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岩溶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岩溶地区公路建设面临的工程技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难题,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岩溶地区公路建设中地质勘察、基础稳定性评价、筑路材料资源利用、工程病害处治和岩溶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了隐伏溶洞顶板变形监测技术与装置,隐伏溶洞精细探测技术,建立岩溶地区公路工程综合勘察技术体系;提出含隐伏溶洞地基公路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桥基承载力确定新方法;揭示岩溶水作用下路基变形破坏机理,提出相应公路岩溶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了路面抗滑耐磨材料、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提出岩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公路路域植被变化规律,研发了岩溶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岩溶地段路基的地球物理勘探及处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鄢宏庆 《路基工程》2002,(2):12-13,26
以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内小塘至甘塘段为例,着重介绍复杂地、地形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岩溶地段路基物探的技术要求及采取的相应处理方案,对未来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安全和营运安全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潭邵高速公路岩溶与采空区路基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稳定性的合理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潭邵高速公路岩溶与采空区路基处理范围的确定方法,进而,针对潭邵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的工程及工程地质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潭邵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特点的处理方法,应用于潭邵高速公路工程实践并取得成功,取得了相当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GIS在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光银  朱自强 《公路》2003,(9):123-126
在岩溶地区的公路建设中,受复杂地形地貌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占用耕地、破坏植被等环境问题,使得岩溶地区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将成为西部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本文结合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GIS、RS技术,首先在对路线规划设计阶段土地占用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路线设计流程,然后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GIS技术,对临时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分类,指导土地复垦。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减少岩溶地区公路设计及建设中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岩溶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地质测绘方法,分析某高速公路停车区浅挖路基左侧溶洞形成机理,综合考虑地质、经济、环保、安全等因素进行研究,提出该岩溶的处理方案,对今后岩溶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展西部交通又是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中的重中之重。2000年岁未,《中国交通报》记者就发展西部交通的有关问题,对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任茂东作了专访。在此,本刊对其访谈的内容作如下介绍:   记者提出,未来20年,西部大开发将投入7 000个亿,新建15万 km公路网,您认为实现这个目标主要依靠什么?任茂东司长回答,总的来说,要实现公路交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通过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来实现。西部地质、地貌比较复杂,许多公路要穿越沙漠、草原、山区和丘陵,面临的技术难题很多,对科技含量的要求特别高。应该说,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公路交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交通部已决定每年使用不少于两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西部地区交通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这么大规模资金的投入主要是为了加快西部的科技进步的步伐,为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当记者问到,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主要有哪些时,任司长回答,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太庞杂了。主要来说有这样几方面的内容:   1、特殊岩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像黄土、沙漠、冻土、盐渍土及膨胀土等,在这些地区修建公路需要解决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有些可能是在东部地区修建公路时从未遇到过的。   2、高边坡稳定技术研究。西部地区地形复杂,高填深挖会形成高边坡,工程处理难度很大,还会诱发各种病害。现在我国每年用于边坡整治、加固维修的费用高达数亿元,因而加强高边坡稳定技术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3、高墩弯、坡、斜桥梁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据统计,西部地区桥梁已占公路总里程的15%~30%,高墩弯、坡、斜桥梁所占比重较大,其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已迫在眉睫。   4、长大公路隧道成套技术研究。在西部公路建设中,隧道将越来越多,公路隧道不仅要考虑强度与稳定性,还要解决交通监控、通风、防灾等一些特殊问题。   5、山区排水系统与研究。西部地区的公路由于技术等级低,排水系统、防护工程不配套,公路一旦遭遇水毁,损失就十分巨大。   6、公路典型地质灾害研究。西部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对公路危害极大。因此只有拿出针对典型地质灾害的治理对策,才能为西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及养护等提供科技依据。   在记者问到,西部大开发交通建设的力度很大,技术难题又很多,您怎么看待工程建设质量及安全问题时,任司长说,西部公路建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运营安全。要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就必须走技术创新的路子,在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利用高科技手段,引进高科技设备,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科技对质量和安全的贡献率。   最后,当记者问及对西部开发中交通科技应用前景有何展望时,任茂东司长肯定地回答,未来10到15年我国公路交通科技发展速度将加快,部分科技领域将取得重大突破。比如新材料、新工艺将不断推陈出新,信息技术将进一步引入高等级公路管理,交通安全和管理控制水平会进一步提高,道路更具有智能特色;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技术有所突破,特大跨径公路桥梁、长大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将达到国际水平。 (本刊摘编于《中国交通报》 2001.1.4) 2 四川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四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由于受不利区位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多年来空享“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综合经济实力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交通的落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省经济发展。1992年,四川省拥有公路98 000 km,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但公路技术等级很低,抗灾能力弱,通而不畅,国道主干线的汽车通行速度平均仅有34.2 km/h,车辆拥挤度超过设计能力1.4倍。全省公路的单位客货运油耗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数高18.7%和27.5%,每年多耗燃油50多万 t,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   为适应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我省及时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针,将公路建设由数量型增长改变为质量型发展。经过改革开放前十年的努力,高等级公路突破了“零”的纪录,等级公路由1978年占总里程的30%上升到52.5%。蜀道难有所缓解。   80年代后期,鉴于原成渝公路已无法满足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我省报经中央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新建成渝高等级公路。1990年9月25日,成渝公路破土动工。后省委、省政府又着眼未来,果断决策,将等级标准提高为高速公路。同时不失时机地制定了“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建立两个框架,实现两个转变”的跨世纪交通发展战略。1995年,研究制定了《1991~2020年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络建设规划》。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讲究效益、实事求是”的原则,分四个阶段构建四川高速公路网络,其中第一阶段1991~2000年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1 000 km。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省委、省政府要求省交通厅对全省公路网络规划作重新调整,四川省到2000年建成1 000 km高速公路的战略决策不变。   “八五”期间,实施第一期目标,成渝、成绵、内自、广北、成雅、广邻、涪长等7条高速公路启动。1995年,被誉为“西南第一路”的成渝高速公路全线340.2 km竣工通车。从此,四川拥有了值得骄傲的第一条高速公路。   “九五”期,实施第二期目标,广南、自宜、达渝、隆纳、成乐、国道108线凉山段等16条高速公路投入建设。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四川省仍有在建高速公路13条计800 km。从1998年底开始,逐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3 四川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3.1 正确决策,多方支持   1992年1月,在成渝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在财力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果断决定将二级路段全部加宽为四车道,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筹资和税收减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成渝高速公路建设,并为我省以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参照示范。1997年重庆直辖后,省委、省政府指示交通厅调整规划,到2000年建成1 000 km高速公路的目标坚决不变。1998年,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交通部门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入的机遇,加快公路建设。我省及时开工了一批原计划2000年后再陆续实施的高速公路项目。200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用10年时间,重点实施“通达、联网、通乡”三大工程,使全省高速公路达到2 000 km,一二级公路达到1.3万 km,使交通基础设施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省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的各个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的重要决策,确保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潭邵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潭邵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工程及工程地质特点,探讨了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潭邵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特点的诸如浅层开挖处理、静压注浆与连续配盘混凝土板路面补强的治理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稳定性的合理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潭邵高速公路岩溶与采空区路基处理范围的确定方法,进而,针对潭邵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的工程及工程地质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潭邵高速公路岩溶及采空区路基特点的处理方法,应用于潭邵高速公路工程实践并取得成功,取得了相当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榆佳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在分析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地质及该区路基防护排水病害成因的基础上,对该地区路基防护与排水技术展开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结合现行养护技术规范,提出了黄土梁峁沟壑区路基排水养护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从系统地角度提出了构筑路基综合排水系统应注意的事项.以期进一步完善该地区公路修筑技术,有效控制和减少水毁损失,确保路基稳定.  相似文献   

10.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及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山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变形破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文中针对山区硬壳软土地基路基,通过离心试验研究不同硬壳层厚度对于软土路基的变形影响,通过对硬壳软土地基路基的离心试验影响对比研究,积累变形资料,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山区软土路基的变形发展规律,为正确分析、评价、防治路基病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An existing driver–vehicle model with neuromuscular dynamics is improved in the areas of cognitive delay, intrinsic muscle dynamics and alpha–gamma co-activation. The model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teering torque feedback and neuromuscular dynamics on the vehicle response to lateral force disturbances. When steering torque feedback is pres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lateral disturbance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whether the driver’s reflex response reinforces or attenuates the effect of the disturbance. The response to angle and torque overlay inputs to the steering system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presence of the steering torque feedback reduced the disturbing effect of torque overlay and angle overlay inputs. Reflex action reduced the disturbing effect of a torque overlay input, but increased the disturbing effect of an angle overlay input. Experiments on a driving simulator showed that measured handwheel angle response to an angle overlay inpu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ponse predicted by the model with reflex action. 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intra- and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driver’s neuromuscular dynamics in determining the vehicle response to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13.
在规划设计阶段采取节约集约用地技术管理措施,有利于取得公路建设项目节约集约用地的最大效果。为此,建议在公路建设管理中引入规划设计节约集约用地审查制度,从其目的、流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等三阶段节约集约用地审查的技术条款和要点内容等方面,研究建立公路规划设计节约集约用地审查体系,以为在理论上建立和在实践上实现公路规划设计节约集约用地审查体系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互通式立交出口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结合工程实践,探讨其设计技术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及技术对策,并在技术分析中强调融入“安全至上”“动态设计”“灵活性设计”“宽容性设计”等设计新理念,使出口设计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安全护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泥混凝土安全护栏在道路交通中的实际应用,对其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叙述,并对比介绍了水泥混凝土安全护栏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项目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在北京、江苏、广西等地的调研经验,对现阶段高速公路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尖锐问题展开了细致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用户对车辆驾驶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重型商用车辆对全同步器型变速箱的需求迅速增长,有必要开发适合重型卡车变速箱恶劣工况的高性能同步器。设计人员从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型2方面着手,设计了具有专利结构的钢环碳纤维摩擦材料同步器。工艺人员解决了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建成了高标准的同步器生产线。新一代同步器针对重型卡车变速箱恶劣工况而设计,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研究超薄磨耗层的级配的选择入手,简单分析了超薄磨耗层的结构特点和强度形成机理,给出了几种国内外常用的超薄磨耗层级配范围,并提出了将SAC-10做为其研究的设计级配。在研究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SAC-10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确定了该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含量。最后采用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等一系列试验,检测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通过设计相应的硬件电路来模拟发动机的爆震信号,在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的基础上添加改进的双区燃烧模型,用以计算分析缸内燃烧过程,进而预测、判断爆震,并以爆震等级强弱等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出量,最终驱动硬件电路产生信号。对信号的发生及处理过程作了针对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模拟信号的幅值、频率等参数均可调,实时性满足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公路工程监理人员市场供需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斌 《公路》2005,(2):72-76
提出了建立监理人员需求和供给模型的方法,推导了计算公式。根据公路建设发展的历史数据,对历年公路建设监理人员需求和供给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