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俄罗斯诺瓦托(Novator)设计局(也叫革新家设计局)研制的“俱乐部”反舰导弹系统在亚洲军火市场上大有斩获:诺瓦托设计局已将该导弹的技术资料通过俄国家武器进出口公司转交中国;而俄罗斯鲁宾设计局消息来源也显示,他们正在向中国推销改良2艘“基洛”级877EKM型潜艇的计划,包括换装“俱乐部”反舰导弹系统;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报道称,中国将从俄罗斯购买8艘636型“基洛”级潜艇,这些潜艇将配备射程大约220千米的“俱乐部”潜射反舰导弹。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向印度推销其“俱乐部”反舰导弹系统。1999年9月,俄罗斯宣布将向…  相似文献   

2.
近日,有海外媒体报道,中国已经开始研制“鹰击”-100反舰导弹,并且指出它可能是在“长剑”-10巡航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远程反舰导弹,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反舰导弹体系更加完善,攻击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据《国际海军》1994年第10期报道,意大利奥托布雷达公司拟研制一种高度机动性的下一代隐形反舰导弹Teseo3,以作为现役Otomat MK2型导弹的后续改进型。这种新型导弹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使意大利海军用先进的反舰导弹代替现役的Teseo2导弹(意大利海军称其为Otomat MK2导弹)。与此同时,参与Otomat系列导弹研制工作的法国Matra防御公司也对拟议中的Otomat MK3导弹提出了若干想法。  相似文献   

4.
杨冬梅 《航海》2003,(5):38-39
目前,机器人已广泛涉足陆海空三军。建设一支机器人军队,可能使未来的战争更加变幻莫测。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着手进行这项工作。日本正在研制反水雷机器人、防御反舰导弹机器人、战斗机器人和排雷机器人;美、英等国研制“机器人士兵”,已具有看、闻、摸、听、说等多种本领。美军2002年前后率先  相似文献   

5.
据海军时报2009年7月14日报道,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规划局和海军研究署6月30日与国防工业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下了一份价值1000万美元的合同,授权研制“远程反舰导弹”。如果该项目进展顺利,美国海军或将得到一种先进的、能在巡洋舰和驱逐舰上用Mk41垂直发射系统发射的高速导弹。  相似文献   

6.
陈安刚 《航海》2002,(6):42-42
2002年7月23日,美国海军今年6月新入役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肖普”号(DDG86)首次成功发射了雷声公司生产的“改进型海麻雀”CESSM)舰对空导弹。 “改进型海麻雀”是在原北约“海麻雀”近程舰对空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制“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的目的,是为了防御日益增多的高性能反舰导弹。为此,在研制过程中对原“海麻雀”导弹进行了如下改进:1)使用新型火箭发动机和尾翼控制系统提高运动性能,以便能够跟踪高速  相似文献   

7.
现代反舰导弹的性能逐步提高、数量日益增多,大大增加了舰上末端防御的复杂性。现有用来对抗反舰导弹的战术要求,对各个独立的末端防御系统实行广泛的人工协调。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是一个阶段性的研制项目。它的初步目标是通过协调现有末端防御系统、电子战功能的综合与单机控制以及舰船特定的反舰导弹防御训练,来提高水面作战时实施反舰导弹防御的能力。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对早期的舰队反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已很快地样机,随后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实尺度工程研制。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样机是海军技术协会对其作战部队需求的直接反应,它和当今的作战系统一起将证明会提高反舰导弹防御的有效性。尽管研制周期不政党地实行压缩,但是样机仍然是一个具有实用性的系统,计划于1993财政年度供舰队使用。反舰导弹快速综合放手安定义是当今海军作战系统的一个非传统性的附加系统。为了满足现代反舰导弹防御系统的复杂环境所决定的性能要求,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全面开发利用。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样机是通过有效地协调现有硬杀伤与软杀伤武器资源为反舰导弹防御有效性确定新标准的第一步。在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工作原理的确定过程中,为了适应舰队的信息输入,系统研制期间是发展变化的。由于末端防御综合战术的意义创新,最初研制试验得到的工作反馈信息,对改进反舰导弹快速综合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工作原理是至关重要的。该样机将使舰队的作战能力在很多方面得到改善,这些能力将于1990年通过海上作战学习与鉴定。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水面舰艇来说,反舰导弹已取代传统的鱼雷和航空炸弹成为其“头号杀手”。在二战后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和海上冲突中,反舰导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共击沉了30余艘水面舰艇。正因为反舰导弹战斗力很强,所以各国都很重视反舰导弹的研制和装备。 我国是世界上研制反舰导弹较旱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已开始。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的反舰导弹已经从最初的仿制发展到自行研制,从单一的舰舰型发展到多平台型,从亚音速发展到超音速,从单一制导体制发展到复合制导体制。目前,我国的反舰导弹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最先进水平,特别是C字头的反舰导弹更是我国反舰导弹的代表作。回首一下C字头反舰导弹的发展及其技术性能,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反舰导弹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足迹。  相似文献   

9.
变革的一击 受技术条件所限,20世纪60年代前的第一代反舰导弹相当庞大,其尺寸与二战时期的螺旋桨战斗机相近,飞行高度在300~400米之间,而且飞行弹道死板,突防能力较弱,抗干扰能力、可靠性和命中概率也很低,所以西方国家不太重视发展反舰导弹,美、英等海军强国甚至一度讥笑前苏联及其盟国大量装备的导弹艇为“穷国武器”。但1967年10月21日,埃及使用苏制“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尤如当头一棒般给了西方海军强烈的刺激,使他们从过去的惯性思维中惊醒,从此西方各国开始大力研制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已开始装备瑞典海军的RBS15MK2反舰导弹,阐述了正在研制的RBS15MK3反舰导弹系统的特点,并预测了未来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反舰导弹市场的竞争正方兴未艾。本文对世界上几个具有竞争实力的反舰导弹的研制及销售动态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法国航空空间公司已经开始对未来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ANF)进行为期一年的技术方案论证。根据与法国海军军备代表处武器采购局签订的先期合同(合同总价不详),法国航空公司将自主选定所需设备和子承包商,以期对超音速反舰导弹开始全面工程研制并首批生产100~200枚。据公司发言人称,这种新型反舰导弹将采用公司正在研制中的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其它专用子系统,例如导引头、战斗部、自动驾驶仪、高度表和执行机构等将选择某些欧洲公司进行研制,虽然此举有可能引起国内一些公司的不满。据悉,法国航空空间公司将首…  相似文献   

13.
丁兴强 《航海》2003,(3):15
从2001年6月起,日本海上保安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对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军事、经济、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该系统误差较大,遂决定开发自己的定位系统。同时,2002年9月10日,日本自行研制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进入高潮,日本作为美国在西太平洋重要的前哨阵地,担负着阻击当时苏联太平洋舰队南下日本海的重任,为此,美国默许日本利用AGM-84“鱼叉”反舰导弹的技术研制自己的反舰导弹。三菱重工以“鱼叉”为技术蓝本.参考日本特殊国情,先后研制出ASM(空对舰导弹英文缩写)和SSM(岸对舰导弹英文缩写)两个反舰导弹家族。  相似文献   

15.
赵建军 《中国港口》2003,(10):50-50
<正> 印度为加快港口现代化建设步伐,自90年代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首先,明确港口发展目标。印度八五计划(1992~1997年)港口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港口设备的现代化,采用现代技术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港口设施至少有50%能适应集装箱一般货物装卸;主要港口能接纳大型船舶的停泊;提高劳动者和设备的生产效率。印度九五计划(1997~2002年)目标是使主要港口的容量增加1.59亿吨,到2002年印度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加到4.24亿吨。2007年货物吞吐量目标是8亿吨。  相似文献   

16.
苏联海军虽然将反舰导弹的研制和装备集中在反航母必需的重型远程导弹,但编队攻防和中、近海防御性作战需要仍然促进了中程反舰导弹的发展,用以满足驱逐舰和导弹艇的反舰需要。  相似文献   

17.
舰载近程弹—炮结合反导武器系统(CIWS)浅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反舰导弹是水面舰艇最大威胁和攻击方式,在分析反舰导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在多种拦截反舰导弹武库中,值得关注的是导弹和高速小口径舰炮结合成一体。利用同一种火控设备控制两种射程不同的武器系统。这种武器系统可对来袭反舰导弹进行连续的截击。本文最后提出了对它应具有要求和研制设想。  相似文献   

18.
碧海舞蛟龙     
033G型常规导弹潜艇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可使用反舰导弹的常规潜艇,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成研制。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14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使用一枚分伊朗生产的中程反舰导弹重创以色列海军“哈尼特”号轻型导弹护卫舰,让世界各国大为惊讶。实际上,伊朗从引进起步到自行研制先进的反舰和反潜导弹,如今已经拥有多种岸舰通用的反舰导弹,尽管这些导弹尚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准,但无疑是伊朗海军战时封锁波斯湾及对付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导弹雷达末制导技术以及末制导雷达搜捕方式的研究,强调了搜捕方式对反舰导弹作战使用的重大影响,对反舰导弹雷达末制导技术以及搜捕方式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