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电机及控制技术的进步,交流感应电机、永磁无刷交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逐渐零替代了直流电机成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引起传动系统设计方案的变革。文中对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和驱动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混合型电动汽车电气驱动高频交流分布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混合型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的高频交流分布系统,介绍了这种系统的特点和组成,分析了驱动系统的不同类型和运行模式,阐述了混合型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控制,分析结果表明,高频化是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电动汽车矢量控制的模糊-PID复合控制方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汤东胜  吴光强  董华林 《汽车工程》2003,25(1):61-64,95
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汽车交流异步电机驱动矢量控制系统的模糊-PID复合控制方式,以使汽车在起步和加速时获得最大的加速度,并设计了具体的控制策略。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整个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矢量控制的交流驱动电动汽车在各种附着系数路面均具有良好的起步、加速和稳速性能。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整车扭矩控制策略作为整车控制的核心技术,影响整车的安全可靠性、动力性、运行平稳性及动力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一套合理的驱动控制方法可以减少软件处理过程中的数据查询,提高运算速率,保证数据采集及处理平顺性,防止扭矩输出发生突变及"敲齿Clunk"现象,避免产生不良驾乘感受和降低传动系统寿命。本文介绍电动汽车整车扭矩控制系统架构及具体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的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气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对于高性能的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必须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和可靠性高。本文介绍电动汽车电气驱动系统的最新发展,重点讨论效率最优控制、无速度传感器交流调速控制系统和高频交流脉冲密度调制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文章对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和传动系统布置形式进行探讨,运用类比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的驱动方式和传动布置形式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不同影响,指出其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总结得出传统的机械驱动布置形式更符合电动汽车的传动需求。  相似文献   

7.
周泉 《汽车电器》2014,(12):78-81
汇总了10多年来不同国家电动汽车的厂家、所生产的车型、电动汽车的类型、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种类与控制方式;中国、日本等国家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多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从其控制方式出发,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转矩控制等加以介绍;阐述永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构成,以及矢量控制与弱磁控制。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案是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技术。介绍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不同类型的特点和电动汽车采用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产汽车公司重点关注了电动汽车(EV)采用电机驱动的技术特点,意在为广大客户提供具备良好动力性能的车型,从而开发出了新型混合动力传动系统“e-POWER”。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具有四轮可独立控制和响应速度快等突出优势,对增强车辆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车辆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需研究解决各个控制器相互耦合、过驱动系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核心问题,这依赖于多维 (纵向、横向和垂向) 集成控制模式和容错控制。对现有研究进行分类和总结,从传统单一维度控制到多维集成控制,综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现状,重点归纳了汽车动力学集成控制的多层结构及其应用,特别是集成了纵向-横向-垂向动力学的综合控制。最后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控自由度高、响应速度快、底盘线控集成度高、车辆结构紧凑,是实现先进车辆动力学控制技术的最佳平台。线控转向系统、线控驱动/制动系统、线控悬架系统等线控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车道保持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变道辅助系统等不同等级的辅助驾驶系统的广泛使用,造成车辆底盘控制中出现冗余及冲突。分布式驱动结构形式为多线控系统及线控系统与辅助驾驶系统间的高效、协同控制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基于此,从集成控制策略架构、纵-横向动力学集成控制、横-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纵-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纵-横-垂向动力学集成控制、容错控制、分布式驱动智能电动汽车底盘动力学集成控制等方面重点阐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对文献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基于分层式控制架构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集成控制是当前研究重点;一体化集成控制目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与底盘控制系统深度融合及个性化集成控制等问题亟待解决。研究成果能为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高性能集成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多数电动汽车采用固定速比的1挡减速器,存在电机效率低,续驶里程短等问题.基于此,改用2挡变速传动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高低挡变速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对传动系统的速比进行了优化设计,2挡传动比分别为6.7和10.5;将高低挡位变速器与驱动系统集成于一体.研发了一种体积小、强度高、功能性强且性能稳定的差速器.经实际道路试验,该新型电动汽车能耗降低了6.8%,续驶里程延长了7.2%.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了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结构以及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优点,然后阐述了纯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电子差速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理论,同时对三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优缺点和适应场合。最后对纯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汽车行业中的新秀。电动汽车在广义上可分为三类,即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与其它的电力驱动系统不同,它需要经常变换运行方式,尤其是在城市行驶状态下,要求电力驱动系统响应迅速、调速范围宽,同时性能稳定。目前应用在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驱动电机既有传统的直流驱动电机和交流感应驱动电机,  相似文献   

15.
刘璐璐 《汽车电器》2005,(12):60-60
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首次研发出的XD6120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客车集成了纯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的技术和优势,主要由混合动力电传动系统、电动辅助系统和车身等三大系统组成,采用1台小功率柴油发动机和l台变频调速感应异步电动/发电机作为动力,构成一套由2种动力组成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既可单独又可共同驱动车辆。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某电动汽车的计算参数,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传动系统和轮胎进行了参数匹配。基于AVL Cruise建立了整车性能仿真模型,继而对该款电动汽车整车进行了动力性和经济性模拟仿真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款汽车动力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均符合要求,且验证了其动力系统理论匹配和经济性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电动汽车交流调速系统的各种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基本的控制策略已经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对调速性能的要求,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交流调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电动汽车必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电动汽车的结构和控制特点,对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电动汽车国内外研究现状概括并进行说明。并对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操纵杆式电动汽车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操纵杆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吴志恒  刘爱民 《汽车工程》2023,(4):619-626+597
为提高电动汽车所配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驱动系统工作效率,增强运动过程的平稳性及响应速度,以达到提升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整体动态控制性能。根据电动汽车电机工作特性分析及反馈控制原理推导,提出并设计切换函数式混合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车用电机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为验证所提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建立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控制技术具有输出响应快、无超调和振荡的优点,能够提高电机工作效率,优化驱动系统输出特性,提升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0.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以其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效率高、转矩密度高等优点,被各品牌电动汽车广泛应用于驱动系统中。本文从了解汽车行驶状态、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以及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要求出发,阐述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与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