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市某水下隧道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点,采用FLAC3D数值方法对该隧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隧道涌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分析涌水量大小与隧道顶板厚度的关系,并预测了隧道开挖后不支护情况下的失稳时间.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水下隧道顶板安全厚度与开挖支护间隔时间是水下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为水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与防排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水动力学法、水均衡法、水径流法等方法对新七道梁隧道下行线部分典型区段的涌水量进行模拟计算,发现该段适宜选用解析法和水径流法,而水均衡法和水动力学法预测的涌水量偏大。而且运用数值模拟可以动态预测地下水渗流特征,是较好的地下水模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能科学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降低工程风险、减小隧道病害,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是准确计算隧道涌水量的前提条件。通过对铁四院越岭隧道涌水量预测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总结和集成,精选19种实用可行、涵盖广、操作性强的计算方法,编制一套越岭隧道涌水量计算软件。研究结论:(1)软件将越岭隧道涌水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科学的总结,计算方法全面;(2)软件纳入了隧道主要涌水模型关键计算参数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了涌水量计算的精度;(3)软件对引用流量、含水层有效带厚度等中间计算参数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实现了连续、自动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4)该软件可在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隧道涌水量计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铁路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常用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目前铁路工程岩溶隧道中常用涌水量预测方法对成贵铁路的两座岩溶隧道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不同方法预测出的结果差异较大。从预测方法的原理、使用条件和范围、计算参数取值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简易水均衡法较适用于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地下水动力学法在岩溶隧道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降水入渗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目前较为常用的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为专业理论方法,其精度不高。为此,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寻求新的方法,并预测石太客运专线特长隧道涌水量,从而指导现场施工。研究方法:理论模型与2D、3D数学模型相结合,合理设定边界条件使数学模型接近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利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二维与三维预测结果互相吻合,且与现场观测数据非常相近。研究结论:本预测方法具有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对同类地区的隧道涌水量计算有借鉴意义。但三维数值模型预测的隧道涌水量值都小于二维数值模型的预测值,这主要是在对单元划分处理时偏于简单化所致,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对程序做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毕焕军 《科技交流》2000,30(2):76-81
本通过对数值预测计算裂隙岩体隧道涌水量原理的分析研究,把一个复杂的水地质问题,支解、转化为几类较典型的水地质问题进行分步求解,编制计算机流程框图。同时,针对秦岭特长隧道仙人岔断层涌水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预测计算了其涌水量,并与实际发生的涌水量对比,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裂隙岩体数值法预测计算特长隧道涌水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对数值法预测计算裂隙岩体隧道涌水量原理的分析研究,把一个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支解、转化为几类较典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步求解,编制计算机计算流程框图。同时,针对西康线秦岭特长隧道仙人岔断涌水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预测计算了其涌水量,并与实际发生的涌水量的对比,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毕焕军 《铁道勘察》2007,33(1):44-46
应用数值法预测山岭隧道裂隙岩体涌水量,将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分解、转化为几类较典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求解,编制计算机流程框图进行计算。根据工程实例,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涌水量。  相似文献   

9.
当前,隧道涌水量计算的研究方向多为总体涌水量或分段涌水量的预测,在顺坡排水段或涌水量不大的隧道中,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在强富水的反坡排水段,瞬时涌水量可能很大,有时远超隧道施工时的剩余抽排水能力,容易导致淹井,严重影响隧道施工安全,造成工期延误。因此,对于采用反坡排水的强涌水段,必须进行单次开挖瞬时涌水量的计算和淹井评估,以确保施工安全。结合崇礼铁路正盘台隧道工程实践,采用多种方法对隧道强涌水段的单次开挖瞬时涌水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确定采用带水作业的开挖长度,节省了工期,确保了奥运隧道工程按时顺利开通。  相似文献   

10.
围岩的注浆效果直接影响到海底隧道的施工安全。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固定水头的海底隧道在不同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系数以及排水方式下,隧道的涌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进行计算与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轴对称解析解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不同的隧道防排水方式对衬砌外压有着明显的影响;(2)注浆圈的径向加固范围对隧道涌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效果并不明显;(3)注浆圈的渗透系数对隧道的涌水量和衬砌的外水压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