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车辆限界以增加车辆容积,澳大利亚铁路货车通常采用动态限界对铁路货车外形轮廓进行设计。文中采用动态限界试验和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手段,对影响动态限界轮廓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增加中央悬挂系统、减小常接触弹性旁承垂向间隙和降低车辆重心高度均能有效改善车辆限界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国内铁路行业内关于机车车辆动态限界的主要分析方法进行了概括,介绍了SDA_2型内燃机车动态限界所遵循的要求,阐述了该机车扫描动态限界的动力学计算和动态限界静态模拟试验的过程、计算公式和结果等,机车的扫描动态限界、翻滚角度和横向位移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限界(railway clearances)指的是:为保证交通运输安全而制定的建筑物、设备与运行列车车辆相互间在线路上不能逾越的轮廓尺寸线.轨道交通限界分为建筑限界、设备限界和轨道车辆限界三种,统称轨道交通的基本限界.前二者是位于线路两边的建筑物或设备(与轨道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如车辆减速器、供电接触网等除外)不容许侵入的轮廓线;后者是列车车辆本身的外缘不容许越出的轮廓线.这两者之间应留出一定的空间,称之为裕留空间或安全空间.裕留空间应考虑到列车在运行中的振动偏移和线路偏移,实际的限界应按照基本限界在横向宽度上适当加大,称 作"限界加宽".限界确定之后,运行中的列车就不会与沿线建筑物或设备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4.
根据有轨电车、线路、轨道等技术参数和直线段下设备限界控制点,采用解析几何方法,导出不同编组类型有轨电车曲线段曲线几何偏移引起的加宽和加高量计算公式。结合《地铁限界标准》(CJJ96-2003)中计算公式,建立水平曲线段设备限界控制点坐标的计算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了曲线段设备限界计算软件,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该软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计算有轨电车曲线段设备限界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芹禄 《铁道勘察》2011,37(2):99-101
推导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司机室加长后车辆限界变化量公式,并以B1型车为例对司机室加长后的限界增量作了计算(含曲线地段的设备限界)。通过计算、分析,指出一般情况下头车适当加长后,车辆限界仍能符合工程设计设定的限界,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车辆选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限界计算是地铁工程设计过程中较为繁琐的一项工作,直接关系到车辆运行安全。针对天津地铁6号线工程中应用9号曲尖轨道岔的情况,综合考虑车辆在道岔侧股运行时的几何偏移量、欠超高引起的动态偏移量、曲线轨道参数及车辆参数变化引起的车体横向位移量,计算并拟合B型车道岔区建筑限界加宽量图,为道岔区土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B型车道岔外侧建筑限界加宽始于岔心前端25.75m处,最大加宽量为166 mm;道岔内侧加宽始于岔心前端22.55 m处,最大加宽量为429 mm。  相似文献   

7.
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限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合理制定土建工程断面尺寸,保障行车安全,对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限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将限界划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从车辆、线路和轨道相关技术参数入手,详细阐述车辆限界、设备限界的计算因素和计算结果,并给出详尽的典型地段建筑限界图。长沙南至机场中低速磁悬浮工程已按期试运营,经实践检验,其限界设计安全、经济、合理,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许宝康 《铁道学报》1989,11(2):83-88
本文着重阐述车辆限界部分中的标准计算车辆的规范特性与参数、标准计算曲线半径的参数和车体最大的允许制造宽度的计算公式;简要阐述了建筑限界部分中的曲线限界加宽计算公式。文章还对车体长与车辆中心距之比值采用1.44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地铁燕房线全自动驾驶车辆,利用基于CJJ96《地铁限界标准》的简化公式计算静态偏移轮廓,并利用SIMPACK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得动态偏移量,通过二者的叠加获得车辆动态包络线。进行了基于位移倾角精确检测技术的车辆动态包络线线路试验,并编制动态包络线计算软件。对最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静态轮廓动态偏移量叠加算法较CJJ96《地铁限界标准》算法所得结果缩小约16%,线路试验结果较静态轮廓动态偏移量叠加算法结果缩小约19%,为车辆动态包络线的理论计算以及相关线路试验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路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均需符合GB 146.1-1983和GB 146.2-1983的规定.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以钢轨顶面为基准,在水平直线上垂直于铁路中心线、接近机车车辆限界的特定尺寸横断面轮廓.在此轮廓内,除了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建筑物和设备(站台、车辆减速器、路签接受器、接触网等)外,其他建筑物和设备不得侵入.  相似文献   

11.
对机车车钩的钩头轮廓曲线进行数据离散,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反演得到钩头的轮廓曲面,建立1对连挂钩头间的曲面/曲面接触模型,与钩肩、止档及钩尾摩擦副模型,融合非线性缓冲器模型建立13A/QKX-100和DFC-E100型2种典型重载机车钩缓装置模型.仿真分析重载机车通过曲线时车钩的偏转行为,并与静态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由传统的车钩转角静态计算方法只能计算理想状态下的车钩钩体中心线相对于车体中心线的转角(钩体转角);受钩头间的相对转角(钩头转角)及轨道曲率变化、不平顺等线路状况的影响,实际的钩体转角比静态计算结果大;机车曲线通过时钩缓装置的主要运动是钩体相对车体的转动,当钩体转角处于自由转角范围内时钩头转角较小,一般不超0.16°;当钩体转角达到自由转角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时钩头间会产生明显的相对转动进行补偿,以使机车顺利通过曲线.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线路条件对车辆横向动态偏移量的影响,从而为高速铁路限界的拟定提供理论依据,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车辆一线路耦合模型,研究轨道不平顺、曲线超高对车辆最大横向动态偏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不平顺会增大车辆的横向动态偏移量,在直线线路上车辆横向动态偏移量随列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列车速度为350km/h时,动态偏移量增大到22.7mm;在曲线半径为300m的线路上,轨道不平顺使动态偏移量分剐增大了10.1mm;对于相同的小半径曲线线路,列车通过速度越大,车辆横向动态偏移量越小,但会加剧欠超高。列车通过速度过低,车辆存在倾覆的危险;建议确定车辆动态限界时应考虑轨道不平顺、曲线线路超高以及列车通过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地铁设备限界随机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不同随机因素取值原则下设备限界轮廓,对其轮廓尺寸、可靠度与造价进行比较分析。依据《地铁限界标准》进行地铁设备限界公式梳理,对得到的设备限界公式中的随机因素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设备限界随机因素性质、随机因素取值原则与设备限界可靠度的关系,对比不同可靠度、不同随机因素取值原则下各部位设备限界;最后就不同可靠度下不同随机因素取值原则对造价的影响,提出随机因素造价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选取适当的随机因素取值原则既能保证设备限界的高可靠度同时也能减小轮廓尺寸、降低造价,为以后地铁设备限界的计算、设计等工作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铁车辆限界标准》,采用标准中的计算方法,用Matlab编程,通过解析的方法对某网轨检测车的车辆限界进行计算和分析,无需画出限界图即可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车辆是否侵入车辆限界。同时与用解析法和CAD绘图相结合的方法绘出的车辆限界图作了对比,两者结果相同,验证了用Matlab编程计算车辆限界的可靠性,为今后车辆限界的计算和校核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园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61--64
轨道交通中道岔的技术性能及岔区的建筑限界设计直接影响运营组织效率和车辆运行安全,针对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中应用曲线道岔的情况,依据曲线道岔参数及布置形式,利用图解法模拟车辆过岔过程,并进行加宽量计算,拟合出道岔区建筑限界的加宽量图,讨论曲线道岔区建筑限界加宽量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为岔区土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海地铁一号线限界小,梯度大,曲线半径小等特点,利用既有轨道车辆进行改造,用理论计算结合实例数据分析的方法,研制出适合地铁无缝线路施工用的工程列车。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际铁路及其列车的实际情况,以CRH系列动车组为主要计算车辆,应用ADAMS/Rail软件建立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仿真计算CRH系列动车组的车体横向动态偏移量,并结合横向静态偏移量和车体制造公差确定车体动态包络线.与客运专线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测得的站台高度位置处车体最大横向偏移量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借鉴地铁限界的设置原则,根据仿真计算结果,考虑适当的安全间隙及其他限制因素,确定城际铁路建筑限界轮廓的基本尺寸.其中,最大半宽为2 200 mm,最大高度为7 250 mm;地面侧线站台限界宽度宜维持1 750 mm,地面正线站台限界宽度为1 800 mm,地下站台限界宽度取1 750 mm.该建筑限界轮廓能够适应现行桥梁和隧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地铁线路限界设计是保证地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合理精确的限界设计可以减少土建投资,节约成本。其中,相对于直线地段,曲线地段的限界加宽量计算相对复杂,方法也不尽相同。通过分析地铁车辆在圆曲线、缓和曲线以及曲线过渡段的限界加宽量,利用MATLAB编写相应的程序,进一步简化地铁线路曲线地段限界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曲线最大超高值设置浅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我国地铁曲线轨道超高值的规定,综合分析曲线超高对地铁行车、线路、轨道、限界、车辆、信号以及运营组织的影响,同时又比较了日本曲线超高值设计经验,对我国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有关曲线轨道最大超高值进行了必要补充说明,提出地铁曲线轨道最大超高值设置的分析见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内燃机车静态和动态限界,简单分析了符合标准要求的机车限界检查方法,并与国内限界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