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造船业高速发展,产能不断扩大,规划外造船项目大量上马、外资无序进入的问题相当严重。各省市规划能力大大超出国家规划目标,如全部完工,2010年我国造船产能将达4000万载重吨以上。据预测,2010年世界造船能力将接近1亿载重吨,远远超过全球新船市场年均6500万载重吨的需求。我国造船业的“一哄而上”,不仅导致产能过剩,且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2.
行业信息     
《船艇》2006,(14)
国内造船动态中国船舶业不能只是以量取胜随着《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作为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在其《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一五”末,我国造船产量要占世界市场份额25%以上;到2015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将达到35%以上,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但业内专家学者担心,我国船舶工业如果不改变现有附加价值低、重复建设严重、自我研发能力滞后、配套设备无法自给等一系列问题,船舶工业的发展只是单一产能的扩张,而非实质性的飞跃,未来只能作造船工业的产能大国,而非实际意义上的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3.
很多年前在造船大发展的初期,曾经有专家提出造船产能有过剩的趋势的警示,但这种理性的预警很快被火爆的航运市场、投机助长的船市炒作和大量多渠道资本蜂拥投向造船业的现象所淹没。时至近年,造船产能过剩已愈演愈烈,再加上金融危机和航运的不景气抑制了需求,造船产能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船舶工业良性、可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造船能力约2亿载重吨,我国造船能力则在8000万载重吨以上,均为产能严重过剩。30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主办船舶及海洋工程科技发展论坛透露,未来3年全球造船的年均需求仅8000至9000万载重吨,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甚至可以"包"下全球需求。头戴当今世界最大造船国家的"光环",中国产能利用率近年以两位数的幅度走低,实际完工量不足产能一半。专家认为,我国亟待将有效产能移向高端,改变以散货船为主的建造格局。工信部统计,2014年我国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  相似文献   

5.
为迎接世界造船中心向中国转移以及满足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实际需要,我国造船业正加速大型造船设施的建设;政府如不采取措施控制大型造船设施的建设规模,2015年后我国造船能力将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中国远洋航务》2010,(4):12-12
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我国造船产能已超过6600万吨,而2009年全球新接订单量的总和也只有4219万吨。其中我国新接订单2600万吨。在世界造船需求进入周期性调整的形势下,我国造船业面临极大的产能过剩压力。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随着三大造船基地和各大型民营造船企业产能的集中释放,中国船舶工业的造船规模快速跃升至世界第一,并生产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高端船舶产品。但是,海运规模整体下滑以及船舶产能的总体过剩也给船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常态,"十三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应该紧随国家战略需要,紧跟工业互联网潮流,主动进行结构性产能调整,持续推进造船模式转变,努力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为船舶工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8.
安飞 《中国船检》2009,(8):30-32,112,113
危机中,中国造船、航运业前行的脚步依然矫健.4万亿国内建设投资计划、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别是"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为我国国民经济以及造船、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速读     
历时12载建设,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船舶可实现全潮双向通航。漫画/李英声音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我国造船产能已超过6600万吨,而2009年全球新接订单量的总和也只有4219万吨。其中我国新接订单2600万吨。在世界造船需求进入周期性调整的形势下,我国造船业面临极大的产能过剩压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当前世界造船市场进行分析,我国造船在世界上的位置及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规划。广州南沙龙穴造船基地2008年建成投产,成为我国三大造船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行业信息     
《船艇》2006,(10)
◆国内造船动态◆中国“十一五”将重点建设3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国防科工委9月4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中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于上月中旬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重点建设环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区域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日前在北京组织召开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座谈会,该办公室负责人指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船舶行业管理,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三大造船基地建设,优化产能发展与布局;二是加大新船型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2.
《航海》2006,(1):11-11
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已全线铺开,该基地将建成世界最大、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造船基地。根据规划,长兴基地一期工程位于长兴岛南岸,岸线长3700米,占地面积达560万平方米。基地一期工程将建设4座船坞、9座舾装码头、2座材料码头。一期工程建成后,长兴基地年造船产能将达到450万吨,可建造VLCC、LNG船、大型散货  相似文献   

13.
许嵩  韩光 《中国船检》2011,(6):62-64,123
"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和新接订单量三大指标全面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近来,以韩国船企为首的国外造船企业改变了对华投资战略,屡次突破我国产业调控政策,不断在我国投资中低端造船厂,或将在华分段厂转产整船建造。不少投资、扩大产能行为已违反我国产业调控政策,对船舶产业安全,甚至国防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4.
综述     
《船舶工程》2009,31(1)
综述船舶工业振兴规划通过;中国造船去年占世界市场近三成;2009年我国船舶新订单将继续萎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15,(3):40-41
2014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航运造船产能双过剩等不利局面,我国船舶工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下,加快调整转型步伐,奋力攻坚克难,经受住了新船订单量前高后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风险凸显等各种考验,综合竞争力逆势提升,世界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步伐。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造船完工量降幅收窄2014年,全国造船完工3 90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9%,降幅比上年收窄10.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受应  相似文献   

16.
2012年起,全球造船能力将步入“产能削减”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双重阶段,产量或产能利用率再度回升最快也要待到2016年,换句话说,造船企业至少要经历3~5年阵痛期才有可能迎来真正行情复苏。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围绕中国造船产能的争论从未停歇。诸如“产能过剩”,“造船过热”、“警惕造船风险”等言论也因此屡见报端。围绕这一系列话题。国内也好,境外也罢。纷纷把焦点对准了中国,并力陈中国该降温以除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12年起,全球造船能力将步入“产能削减”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双重阶段,产量或产能利用率再度回升最快也要待到2016年,换句话说,造船企业至少要经历3~5年阵痛期才有可能迎来真正行情复苏。  相似文献   

19.
2014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航运造船产能双过剩等不利局面,我国船舶行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下,加快调整转型步伐,奋力攻艰克难,综合竞争力逆势提升,世界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情况1、造船完工降幅收窄2014年,全国造船完工390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9%,降幅比上年收窄10.8个百分点,受应交船舶数量减  相似文献   

20.
造船虚拟企业是虚拟企业在造船这一特定领域的具体体现,其运作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风险管理.为了有效地掌握造船虚拟企业的管理运行中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规避风险或使现有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本文对造船虚拟企业风险进行了初步识别,建立了适用于造船虚拟企业风险规划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风险进行规划分析,根据结果对造船虚拟企业风险给出预控策略和建议,为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的防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