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客车的时速将达到350 km.其接触网施工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常速,为此制定相应的施工、验收标准很有必要.笔者就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标准几个问题,并结合国外标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技术标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客运专线铁路客车的时速将达到350 km,其接触网施工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常速,为此,制定相应的施工、验收标准很有必要。就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标准几个问题,并结合国外标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系统阐述,以期达到参与客运专线铁路电气化建设的有关人员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接触悬挂直接与速度相关,为了适应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建设的需要,本文就前期研究成果以及广深线、秦沈线的施工经验,并结合国外情况,对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接触悬挂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已有部分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纳入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4.
客运专线18#道岔接触网无交叉布置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为配合新建铁路石太客运专线工程实施,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接触网道岔布置技术的基础上,对客运专线18#道岔接触网布置方式进行研究,为石太客运专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论:简单无交叉布置方式正线接触网与侧线接触网无交叉,易于布置及安装;带导向悬挂的无交叉布置方式导向接触网位于正线和侧线接触网之间,在道岔岔心附近区域导向接触网始终与受电弓接触,使得受电弓平稳地从侧线过渡到正线或从正线过渡到侧线,从而减小对正线接触网的冲击,导向接触线亦不会出现非正常磨损,该布置方式对速度适应性更好,弓网受流性能更佳.国内首次在石太客运专线中采用.建议在客运专线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景德炎 《电气化铁道》2006,(Z1):323-329
本文针对铁路客运专线牵引负荷大,列车负载率高,要求可靠性高的特点,探讨了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接触网方面的设计、施工、技术标准,并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350km时速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实践,介绍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施工质量的关键控制点,施工管理的特点和施工监测的方法,并对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高速客运专线双线隧道接触网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在施工中应控制的要点及可采取的控制措施,从而满足客运专线铁路高速运行的要求。在合宁客运专线隧道内施工时,选用建议措施并加以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后期客运专线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春 《电气化铁道》2006,(5):23-25,29
在考察总结国外高速接触网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设计技术、施工技术、运营维护技术、接触线使用寿命、经济性能、接触网零件制造要求等多方面论证了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之间的差异,并结合我国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国情,推荐我国客运专线接触网悬挂类型宜采用简单链形悬挂方式.  相似文献   

9.
结合新建郑西客运专线的设计实践,论述高速铁路路基、路堑、车站、桥梁接触网支柱选型和基础设计的特点;接触网在隧道内安装的新措施,接触网在桥梁上下锚的实施方案.使电气化设计人员了解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柱选型及其基础设置的特点,并注意到在前期施工中接触网专业与土建专业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0.
《电气化铁道》2009,(6):I0004-I0004
2009年10月12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客运专线接触网、电力、变电作业指导书》审查会。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系统集成事业部组织编写的该套作业指导书,按照铁道部建设司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常用的3种接触网线岔形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形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高速客运专线线岔应采用无交叉式,侧线线岔应采用锚段关节式,时速小于80km的侧线线岔,困难时可采用2支无交叉式。  相似文献   

12.
详细分析了两断口式接触网电分相装置在客运专线铁路应用中存在的弊端,阐述了三断口电分相方案的原理,并提出了其在客运专线铁路中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GSM-R(GSM for Railways)系统作为一种新的铁路无线通信网络,应用于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以满足高速铁路可靠的信号传输需求.但从实际的运行效果来看,对于车地无线传输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多径效应,为此,本文在分析MIMO(Multl ple-l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基础上,证实了将MIMO技术引入GSM-R系统能使通信质量得到改善,非常适合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方案研究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建设在我国尚属首次,其断面选型和结构设计无成熟经验可以参考,原设计的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有不足之处。为满足客运专线隧道建设的需要,需要对客运专线隧道断面形式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方法:广泛调研国外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从隧道结构受力条件、排水系统布设及工程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合理选定了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形式,进一步优化了衬砌结构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客运专线隧道断面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克服了原设计客运专线铁路隧道衬砌断面的缺点。优化后的隧道衬砌断面具有受力更加合理、救援通道的使用更加方便、减少了隧道断面工程数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京津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建成运营的时速350 km客运专线。设计中贯彻桥梁建设新理念,确保高速条件下列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稳定性要求,并遵循环境适应性、服务运输和综合效益的设计理念。全线采用长桥方案,桥上采用最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桥梁占线路长度的87.7%。京津城际铁路桥梁设计、建造的成功,为今后大规模高速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起到了示范性、标志性、样板性工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运专线供电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客运专线高速、高密度的运行方式对铁路供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现有铁路供电方式和运行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控制和通信技术,提出了客运专线供电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提高了铁路供电的可靠性,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文章在对系统可靠性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和蒙特卡罗算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量化指标;同时,对客运专线供电系统中的专家系统和数据接口的统一进行了研究,对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维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施工技术经济比选及施工组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支箱梁施工是客运专线与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此文结合我国在建客运专线实际情况,对简支箱梁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并对箱梁施工技术进行经济比选,为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借鉴。此文还对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施工组织设计中制梁场设置方案、架梁进度及保证工期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可为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铁路枢纽工程的引入通道和施工场地空间狭小,需跨越秦沈客运专线和多条普速铁路、河流、市政道路与管线等。通过科学、合理、严密地编制京沈客运专线引入沈阳铁路枢纽桥梁工程过渡与防护设计解决了桥梁特殊工点多、过渡方案复杂施工难度大;临近既有设备安全防护压力大、公铁立交桥改建交通疏解难;敏感点多、高程要求苛刻、相互干扰大;自动化沉降和变形监测秦沈客运专线标准高等诸多困难。保证了既有设备正常运营和安全,确定了经济合理的桥梁过渡与防护设计方案,使京沈客运专线在狭小空间成功引入沈阳铁路枢纽。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