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珠江水运》2014,(23):34-34
12月2日,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磋商会在昆明召开,中、老、缅、泰4国代表团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和审议。会议明确了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目标:到2025年将建成从中国云南思茅港南得坝至老挝琅勃拉邦890公里,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国际航道,并在沿岸布设一批客运港口和货运港口。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在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244号界碑处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老、缅、泰、柬、越5国后,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汇入太平洋,全长4880km,有"东方多瑙河"的美称. 按照中、老、缅、泰四国2000年4月签订的《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四国商船通航河段从中国的思茅港南得坝到老挝的琅勃拉邦,航道里程长893km.由于糯扎渡电站的建设,目前四国通航开放水域主要为思茅港(小橄榄坝)至琅勃拉邦786km河段,其中中国思茅港(小橄榄坝)至中缅243号界碑段155km为中国内河.  相似文献   

3.
梁洪 《珠江水运》2002,(4):26-27
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调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2年2月4日至6日在昆明召开。这次会议,重点审议了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施工实施方案,四方代表一致同意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并于3月中旬正式开始。 在这次会议上,四国代表首先回顾了航道改善工程的准备情况。中老缅泰四国商船正式通航后,四国……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国际航运十年开发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概况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全长4 881 km,其中中国境内长2 130 km,流经中、老、缅、泰、柬、越等六国,素有"东方多瑙河"美称.中国云南出境多年平均流量2 180m3/s,入海多年平均流量15 060 m3/s.从中国思茅港到老挝琅勃拉邦788 km为中老缅泰四国协议通航河段,平均比降0.4‰.  相似文献   

5.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于2011年12月10日恢复通航后,航运情况如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记者2月8日从云南省航务管理局了解到,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情况正常,运输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从2014年12月3日于昆明召开的"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磋商会"上获悉,到2025年将建成从中国云南思茅港南得坝至老挝琅勃拉邦长度890 km,通航500 t级船舶的国际航道,并在沿岸布设一批客运港口和货运港口。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创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1年6  相似文献   

7.
梁洪 《中国水运》2005,(8):60-61
在西部大开发的脚步声中,云南省人民政府反澜沧江一湄公河的国际水运通道建设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去年,上湄公河的航道整治工程,通过中老顷泰四国政府的共同努力,331公里航段可常年通行200吨级以上船舶,性通航300吨级船舶。而澜沧江下游思茅港至中顷243号界碑158公里对外开放航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不断深化,各缔约国船舶参与度不断提升,我国海事管理机关对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压力。文章在分析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监管的依据及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梳理了《澜沧江-湄公河通航协定》及其谅解备忘录附则的技术条款,探索建立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监督检查要点指南。  相似文献   

9.
采用SPSS统计方法,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四国居民、船员的问卷调查分析及不同时期、地点的相关环境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开展澜沧江国际航运十年来对沿江自然环境影响不大,但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沿岸四国各利益群体间对进一步加快航运发展意见不一。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赖擎青 《珠江水运》2013,(Z1):56-57
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在西双版纳中老缅边境244号界碑处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老、缅、泰、柬、越5国后,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汇入太平洋,全长4880km,有"东方多瑙河"的美称。按照中、老、缅、泰网国2000年4月签订的《中老缅泰澜沧江一湄公河商船通肮协定》,四国商船通航河段从中国的思茅港南得坝到老挝的琅勃拉邦,航道里程长893km。由于糯扎渡电站的建设,目前网国通航开放水域主要为思茅港(小橄榄坝)至琅勃拉邦786km河段,其中中国思茅港(小橄榄坝)至中缅243号界碑段155km为中国内河。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7,(2):19-21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的不断深化,各缔约国船舶参与度不断提升,我国海事管理机关对澜沧江上外籍船舶的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压力。在分析澜沧江上外籍船舶监管的依据及问题的基础上,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与安全类国际海事公约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异同点,旨在借鉴海事公约框架下港口国监督手段,探索澜沧江外籍船舶监管难题的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目前唯一的一条已经实现正式通航的国际河流,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澜沧江-湄公河,自2001年6月26日正式实现中老缅泰四国商船通航至今已经3年了,在水运市场的管理、港航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就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云南省航务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澜沧江海事局局长乔新民.他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梁洪 《珠江水运》2004,(8):18-19
云南省目前唯一的一条已经实现正式通航的国际河流,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澜沧江-湄公河,自2001年6月26日止式实现中老缅泰四国商船通航至今已经3年了,在水运市场的管理、港航建设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就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了云南省航务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澜沧江海事局局长乔新民。他就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澜沧江—湄公河是流经我国和东南亚地区最著名的国际河流。近年来,随着中国境内澜沧江干流8个水电梯级大坝的建成和运行,下湄公河干流正在规划和建设11个水电梯级大坝。这一系列的水电开发活动虽然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但这些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可极大的改善澜沧江—湄公河干流的航运条件,从而为湄公河国际航运通道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利机遇。文章基于澜沧江—湄公河干流航运开发现状,综合分析水电梯级开发对国际航运通道建设的影响,以期在推进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提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落实"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澜沧江、公河国际航运开发利用作了回顾及展望并提出了开展综合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科学地引导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发,以云南省交通厅航务处为主,会同来自上海、武汉、四川及云南的船舶专家从1991年起,通过实地考察航道水情,广泛听取澜沧江上船员意见的基础上,对澜沧江—湄公河船型进行研究设计,提出了十多个适于该航线的客贷船型,是云南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去年,省造船学会召开了澜沧江—湄公河船型研讨会,从理论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湄公河“10·5”事件的发生,使社会对这条黄金水道今后的走向、发展再一次汇聚了目光。本刊记者就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问题专访了访云南省航务管理局、澜沧江海事局党委书记傅志明,请他就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和防范措施,保证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1,(5):345-345
<正>2011年9月,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调联合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云南大理召开。联委会各方就航道维护和整治、航行安全及《收费规则》的实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签署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梁洪 《珠江水运》2009,(9):49-51
澜沧江-湄公河同际航运,自1990年5月8日开始第一次航运科学考察,经过了考察、载货试航、双边签订商船运输协议到多边正式通航,走过了18年。  相似文献   

20.
1990年5月至6月,中国—老挝湄公河联合考察组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南腊河口以下至老挝琅勃拉帮市600公里河段进行了实船考察。1990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云南省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协调领导小组。同年10月,由省交通厅组织载货试航考察团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