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工程设计调试经验,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为同时保持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温度和节约能源,提出了将变风量与定送风状态同时控制的观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按国家相关标准验收深圳地铁变风量组合式空调机组样机的情况,同时验证了变风量组合式空调机组风量、机外余压、电机轴功率与供电频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真空管道列车无新风、散热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冰储热和变风量调节的新型热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列车运行期间通过冰的相变潜热吸收车内余热,同时采用变风量系统弥补融冰换热带来的问题。建立了一维AMESim与三维CFD联合仿真的热环境控制系统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变风量和蓄冰板结构对车内温度和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变风量时,可将热环境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时间增加5.7倍,冰块利用率增加6.1%,平均制冷量提升9%;融冰换热设备内蓄冰板厚度对热环境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时间影响较大,蓄冰板厚度为0.032 m的热环境控制系统比蓄冰板厚度为0.041 m的热环境控制系统有效控制时间增加了73.1%~82.1%;融冰换热设备内蓄冰板长度对热环境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时间影响较小,蓄冰板长度为1.4 m的热环境控制系统比蓄冰板长度为1.1 m的热环境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时间增加了5.17%~5.97%。  相似文献   

4.
火车空调系统采用变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以车厢内良好的热舒适环境为目标,采用以温度为直接被控参数的间接PMV指标控制法控制空调送风量;新风量的控制则采用焓控制,能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降低系统能耗;最后,提出了变风量系统DDC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介绍了空调变风量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探讨空调变风量系统的有效实施办法,真正达到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变频节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地铁通风空调系统采用定速调节的不足之处,研究了变频技术在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节能效果。设计了变风量空调通风系统,在变风量系统中排热风机、空调冷风机、水泵都使用变频控制,控制算法与地铁BAS深度融合,各机构协调运行,该节能技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用于老线路的改造或新线路的设计建设。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机车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对通风量的需求不同的情况,采用变风量系统来满足要求。文章阐述了通风机风量的调节方法,同时简要说明了通风系统的信号反馈及风压继电器的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8.
地铁变风量空调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能耗巨大,而其风机运行又是能耗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风系统运行方案,并着重从能耗上对几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地铁列车空调及车厢组成的整体模型,对新风阀和回风阀不同开度的50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中送风量、新风量与新风阀回风阀开度、风机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搭建了试验平台验证风量调节数学方程。建立的风量调节数学方程可以为地铁列车变风量空调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武汉某办公大楼变风量空调末端送风系统进行研究,探究该系统在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变送风静压控制策略)下运行时,相对于在既有控制策略(定送风静压控制策略)下运行时的节能潜力。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现场调研和利用Trnsys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根据模拟仿真结果,该大楼变风量空调末端送风系统采用优化控制策略后,在空调制冷季运行总计节能率为17.19%,空调制热季运行总计节能率为14.96%,全年运行总计节能率为16.58%。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变风量空调末端送风系统控制策略是有效的,能显著减少空调系统能耗,为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齐轨道装备公司)出口新西兰铁路货车装用的120AK型空气制动系统,并针对与西屋澳洲公司的WF阀混编时制动缸充、排气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对120AK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以下简称120AK阀)进行了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2.
地铁环控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减少风亭设置数量是解决地面风亭设置困难的有效途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建工程量和工程投资。结合广州地铁环控系统设计,提出风道、风亭合用设计的思路,并详尽分析两种设计方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影响图像质量各因素的关系,根据影响关系选择风缸成像参数,并进行大量工艺试验和图像采集,由此优选出机车主风缸焊缝数字成像检测的最佳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地铁的一座智能化综合办公大楼为背景,分析采暖空调可采取的节能措施.介绍4种冷热源系统,包括热电冷三联供系统、地表水热泵系统、冰蓄冷空调系统、变频变容量多联机 传统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比较各自的节能效果.提出几种冷热源方案,以及对应的节能风水系统组合.  相似文献   

15.
空气弹簧的动态特性受其内部压力影响较大,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动车组高速交会时的运行安全性,需要考虑空气弹簧在交会流场下的气动响应。将空气弹簧的气动流体力学模型与某型动车组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相结合,以列车交会气动流场压力的时间历程作为空气弹簧与车体的外部激励,分析了动车组以不同车速交会时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交会车速越高,空气弹簧的内压波动幅度越大;会车中车体的垂向平稳性优于横向平稳性;轮轨垂向力与轮重减载率受会车流场的影响较小,在会车时有较大的安全余量;当两车以450km/h车速交会时,空气弹簧内压波动可达30.78%,且轮轴横向力与脱轨系数会在车头鼻端通过观测点的瞬间超过安全限制,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汽车荷载作用下路床的受力分析,探讨不同的路床处理方法的适用性。设计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翻挖晾晒、掺灰处理、换填及深层处理。翻挖晾晒和掺灰处理主要对原土的含水量进行改良,掺灰处理还可以降低土的膨胀性;换填是将路床范围的不良地层超挖,然后分层回填合格的路基填料;深层处理常常将路床及路床以下地基一并处理。良好的路床对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在设计中应重视路床部位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锰对工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尿香草扁桃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职业性锰暴露对工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尿香草扁桃酸(VMA)水平的影响,对55名锰粉加工工人、55名冶炼工人和55名对照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锰粉加工作业环境空气锰尘中MnO2几何均数为1.96 mg/m3(0.17~22.24mg/m3),样品超标率为88.9%;冶炼作业环境空气锰烟尘中MnO2几何均值为0.65 mg/m3(0.06~6.67mg/m3),样品超标率为93.3%.锰粉加工和冶炼组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的主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锰粉加工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提示这可能是锰的早期神经毒性所致.  相似文献   

18.
黄土隧道采用机械开挖,工作面柴油设备总功率相对较大,通过理论分析比较,提出了3个通风方案,通过风量及风压计算,并对可行性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了采用串联风机压入式通风供风,并且在串联处增设鲜风室作为通风中转站,既能降低风压,实现更长距离通风,还能保证进入串联风机的风不是循环风,提高了供风质量。  相似文献   

19.
空调列车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空气净化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参照GB/T18801--2002《空气净化器》的步骤进行。该方法是针对室内空气净化器的,用于评价铁路空调列车空气净化器显然不太合适。本文针对铁路空调列车送风特点,模拟空调列车通风管道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包括可调速风机、风量调节阀门、回风管路、循环管路、染污口、取样口等。利用该装置对4种类型的空气净化器进行了颗粒物、氨、甲醛、空气微生物的净化效果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取得满意结果。表明该套实验装置用于铁路空调列车空气净化产品的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由于工期的要求,青藏铁路新增西宁至格尔木段必须进行冬期施工。为了保证西格线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冬期混凝土施工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方法:本文从分析混凝土冻融机理开始,先进行基础试验,然后通过调整引气剂掺量、调整水胶比大小、砂率大小、粉煤灰掺量大小、粗集料的级配、细集料细度模数大小、混凝土搅拌温度、静停时间、以及其它影响因素来研究含气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而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结论:混凝土含气量随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水灰比的减小而减少,随砂率的提高,含气量逐渐增多,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含气量急剧变小,随石子粒径变大,含气量变小,单粒级骨料混凝土含气量比连续级配骨料混凝土含气量低,用中砂的混凝土含气量高而且比较稳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振捣时间越长,含气量损失越大,搅拌时间太短会导致引气数量不够,时间太长会导致气泡的损失。然而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呈递减趋势。因此,选择适宜的混凝土含气量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