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开车族在长期驾驶过程中,身体易受到震动、噪声、汽车内空气污染及强制的不良体位等有害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诱发多种职业病. 一、易发的几种职业病 1.噪声性耳聋 部分机动车驾驶室内噪声强度超过规定标准,司机多在开车之后出现听力下降,若不开车,听力又逐渐恢复.但如长期接触超强度噪声,则会造成听力损害,导致双侧不可逆性耳聋.  相似文献   

2.
晓青 《交通与运输》2010,26(1):22-24
<正>一、交通噪声的主要危害1.交通噪声损伤听力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长期在90分贝噪声级条件下,耳聋发病率为21%;85分贝条件下耳聋发病率则为10%。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我国约有1亿以上的驾驶员不同程度地患上了噪声性耳聋、颈椎病、视力疲劳综合症等职业病。笔者针对驾驶员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影响因素,提出减少车辆行驶时的振动、降低汽车噪声强度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公交驾驶员早出晚归,长期开车会引发职业病,如颈椎病、关节炎、肠胃病等等。1颈椎病的预防驾驶车辆时不仅要集中精力,而且长时间以固定姿势平视前方,致使颈椎疲劳,久之颈椎就会出毛病。建议停车休息时,司机最好能下车活动一下颈椎,并用双手捏揉颈椎两侧的肌肉,同时可做原地跳跃运动。  相似文献   

5.
据专门从事职业病防治的医生透露,无论是开货车的司机还是开轿车的司机,只要长期开车都有可能得病.因此,司机要克服坏习惯,谨防疾病缠身.  相似文献   

6.
平时工作中,不少汽车驾驶员开车时喜欢赤手握方向盘,图个方便省事。殊不知,长此以往会有损司机的健康。大家知道,机动车在发动时或行驶途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振动,而这种振动对人体有害无益。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驾驶机动车的人,机械振动  相似文献   

7.
一、长途驾驶别超过4小时 很多车主在出行的时候为了早点到达目的地,会不间断地开车,这样往往会形成疲劳驾驶。长时间的驾驶,人的视觉会变得迟钝,精神状态也会不断呈恶化趋势。所以,一次驾驶绝对不要超过4个小时。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适时休息。  相似文献   

8.
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安全是第一要义,开车时特别要注意一些安全细节。  相似文献   

9.
上海将设立驾驶服务行业统一服务平台。该平台聚焦安全主题,定位于汽车代驾,为新手开车上路训练提供陪驾服务,以及驾驶人员劳务输出等范围,使业内服务信息资源共享,让客户方便、快捷地找到诚信可靠、技术娴熟的代驾、陪驾等驾驶服务司机。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厂商的车型介绍中,“驾驶乐趣”是出镜率最高的一个词,但我们中有多少人能享受到加强的乐趣?当新车的新鲜劲过去后,开车对很金工 人来说成了一种痛苦,据非常不完全统计.真正在日常开车中获得快乐的不到10%。享受驾驶乐趣就这么困难吗?非也非也除了一辆适合的车.再加上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1.
考试合格未核发驾照期间开车,是否属于无证驾驶?下面的案例分析将告诉你正确的答案。一、案例刘某于2012年3月5日顺利通过了C1类机动车驾驶证考试,只等发证。3月9日晚上9点多,他驾驶朋友的小轿车不幸发生交通事故。3月16日,当地交警部门认定:刘某属于无证驾驶,应对该起事故负主要  相似文献   

12.
汽车的自适应巡航控制是一种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在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全部速度范围内的辅助驾驶.但目前对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的检验一般是通过仿真曲线给出,该方式不够直观.本文基于OGRE图像引擎,搭建了一个效果逼真的三维驾驶仿真平台,该平台能够模拟任意的开车情景,直观有效地检测车辆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最后设计了一种最优pd控制算法,实现了车辆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并在此三维仿真平台上得到验证.实验证明,该三维仿真平台能够模拟任意的开车情景,直观有效地检验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3.
节日放假,驾驶自己的爱车去探亲访友,越来越多的私家车给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开车安全第一,那么,怎样保证在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出行的安全呢?  相似文献   

14.
张鑫 《家用汽车》2006,(2):150-150
2005年,疲劳驾驶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数干人。如何避免疲劳驾驶,你了解吗? 2005年5月,为庆祝儿子满月,陈某与朋友聚会到深夜,开车回家时,因疲劳驾驶不能正常控制车辆,与路边树木相撞,陈某当场死亡,车内的朋友也因此受伤.车辆报废。原本愉快的聚会却成了他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许多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人,他们把"低头"看成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沉浸在虚拟网络里,不愿与人交流。研究显示,走路时玩手机十分容易分神,导致行人过马路看左右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意外的几率增加43%。开车时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驾驶的23倍,开车时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是普通驾驶的2.8倍,开车时看手机和打电话比"毒驾"和"酒驾"更具危险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减少"低头族"交通事故的发生: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低头族"的交通安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修改危险驾驶罪,增加危险驾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在2015年两会分组审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吸食毒品危险驾驶的也应定罪入刑.有委员认为,现在吸食毒品危险驾驶的不少.吸毒人员吸毒后容易产生幻觉,其驾驶机动车的危险性与“醉驾”的危险性相当,甚至更为严重,建议在草案关于危险驾驶机动车的处罚情形当中增加对“毒驾”的处罚.有委员也建议将“毒驾”入刑,“吃违禁药品比如兴奋剂后开车危害人身安全.这种情况与醉酒驾驶的情况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噪声是国际重大公害,到处存在,多方危害于人,唯听觉器官首当其冲,常酿成耳聋。噪声耳聋的根本问题在预防,防护之本在降低其强度;欲达到此目的需耗费巨额资金,至今世界各国均难完全办到,故不得不辅以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办法不少,可惜迄今尚乏真正方便,舒适而有效者,究其原因,实与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尚未被彻底探明有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组试验拟观察在中强噪声间断作用下豚鼠内耳感觉装置的损害规律,现将其部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驾驶技能对汽车油耗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整个汽车运行过程中,车辆的起动、起步、换挡、制动、减速等驾驶环节能否正确得当,油耗可相差7%-15%,对于刚学会开车的驾驶员相差可达20%-40%,即使是同一个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只要稍加改进不合理的操作,就能有10%的节油效果。1有效启动发动机掌握启动技术节油起动车辆实质是启动发动机的过程,而发动机的启动是由马达(起动机)驱动实现,如果长时间  相似文献   

19.
关于英语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笔记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听力笔记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长期忽视对公外学生听力笔记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难以有质的飞跃。本文在分析笔记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重要性后通过例子说明了做听力笔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异常气象条件下,如刮强风、下大雨、浓雾天、下雪、路面结冰等,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日本某企业针对不同的异常气象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驾驶方法,用来指导本企业的驾驶人安全开车。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