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凡 《公路》1983,(12)
2.2 主、从与对称我国古式桥梁的美学处理经常运用主、从与对称法则,它是在桥梁的体型安排上突出中心部位以为“主”,两侧边部位起衬托作用以为“从”,并以中轴线相对称布置,从而,使整个桥梁体型关系主次分明,再加上对称形象,匀称悦目,引起人们一种庄重、均衡和稳定的美感。这是因为,这种形象在自然美中为人们所常见而产生类比联想,引起美感,比如:飞禽用头领和伸张两翼而得以翱翔天空,表现一种均衡的形象;山字形山峰的主峰和侧翼,表现一种稳定形象,常言“稳如泰山”。以这样的方式布设桥孔往往也符合河道的自然常态,当  相似文献   

2.
混合交通分配问题的一种平衡规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平衡规划的概念出发,论述混合交通UE分配模型,建立了混合交通分配问题的一种平衡规划模型,证明其解具有唯一存在性且满足WardropUE原则,作为特例,由此直接推导出对称型混合均衡配流问题的最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确认改进的边坡倾倒稳定分析Goodman-Bray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对改进的边坡倾倒稳定分析Goodman-Bray法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测试及试设计。以柳树沟Ⅰ区变形边坡、龙滩水电站左岸泄水建筑物进口高边坡、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房南边坡为典型算例,分别讨论了岩块不同宽度、地下水影响与预应力锚索加固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正在建设中的两河口水电站泄水建筑物倾倒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条块宽度越小时安全系数也相应减小;边坡内外水位平衡时,充水并不会对倾倒边坡的稳定产生实质性影响,且坡外水位骤降会导致倾倒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急剧下降;锚固作用下安全系数有明显提高。考核的成果表明,相应成果合理,改进Goodman-Bray方法可以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不断改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4.
深溪沟大桥钢管拱肋混凝土灌注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溪沟大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等截面悬链拱桥.在充分考虑拱肋混凝土对称与均衡加载的基础上,采用MIDAS/Civil 6.71对整个混凝土灌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每一阶段结构的变形、受力特点和稳定系数,并讨论了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1,66(6):151-156
随着大型吊装设备性能的日益提高和装配化施工工艺的日渐成熟,桥梁预制拼装法施工工艺的应用愈加广泛。预制拼装法对结构的平衡性具有很高的要求,而非对称钢桁梁节段为非平衡结构,且在大跨径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应用广泛,故非平衡结构的吊装稳定性成为预制拼装法施工的一大难题。加劲梁吊装过程的安全和稳定与起吊设备吊具的结构形式密切相关。依托金安金沙江大桥对非对称钢桁梁节段的吊具进行研究设计,开发出可稳定吊装非平衡结构的荷载可分配式吊具,以满足钢桁梁吊装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时,墩顶箱梁理论上宜完全对称浇筑,但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出现不平衡荷载。在浇注悬臂浇筑连续箱梁时通常需要增加临时结构,来克服施工中不平衡荷载对梁体的不利影响,确保梁体结构的稳定、安全。以连续梁桥临时固结为例进行阐述,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快速路三纵线红石路隧道与轨道五号线地下车站平行布置,下穿地表既有建筑物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隧道施工过程周边围岩及邻近结构的位移、应力等特性,研究表明隧道受上部建筑附加荷载的影响,拱顶围岩应力应变改变较大,应加强初期支护控制围岩变形;浅埋大跨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应相对于既有建筑物对称布置,隧道左右洞交错掘进施工更有利于控制上方建筑物的倾斜。  相似文献   

8.
而今,精益生产在生产制造业的应用已日益广泛。在企业精益生产改善过程中,常遇到的障碍主要有三种,即七大浪费、超负荷和不均衡。动作分析与线平衡作为精益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贯穿在企业精益生产改善的多个环节中。本文根据国内一家汽车空调管路生产企业实施动作分析与线平衡改善的实际案例,展示如何通过动作分析和线平衡来识别并消除企业生产环节中所存在的多种浪费和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非线性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稳破坏是大跨度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破坏的形式之一,其危害性比强度破坏更大。针对目前对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非线性稳定研究较少的现状,以某大桥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对象,研究了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问题,建立其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该大桥成桥阶段的力学性能进行线性、非线性稳定性分析,讨论了正对称偏心与反对称偏心对稳定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正对称偏心或反对称偏心后,会引起非线性稳定系数变小,该结论对今后同类桥型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转体施工转动体系不平衡力矩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转体施工中保证转动体系重心位于转轴中心较小的范围以内对顺利转体十分重要,表现为转动体系以转轴中心的刚体不平衡力矩尽量小。然而实际施工中不可能做到转轴中心两侧完全对称,特别是转体前采取支架现浇方式施工的桥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力矩,需要通过一定方法进行不平衡力矩测试,用于转体前的配重设计。探讨了转动体系不平衡力矩的测试方法,提出了利用墩柱应变(应力)检测不平衡力矩的方法,并以实际某转体桥梁为实例,采用上述测试方法与转动体系称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利用墩柱应变(应力)检测不平衡力矩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得转动体系偏心大小。方法简便易行,可大大减少称重所需的人力物力投入,节省施工时间,为今后转体施工不平衡力矩测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对偶均衡的交通流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交通网络中交通流量与阻抗的对偶均衡关系,提出一个基于节点-路段的交通流分配变分不等式模型。分析网络中流量与阻抗间的对偶关系,将交通流量与出行阻抗看作一对对偶均衡变量。利用这种对偶均衡关系,通过不断调整网络中局部组成元素的平衡关系式,最终得到网络均衡状态。对上述网络流与网络阻抗的制约平衡特征加以抽象,不仅得到一个新的交通流分配模型,而且得到一个模拟出行者行为的启发式模型求解算法。新的模型算法有两个突出优点,一是进行流量分配过程中可避免反复求解联接起讫点对的最短路径,二是可以根据流量分配结果方便的求出任意起讫点间的有效路径集,并明确路径流量。  相似文献   

12.
十字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中最典型的交叉口类型,其相位设计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交叉口的服务水平高低。以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大道-连升路十字交叉口为例,比较单口放行方式和对称放行方式2种相位设计方法的特性,并通过Vissim交通仿真建模,分析对比在高峰、平峰、低峰等3种交通需求下2种相位设计方法的平均延误时间、排队长度、停车次数等交通信号控制性能指标优劣。仿真结果表明,对十字交叉口而言,交通流量不均衡时宜采用单口放行相位设计方法,交通流量均衡时宜采用对称放行相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陆  来卡 《汽车生活》2008,(5):110-111
在上有3.2FSI、4.2FSI,下有2.4L、2.0T,2.8FSI型号作为一汽AUDI A6L阵营中5款车型最新的产品,在各个方面都不是最优,也不是垫底,但却最为均衡,就如同我小时候学校评选三好学生,必须在各个方面达到一个尚佳的平衡表现,才可以获得这一殊荣。就汽车来说,2.8FSI型号确实在这一级距上,不仅排量是处在5款车型的中间,其动力、配置、环保、价格都处在一个最佳的平衡阶段。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网络非稳定随机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城市交通网络流量均衡的不稳定特征,并提出了非稳定随机均衡分析的概念.通过构建基于路网使用者选择行为判断的超级网络,揭示了基于一般简化网络利用随机用户均衡对非稳定均衡网络状态进行研究的不合理性,并通过增加相对独立的虚拟节点与路段修正了超级网络.基于修正的超级网络对路径选择概率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路段流量加载的不动点流量分配模型.针对该不动点模型给出了相继平均法内嵌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随机加载过程的交通流分配算法,并用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通过比较非稳定均衡与弹性需求下的交通网络用户均衡,说明了非稳定均衡概念在交通网络规划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般情况下,在箱梁的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两侧悬臂荷载是平衡的,即便是出现施工偏差,引起的不平衡力矩也是比较小的.当悬臂两侧结构不对称时,施工中就容易出现不对称偏差,从而产生不平衡力矩,虽然可以通过配载使其平衡,但往往不易直观地达到最好效果.在元通黄河大桥施工过程中,由于中跨设有钢管拱的吊杆横梁,造成悬浇结构不对称,存在不平衡因素.该文介绍了采用电子传感器来监测不平衡力矩,从而保证了安全,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地铁盾构隧道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红军  王琪  蒋盼平 《隧道建设》2008,28(2):209-212
 城市地铁盾构隧道在从地面建筑物下穿越时,会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稳定造成影响。如何合理控制由于隧道施工引起地面建筑物的倾斜、地基沉降,是地铁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必须考虑的。以广州地铁五号线盾构区间建筑物桩基托换为例,详细讲述桩基托换设计、施工全过程,给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斯巴鲁(SUBARU)——富士重工,说起这个名字就会让人联想到 WRC。凭借着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和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这2项斯巴鲁引以为豪的"独门武器",在国际拉力赛上斯巴鲁可是重量级选手;在民用市场上,斯巴鲁的车型也是以操控性能优越著称。在过去的35年中,这2项技术都经过了无数次 WRC 比赛以及世界各地严酷的路况行驶的实战检验,性能、质量不断得以提高,可见斯巴鲁带给大家的理念就是安全、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串联混合动力汽车瞬时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传动系能量均衡以电池充放电电流为控制变量的系统模型和以等效燃油消耗率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在设定参数条件下,以基于电量平衡的瞬时优化策略对两种常见行驶工况进行了整车仿真。将仿真结果与功率跟随策略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瞬时优化策略能更好地维持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电量平衡。  相似文献   

19.
张启明 《交通科技》2013,(1):147-150
为抑制交通拥堵峰值到来,构建廉价、连续、高效的路网分流系统,提出城市机动车出行导向系统设计,即以智能交通监理技术对车牌尾号控制方式,实现对称双向交通运行网络,将这种交通方式组成对偶循环网络,使其交通负荷按路强力分配,负荷则是以车牌尾号为出行导向,对号上路,减少模糊出行,从而改变交通流向分布特性,缩短交叉口交通拥堵时段以及弱化拥堵峰值.研究结果表明,制定出行导向系统实则是制定对称分流达到对称疏散目的,体现区域交通宜疏不宜堵的组织效果,保障导向系统交通流处于均衡、最优、最廉价状态,显现静态交通组织与动态交通组织的最佳匹配.本设计研究适宜城市潮汐交通高峰时段,根据平峰拥堵状况也可考虑全天实施.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城际铁路滨开区间采用2台直径9.34 m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为有效控制盾构下穿密集建筑物段变形或沉降,通过方案的调整,采用对建筑物的主动保护与施工方案及参数的及时优化,实现了盾构掘进的平稳通过,保证了地表沉降的可防可控,确保了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降至有限、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