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分析我国1984-1994年微型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其市场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采用二次曲线和指数曲线等增曲线对我国“九五”期间的微型汽车市场需求进行组合预测;最后针对我国微型汽车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为促进微型汽车市场健康发展,逐步向国际市场靠拢,提出我国微型汽车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微型汽车行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在我国汽车工业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各大城市对微型汽车进行限制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使微型汽车生产及销售厂商受到很大影响。剖析原因,主要是“官本位”思想所致。应以市场需求为原则,还给微型汽车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中型客车市场需求将呈了现以中普档客车为主流,以中高档客车为方向的刀菜趋势。近来,大中析的需求热点清晰,高速公路市场需求开始扩容,旅游出租,团体用车等市场都将有较大发展,市场需求民发生变化。 中  相似文献   

4.
我国轿车市场特征及发展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轿车市场处于导入期末期,成长期初期的发展阶段,轿车市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对欧美日轿车工业的市场细分策略的应用要十分慎重,我国轿车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为:私人用车向中档级别发展,国产轿车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我国微型汽车的发展历史和微型汽车市场的现状,并探讨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我国微型汽车生产企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回顾了1996年1-9月微型汽车市场的运行特征,并其全年市场需求进行了估计;然后分析了1997年的宏观经济工用增长率法,产品市场集成法、二次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分别对1997的微型汽车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再用二项式系数展开法进行综合最后就1997年躲开汽车市场竞争2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3~2004年微型汽车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市场评价 1.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市场总体发展情况2003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呈现出产销两旺、利润大幅增长的喜人景象。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微型汽车行业基本保持了与中国汽车工业同步发展的好势头。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产量为129.89万辆,同比增长28.92%;销量为131.14万辆,同比增长33.34%。  相似文献   

8.
1我国微型车市场发展特点1.1产销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微型汽车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从1983~2004年微型车产销量数据来看(为统一分析口径,此处不包括微轿),中国微型汽车市场在20多年的时间里,,产销量基本上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尽管一定的时期内,微型汽车受到了政策和市  相似文献   

9.
谈及我国微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日本铃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铃木汽车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国微型汽车工业的起步,得益于引进了铃木微型汽车的车型和技术。目前国内五大微型汽车巨头,有3家企业微型汽车的技术来源于铃木汽车公司。与国外汽车巨头刚刚进人中国汽车市场就在新闻媒体面前公布“豪言壮语”的发展战略不同,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并收获颇丰的铃木汽车公司却一直低调行事。  相似文献   

10.
1未来5~10年是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关键时期,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轿车市场长期发展看,我国轿车市场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公务用车阶段、商务用车阶段、私人用车阶段.  相似文献   

11.
我国微型汽车行业20年的辉煌和成就有目共睹:每年产销微型汽车100多万辆,率先圆了普通百姓的“汽车梦”。五大微型汽车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中流砥柱”,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长安汽车、一汽夏利等上市公司因业绩优良,成为2003年汽车板块崛起的龙头而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相似文献   

12.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4,(31):20-27
2004年前三季度,尽管市场各方对汽车工业发展一片悲观,但我围汽车工业仍保持相对高增长速度,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70万辆大关,产销增长率均在18%以上。谈到微型汽车上业的发展,可谓忧多于喜。喜的是:主要微型汽车厂家均在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展出了中级轿车新产品,受到市场关注;忧的是:微型汽车外部市场环境仍未得到  相似文献   

13.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3,(36):21-23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微型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行业公认:每年产销微型汽车100多万辆,率先圆了普通百姓的“汽车梦”;五大微型汽车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中流砥柱”;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长明 《天津汽车》2014,(1):13-14,18
乘用车市场的发展态势是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关注的焦点,对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至关重要。在分析2013年乘用车市场逐步走高态势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比美、欧、日等国家的汽车销量和保有水平,对201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及发展走势进行了预测。受发展规律、宏观经济及汽车政策的影响,2014年我国乘用车需求预计为1860万辆,同比增长14%。2014年乘用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8年上半年微型汽车产销虽然保持同步增长,但表现为平缓之势。微型轿车市场继续红火,微型客车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微型货车却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微型汽车市场上价格战愈演愈烈,为了占领市场,各厂家积极开发新品种。1998年上半年微型汽车产、销量占全车汽车产销总量的比例为33.88%和33.29%,在汽车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黄本强 《长安科技》1995,1(1):12-16
从产品市场寿命周期变化的规律来揭示长安微型汽车的不同发展历程,并根据目前市场状况和汽车的不同发展时期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长安汽车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初,微型汽车开我国开始起步,经过十几的年发展,已从年产1000-2000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不足1%,发展到1997年年产38.24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23.8%的份额。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07,(50):13
森科全球公司开始为欧洲市场生产电动微型汽车。这家公司以前为福特所用。 11月28日.在挪威奥斯陆东北部的森科工厂,第一批城市型微型汽车驶下总装线。森科的第一批车很快将进行碰撞试验,公司将在明年的上半年启动销售。  相似文献   

19.
微型汽车产品的开发如同任何一个工业产品一样必须立足市场,围绕市场需求转,并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始终坚持微车的基本特征和产品的优势,才能得以市场更好的回报。 首先必须坚持与发挥微车机动灵活、油耗低、价格廉、经济实用的优势与特点,坚持产品符合国情与广大中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影响国内微型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外部的政策市场环境、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微型车行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综合分析,"利多"因素要大于"利空"因素,必将促使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市场走向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