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超薄导电磨耗层对路面进行融雪化冰是一种有效的道路抗冰技术。制作了600 mm×600 mm×380 mm的桥梁试件,通过低温人工环境室对超薄导电磨耗层除冰过程进行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薄导电磨耗层除冰,电阻越小,磨耗层表面加热时温度分布越均匀,3Ω的磨耗层比5Ω的磨耗层除冰效果要好;当试件上表面风速为8.0 m/s、环境室温度为-4.1℃融冰时,磨耗层的融冰功率需要370 W/m~2。当磨耗层的发热功率为334W/m~2时,对上表面风速为8.0 m/s、环境室温度为-3.7℃的工况勉强能防结冰。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快速、高效、安全地清除路面结冰积雪,研发由导电相材料及黏结料组成的导电功能层加细碎石铺设的抗滑磨耗层共同构成的路面热力除冰雪系统并测试其不同组分的性能。试验选用石墨和短切碳纤维作为导电相材料,采用A、B胶的体积比为2︰1的环氧树脂作为导电覆层的主体黏结材料,粒径2~3mm的黑刚玉作为磨耗层碎石材料,选用经过抛光打磨后的铜片作为电极并减小其接触电阻,采用优化的制备工艺加工超薄导电磨耗层,进行对比试验测试材料的电阻率变化。结果表明:当导电功能层石墨掺量一定时,导电功能层的电阻率随着短切碳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减小。碳纤维掺量不变,石墨掺量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石墨-碳纤维复合体系的电阻率。最终确定选用石墨掺量为25%,碳纤维掺量为4%作为超薄导电磨耗层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南方地区冰雪灾害天气使用除冰盐而造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现象,分析了除冰盐剥蚀破坏机理及路面受冻破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南方地区提出了控制除冰盐危害的具体措施,从而为高效抗冰救灾减少除冰盐的破坏提供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4.
以超薄磨耗层技术为研究对象,对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养护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总结分析,首先详细阐述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应用特点,其次,从温拌超薄磨耗层底层准备、沥青混合料制备、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碾压等环节,着重探讨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实践可知,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中,通过该技术的实践能够提高路面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工程概况 某公路作为该地区的公路交通要道,建成通车以来将为改该城市地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该公路交通量大,车辆荷载组合多样,经研究决定对该公路铺筑超薄磨耗层,能很好地检验超薄磨耗层技术对高等级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适用性。超薄磨耗层试验路罩面工程量约8400m2。  相似文献   

6.
寒冷地区路面积雪结冰为公路安全运营构成极大威胁。研究以最佳方式快速、高效、无污染的方式清除路面冰雪,在沥青混合料中以一定比例掺入石墨、钢纤维及碳纤维等导电材料,通过室内对比试验确定各材料的最佳掺入量,实现提升沥青混合料导电性能,通过导电路面升温清除路表冰雪,在我国北方公路绿色环保清冰除雪、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方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路薄冰会严重降低行驶车辆与路面的附着力,极易引起车辆失控从而引发事故。道路薄冰与路面结合比较紧密,依靠传统的机械破冰铲除难以有效的实现道路薄冰的去除。提出了一种非接触的加热直接除冰方法,该方法利用燃油充分燃烧并及时将热量直接传递至路面进行融冰,除冰速度快,燃油消耗率低,同时没有与路面直接接触,对路面造成损害小,也极大降低了对燃油的能量需要。  相似文献   

8.
超薄磨耗层作为一种新型预防性养护技术,在辽宁省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其在锦阜高速公路应用后,部分路段出现了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结合近几年超薄磨耗层的检测数据和原路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查找原因,为今后更好地应用超薄磨耗层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例分析改性超薄磨耗层技术在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以研究改性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优势,为公路路面大中修质量改善提供一定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水平,结合实际,对超薄磨耗层技术在路面养护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对温拌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特点与物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其次从超薄磨耗层技术施工准备、材料拌合、材料运输与碾压等多个环节,对该技的实践效果进行研究,实践可知,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能改善高速公路路面的病害问题,能够提高路面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超薄磨耗层作为一种有效的养护措施被广泛的运用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超薄磨耗层作为一种超磨耐久的表面层,主要运用在撤槽深度低于10mm,并且路面比较平整的不存在结构性损害的公路养护施工中,能够有效的对路面表层的服务功能进行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超薄磨耗层的优势,并且根据实例阐述了超薄磨耗层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冬季冰雪天气严重影响着城市交通和道路交通,为了尽快的使道路上的积雪融化,研究一种既方便又快捷的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将这种材料作为导电发热体铺设在路表面下,在冰雪天气对导电发热体进行通电、产生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路表面温度升高.文中对铺设了碳纤维-玻璃纤维格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升温和融雪模拟试验,研究了2种不同铺设方案下,在温度为-6.5℃、发热通电功率控制在300 W/m2时路面结构模型的升温情况,表明将格栅铺设在路面表层5 cm以下较为合理.通过现场的融雪试验表明,这种路面能实现融化积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超粘磨耗层技术结合了超薄磨耗层和微表处两种技术的优点,在使用纤维与高粘改性乳化沥青后,提高了磨耗层对路面的吸附能力,增强了抗磨耗能力和封水性能的同时,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而纤维同步碎石封层通过喷洒两层改性乳化沥青,并使用纤维和单一粒径集料后,有效地提高了封层与原路面的粘结,增加了路面的防水性能,增大了路面纹理与抗滑性能。两种养护技术都十分适用于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  相似文献   

14.
引言 改性超薄磨耗层技术属于是公路的一层薄层罩面,超薄磨耗层技术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轻微病害的矫正性养护,也可作为新建道路表面磨耗层,是一种超长耐久的表面层,具有抗滑、抗车辙、抗磨耗的优良性能。其采用专用设备把15-25mm的厚断级配改性热沥青混合料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上进行摊铺,从而实现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因此其在国内外公路维修和养护工程中均得到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辽宁省高速公路超薄磨耗层技术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对辽宁省近年来超薄磨耗层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利用多年路面性能检测数据,对超薄磨耗层实施后的路面状况指数、车辙、抗滑性能、平整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具体病害特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保证和提高该项技术路用性能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6.
勇芳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2):21-21,23
介绍了路面磨耗层的基本原理并阐述了快速同步施工型超薄磨耗层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整个施工工艺.在深入分析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凝土路的试验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路面积雪结冰及时清除对于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围绕路面积雪结冰清除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机械清除和融化清除两大类技术。机械清除技术采用专用设备清理路面冰雪,而融化清除主要有化学融化和加热融化两种技术。对各种路面积雪结冰清除技术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当前路面积雪结冰清除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K62+292-K93+338等路段路面治理工程包括铣刨修复工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罩面工程、泡沫厂拌冷再生工程、温拌SAC-10改性沥青混凝土工程、高性能低噪音微表处工程、多磷酸(PPA)改性沥青混凝土工程、NOVERCHIP超薄磨耗层工程、THUS-20超薄罩面工程、自除冰路面工程等各种养护项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排水沥青路面中轻度飞散和抗滑衰减等病害的维修问题,提出采用大空隙超薄磨耗层作为预防养护措施。首先,结合典型应用形式,从旧路面预处理、黏层洒布、磨耗层混合料施工、开放交通等方面介绍磨耗层施工关键技术;其次,提出磨耗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并依托实体工程实施验证磨耗层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磨耗层的应用形式决定其结构形式、厚度以及黏层材料类型等施工参数;应重点关注原排水路面清孔、铣刨立面冷接缝处理、施工温度保证等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可使用早强型高黏剂实现快速开放交通;实体工程应用效果验证磨耗层具有优异的排水抗滑性能。大空隙超薄磨耗层可作为排水沥青路面过渡性养护措施,用于处治中轻度飞散和抗滑衰减等病害。  相似文献   

20.
超薄磨耗层技术是公路路面工程新型养护技术,结合实际,首先阐述公路路面养护超磨耗层技术应用优势,其次从施工准备、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摊铺与碾压三大方向讨论该技术的应用,从研究中可知合理材料选择与控制施工温度是保证该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