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克山病病情消长趋势 ,为防治和病情相关因素探索提供依据。方法 按“克山病监测”标准 (1 997年 )实施。结果 监测期内全县未见新发急 (亚急 )型克山病 ;监测点潜在型年新发生率 2 6 9/万 ;全县农业人群中慢型患病率 1 6 7/万 ,年新发现率 0 83/万 ,死亡率0 6 0 /万 ;在店头和腰坪两个重病乡镇 ,慢型年新发现率为 1 5 /万~ 1 8/万。结论 以急 (亚急 )型有无新发病及潜在型和慢型年新发生 (现患 )率为评估标准时 ,近 5年来黄陵县克山病病情稳定在 80年代中后期水平 ;慢型克山病是当前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 山东邹县从1979年12月至1984年12月,连续五年对克山病重病区的张庄、城前、尚河、田黄四个区的五万余名15岁以下儿童投服亚硒酸钠片,预防亚急型克山病。在大面积的服药中,并设立重点实验组和对照组。现已观察五年,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1973年至1990年,对陕西省黄陵县店头病区克山病消长与人体硒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观察期间,急性(含急型和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克山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潜在型病情恶化率亦呈下降趋势;病区人群头发硒含量逐年上升,病情与发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病区人群头发硒含量提高至非病区农村水平后,慢型和潜在型仍有新发病。  相似文献   

4.
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 ,病因不明。大量调查研究发现 ,克山病病区水、土、粮以及居民体内硒水平低下 ,给病区人群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取得了肯定效果 [1 ] ,提出硒缺乏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水土因素之一。但以往我国北方急型克山病具有年度多发、季节多发和西南儿童亚急型克山病夏秋季多发 ,常伴有腹痛、腹泻或呼吸道感染症状等流行病学特点 ,不能用硒缺乏来解释 ,并且已从克山病病人早期血液和尸检脏器中分离出多株肠道病毒 ,尤其是柯萨奇病毒 ,故有人提出克山病的病毒病因学说。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运用核酸杂交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于1988年6月在我国云南楚雄地区选取临床确诊潜在型克山病小儿患者6例,年龄10~14岁,均曾有亚急型克山病病史4~9年不等.分别取右室心肌活检组织,经常规制样在H-600型电镜下进行观察.心肌细胞普遍呈肌浆网及横管扩张,间有低电子密度或透明的小脂滴,故在低倍电镜下有些局部呈筛孔状外观.少数心肌细胞可见局部质膜呈微小缺损,经用镧颗粒示踪观察,可见大部颗粒位于细胞外间质中;  相似文献   

6.
<正> 大剂量维生素C(以下简称大量维C)治疗急型重症克山病患者的成功,以及亚硒酸钠大面积预防克山病的显效,是60年代在克山病防治工作上两大突破。全国地方病研究者对克山病的病因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至今已提出“营养”、“水土”、“感染”、“中毒”等病因学说,但对克山病的特异的病因仍未作出最后的定论。为什么大量维C可以治疗急型重症克山病?硒可以预防克山病发生呢?其生化机制是什么?大量维C和硒在治与防问题上有无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153例亚急型克山病近期(起病后3个月内)病死率13.1%。猝死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性别、年龄及入院前病期对近期预后无明显影响。入院时病情对近期预后有明显影响,入院时以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或)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者的近期病死率显著高于以单一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者。心电图动态观察可作为判定亚急型克山病疗效和转归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发生了变化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KSD)原因未明,临床上按心功能分为4型;①潜在型(心功能代偿期),又分稳定性与不稳定性两个亚型;②急型(急性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少数(5%)为急性肺水肿,该型又分轻症与重症;③亚急型(为小儿KSD),主要表现为急进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源性休克;④慢型,  相似文献   

9.
<正> 长期以来,寻求一种简便有效的预防克山病的方法,是广大病区群众和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我室自1960年王世臣首创大剂量维生素丙静脉注射治疗急型克山病取得显著效果后,即重点转入克山病病因和预防方法的研究。1962年提出了“水土病因”假说,1964年制定了“硒作为克山病病因的探索性研究”课题。1965年  相似文献   

10.
克山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性心肌病,病因未明。我校党政领导历来对本病的防治研究十分重视,从1956年起,组织了众多人员,进行大量艰苦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取得显著成统。特别是在治疗和预防上首创了两项有效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急型克山病的治疗和预防问题。1960年创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治疗克山病心源性休克取得显效‘”。1965年首次开展了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最初效果,为预防克山病急性发病提供了有效措施;并发现硒缺乏是克山病病区的基本致病水土因素,为克山病防治病因研究开拓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75例健康儿童和75例克山病患儿心导纳微分图的改变。亚急型、慢型克山病患儿的每搏量、心搏指数、心搏功指数、每分心输出量、心指数、心功指数及血管顺度均比健康儿童明显下降(p<0.02~p<0.001),而总外周阻力明显增高(p<0.01~p<0.001)。上述所有参数在潜在型病例同健康儿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正> 以往谈及急型克山病时常说这型地方性心肌病“发病急,死亡快,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但是,确切的病死率究竟是多少?文献报导极不一致,因此,如拟作好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价,首需弄清这个问题。早在1936年,阿部俊男在《克山病病因调查报告》中提到,据七个发病县的调查,在总发病的130人中死亡128人,病死率为99%,但阿部认为由于当时对疾病的真像缺乏全面地了解,故确切的病死率不详。在洪宝源氏著的《克山病》、(1957)一书中记载:“根据克山病调查总绪:(急型)重症患者病死率为36.3%,而康氏(康子耕1953)的报告则在  相似文献   

13.
<正> 家畜白肌病与克山病关系的探讨早有报导,1965年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发病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效果,近年来的大量工作表明克山病病区是低硒地区,病区中的粮食、头发、血和尿液中的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大面积采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发病取得了肯定效果。因此,认为硒贫乏是克山病发病值得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克山病病区粮及缺硒的半合成饲料以复制缺硒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硒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本次实验自1979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病区上畛子农场进行,由陕西省劳改局、陕西省上畛子农场、中国医学科学院克山病小分队、陕西省兽医研究所和西安医学院克山病研究室协作和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维生素丙静脉注射治疗急重型克山病已有15年之久。但迄今在认识上及使用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剂量维生素丙疗法(简称维丙疗法)究竟是一种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发病学疗法还是病因学疗法呢?维丙疗法的适应症是什么?是否能治所有形式的急型克山病;有的想用维丙内服预防克山病;亦有人认为注射维丙有效者均为克山病;甚至有的认为大剂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973年~1989年黄陵县店头病区的潜在型克山病罹病、转归及预后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1974年以来,潜在型克山病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28.6%;②潜在型病情恶化率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26.2%;③年龄16岁以上,有个人急发史,心电图有两项以上异常并存,特别是既有个人史又有ST-T伴或不伴其它心电图异常病例,其病情恶化率高(P<0.01)。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室于1965年首次应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取得初步效果以来,至今全国由东北到西南十个省(区)六十九个县试用了硒预防克山病,服硒人数达142万人次。1979年5月,由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西安主持召开了“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效果”鉴定会,会上肯定了硒预防该病急发的效果。目前全国对硒的研究,已作过大量的内外环境中硒的调查及动物实验等基础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现在可以说;我国由东北到西南向这一宽的克山病病区,是一个低硒地带。低硒是克山病的一个基本因素。但硒为什么能够预防该病的急发?硒预防是病因学或是发病学的关系?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外曾观察到大白鼠食饵性肝坏死的潜伏期,肝切片在体外不能维持正常呼吸,所谓呼吸衰竭(Respi-  相似文献   

17.
对黄陵县腰坪点区进行了为期3年的克山病病情与硒水平的监测。表明:①潜、慢型病例检出数相对稳定,无急型、亚急型病例发生,②当地产的玉米、大米、麦面和黄豆的硒含量分别比非病区(富平县)的相应粮食要低(P<0.01),而所食非病区富平麦面的硒含量与其他非病区的麦面无差异(P>0.05):③儿童发硒含量由原来低水平上升到接近和达到了非病区儿童硒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克山病水土病因—缺硒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中,为了弄清硒在克山病病因学和发病学中的作用,我们在进行亚硒酸钠予防克山病临床效果观察的同时,对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内外环境中硒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缺硒与克山病的某些流行特点的相关性作了初步研究。本文综合报导1973~1979年期间有关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些资料表明,克山病病区粮、水中,硒含量明显减少。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已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亚硒酸钠与克山病病因学及发病学的关系,尚缺乏直接证据。本实验企图通过研究正常动物及低硒实验动物模型的心肌代谢的差异及亚硒酸钠对二者的影响,来探索硒与克山病病因学及发病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作者观察的亚急型克山病153例中,心电图发生低电压者97例(63.4%),其中死亡42例,病死率43.3%,为非低电压组的1.35倍,其临床痊愈率(36.1%)明显低于后者(53.6%),P<0.05。低电压组合并其他心肌损害的心电图改变如病理性Q波、ST-T异常、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等明显多于非低电压组,P<0.05或P<0.01,表明心肌损害广泛。QRS电压随病情的改善或加重有动态变化,故心电图QRS电压及其变化可作为评估亚急型克山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