷达立体测量生产数字高程模型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和雷达立体测量 (Radargrammetry)是正处于发展中的两种主动遥感新技术。前者利用反射雷达波 (微波 )的相位信息 ,而后者利用其强度 (灰度 )信息。二者的基本工作原理虽存在本质区别 ,但均可基于雷达像对生成大范围的数字高程模型。本文介绍雷达干涉测量和雷达立体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方法。以台湾和香港局部地区为试验区 ,展示利用它们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实例 ,并分析他们各自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局限性 ,旨在引起铁路线路勘测设计工作者对这些新技术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长荆铁路航测外控测量,详细介绍了GPS用于航测外控测量时的方案设计。采用此方案施测外控点,点位平面和高程精度均能满足规范对外控点平面和高程的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7.
GPS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袁新强 《铁道勘察》2007,33(1):23-26
介绍了GP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铁路勘测中的应用前景,GPS技术在铁路勘测中的主要特点。具体阐述了GPS技术应用于航测像控点测量、隧道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GPS技术,特别是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铁路勘测、施工及运营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山区GPS观测用于铁路高程测量尚有一定困难,建议综合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位系数,地形改正、GPS观测、双向三角高程测量、稀疏分布的高级水准点,用确定性参数模型的B样条法,来估计高程异常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为例,对城市地铁道施工控制测量中有关平面、高程测量和坚井联系测量以及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案,施测方法,作业要求及其应用效果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毕爱增  刘成 《铁路航测》2001,(4):35-36,46
介绍了铁路基平测量要求,阐述了GPS水准高程方法的原理、施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法、精度评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论证了该方法应用于铁路基平测量的可靠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