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主动免疫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2 3 4例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 (UHA)患者中 92例接受主动免疫 (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 )联合HCG治疗 ,另 84例和 5 8例分别给予单纯主动免疫治疗或单纯HCG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 86 .96 % ,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 5 2 .3 3 %和 2 7.5 8%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主动免疫联合HCG治疗习惯性流产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2.
霜天蛾过敏性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霜天蛾过敏性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 (SIT)的疗效。方法 对 6 4例确诊为霜天蛾过敏性哮喘(PAA)患者注射霜天蛾变应原浸液 ,观察临床疗效和SIT前后皮内试验风团直径、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 (IgG、IgA、IgE)、肺功能 (FEV1、PEFR)及支气管激发试验 (PD2 0 FEV1)的变化。结果 SIT总有效率为 76 .5 % (49/ 6 4 )。SIT后皮内试验风团直径缩小 ,CD8细胞增加 ,CD4/CD8比例下降 ,IgE降低 ,IgG和IgA增高 ,FEV1、PEFR、PD2 0 FEV1均增加 ,(P值均 <0 .0 1)。结论 SIT对过敏性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能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改善肺通气功能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情况及与促凋亡基因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简称研究组)妊娠组织中survivin、Bax、PCNA的表达情况,以20例同期正常妊娠要求人工流产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妊娠组织中survivi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Bax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C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即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中survivin的表达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抑制凋亡蛋白survivin表达下降可能在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 (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 ,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5 4例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IL 2、IFN γ) /Th2 (IL 4、IL 10 )型细胞因子水平 ,同时以 5 0例正常健康早孕妇女、要求终止妊娠者作为对照。结果 RSA组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IL 2、IFN γ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而IL 4、IL 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RSA患者血清中IL 2、IFN γ、IL 4水平与蜕膜组织液中相应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 (r =0 .78,r =0 .6 6 ,r=0 .5 9,P均 <0 .0 1) ,而IL 10呈负相关 (r =- 0 .5 4 ,P <0 .0 5 )。结论 RSA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液中Th1/Th2间平衡的改变与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Graves病 (Gravesdisease ,GD)的临床表现并不局限于甲状腺 ,而是表现为多器官脏器的损害 ,其中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目的减少。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在临床上广泛地用于治疗GD ,但接受治疗的患者中 0 .1%~ 0 .3%可发生粒细胞缺乏 ,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目的减少则更为多见。白细胞减少的初期 ,患者往往无自觉症状 ,一旦发生感染 ,则广泛且难以控制 ,是GD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深入进行GD白细胞减少发病机制的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天津地区汉族人GD白细胞减少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以便早期发现易感者 ,严密监测 ,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方法检测 5 0例GD白细胞减少患者、5 0例GD白细胞正常患者和 90名正常对照的HLA DRB1基因型 ,计算并比较GD白细胞减少组与GD白细胞正常组和对照组的HLA DRB1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在不考虑白细胞变化的情况下 ,GD患者DRB1 0 8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RR=2 .97) ,DRB1 0 7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RR =0 .2 2 )。②GD白细胞减少组DRB1 0 8(P <0 .0 1,RR =5 .36 )和DRB1 15 (P <0 .0 5 ,RR =1.87)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DRB1 0  相似文献   

6.
本文检测了11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LTT)、E玫瑰花结形成率(E—RFR)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发现83%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表明免疫功能失调是导致RRI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用中药肺康宝口服液后,CD_3、CD_4、CD_8阳性细胞数、LTT、E—RFR、Ig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临床显效72.4%,进步25%,总有效率97.4%。药效学试验表明:肺康宝口服液能明显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并具有镇咳、耐疲劳、耐缺氧及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3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及尿液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及尿液SIL-2R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且与临床病程密切相关。尿液SIL-2R与尿蛋白变化呈正相关关系(P<0.01),可间接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尿液SIL-2R与血清SIL-2R具良好的相关性(r=0.542,P<0.001);且尿液具有取材方便,易于检测的优点。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病情估计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瓣膜损害仅用内科治疗效果极差,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施行瓣膜替换术,疗效满意。近年来,我们共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20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6~58(33.2±12.9)岁。全组病人均有寒颤、发热,体温为38~42(38.4±0,9)C,持续时间2周至12个月不等。诱发病因:肺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牙手术1例;原因不明13例。肝肿大10例,脾肿大5例;未见皮肤、粘膜瘀点;周围动脉栓…  相似文献   

9.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共刺激分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B7 1(CD80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学及免疫基因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了 7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刺激分子B7 1及MHCⅠ、MHCⅡDR分子的表达 ,并与自体瘤苗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MHCⅠ类分子表达均阳性 (10 0 % ) ,MHCⅡDR分子表达阳性率为95 %。B7 1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及多发性骨髓瘤 (MM)表达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6 9%和 10 0 % ,而在粒细胞起源的白血病几乎无表达。这与自体瘤苗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基本符合 ,即疗效好的M5和MM病例 ,其B7 1表达均阳性 ,而B7 1阴性者几乎无疗效。结论 缺乏共刺激分子 (如B7 1)是血液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人类血液肿瘤的发病机理之一 ;B7 1介导的免疫基因治疗将成为治疗人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纯化葎草花粉变应原免疫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纯化草花粉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SIT)的疗效。方法 采取凝胶过滤方法部分提纯草花粉变应原。将 86例季节性草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纯化草花粉变应原SIT观察组 (A组 )及粗制变应原SIT对照组 (B组 ) ,采取双盲法 ,为时半年。观察临床疗效、副反应 ,以及SIT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皮肤试验 (IT)风团直径、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HBDT)指数及特异性IgE (sIgE)指数均值。 结果 A组总有效率 90 .7%(39/ 4 3) ,B组 79.1% (34/ 4 3,P <0 .0 5 )。A组SIT后仅 1例出现轻度副反应。两组SIT后CD4细胞及CD4/CD8显著降低 ,CD8细胞显著升高 ,且A组变化更明显。两组SIT后ID风团直径、HBDT指数及sIgE指数均值都较SIT前明显下降 (P均 <0 .0 1) ;A组SIT后上述指标下降程度较B组更明显 (P均 <0 .0 1)。结论 纯化草花粉变应原SIT的疗效优于粗制变应原 ,副作用小。提示纯化草花粉变应原SIT后对变态反应抑制性强于粗制变应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耐药相关蛋白(L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NSCLC癌组织和27例正常对照肺组织中LRP、VEGF表达及MVD情况.结果 ①LRP阳性表达分布于癌细胞胞浆内,表达率66.1%,显著高于对照肺组织(P<0.01),其显著性与病理类型无关;NSCLC组LRP的表达在不同性别、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两年生存率的比较上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NSCLC组VEGF表达明显升高(P<0.01),其显著性与病理类型无关.NSCLC组VEGF表达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③NSCLC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显著性不受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的影响.MVD在Ⅲ+Ⅳ期肺癌中为18.5±5.8,明显高于Ⅰ期的13.8±5.1(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两年存活的MVD低于两年死亡的MVD(P<0.01).④NSCLC组VEGF、LRP高表达和MVD增高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与肺耐药相关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RP的高表达可能与VEGF上调其基因及VEGF促进肿瘤MVD增加有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有望降低甚或遏制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前后鼻息肉病息肉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探讨平阳霉素治疗鼻息肉病的机制。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与相邻连续的HE染色片对位对照观察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平阳霉素治疗前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下鼻甲(P<0.01);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是鼻息肉病息肉组织中主要的浸润炎细胞;平阳霉素可通过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达到治疗鼻息肉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LSAB法,对正常外阴皮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和外阴癌组织进行标记,发现bcl-2蛋白在正常外阴皮肤基底层中有弱阳性表达;在增生型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及外阴癌组织中表达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外阴硬化苔癣型和混合型营养不良有显著差异(P<0.05,P<0.05,P<0.01);而增生型与不典型增生bcl-2基因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外阴癌的表达率最高;该基因蛋白表达与外阴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4.
正己烷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及肝细胞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正己烷(n-hexane)对大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阴性对照组、75、150、300 mg/kg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经腹腔注射染毒4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彗星试验技术(SCGE)检测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大鼠体重随染毒时间而增加,阴性对照组增加最快;随染毒剂量增加,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力、血清GSH含量明显降低,而血清MDA含量增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肝细胞SCGE检测彗星尾长、尾DNA(%)、尾矩、Olive尾矩均增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尾矩值与染毒剂量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为0.981,呈正相关(P<0.05)。结论正己烷可引起或增强机体氧自由基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肝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15.
对比2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经腹部及阴道超声扫描卵巢的声像图,以评价阴道超声对PCOS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用阴道超声比腹部超声更易探及卵巢髓质回声异常及多囊改变(卵巢髓质回声异常分别为68.1%及9.1%,P<0.01);多囊改变分别为77.3%及40.9%,P<0.05)。提示使用阴道超声诊断PCOS其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优于腹部超声。  相似文献   

16.
食管鳞癌中PTEN和Caspase-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TEN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食管鳞癌组织、16例食管癌旁组织和16例不典型增生上皮中的PTEN和Caspase-3表达水平;采用定期发信与门诊面检相结合的方法对64例食管鳞癌单纯手术患者连续跟踪随访5年以上。结果食管癌旁组、不典型增生组及食管鳞癌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表达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304,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539,P<0.01);PTEN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失表达组(P<0.01)。食管癌旁组、不典型增生组及食管鳞癌组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先降低后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表达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r=-0.277,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486,P<0.01);Caspase-3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失表达组(P<0.01)。在食管鳞癌中,PTEN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r=0.456,P<0.01)。结论PTEN和Caspase-3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TEN和Caspase-3蛋白表达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185neu蛋白的定量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了37例NSCLC患者及17例良性肺疾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和组织中P185neu的蛋白水平。结果37例NSCLC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P185neu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P185neu蛋白水平与NSCLC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另外,NSCLC患者术前血清P185neu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0天的血清水平(P<0.01)。结论P185neu的蛋白水平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血清P185neu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复发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VEGF-C染色,并用D2-40标记肿瘤淋巴管。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做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EGF-C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腋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C表达阳性组肿瘤淋巴管密度大(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水平高。乳腺癌组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管染色,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中存在淋巴管生成,且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VEGF-C表达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9.
检测肝福星冲剂灌胃小鼠的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超过40%和1.51(P<0.01)。脾指数升高到2.54以上。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下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明显促进,增殖指数超过2.65(P<0.01)。对小鼠溶血素半数溶血值(HCIgM)亦有影响,该值可提高到62以上(P<0.05),而高剂量组可达到86.7(P<0.01)。提示肝福星冲剂能调节机体免疫,特别对吞噬细胞和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OX-2与EGFR的表达。结果56例NSCLC组织中,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2%和67.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COX-2与EGFR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肿瘤分期愈晚,细胞分化越差,淋巴结转移越高,COX-2与EGFR表达阳性率越高,腺癌中COX-2表达明显高于鳞癌,鳞癌中EGFR表达高于腺癌(P<0.05)。结论COX-2与EGFR在NSCLC中异常表达说明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的生物学行为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