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冰 《轨道交通》2008,(8):48-48
2008年7月1日,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后续简称H3C)与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在北京签订了合作协议,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实验室将采用H3C的网络设备(有线和无线设备)应用于CBTC的DCS系统研究,同时也会在PIS系统中采用H3C的监控、存储系统用于车载监控研究课题,双方就未来的合作方向和合作前景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表达了共同推进轨道交通信息化进程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张秦安  李乐 《轨道交通》2008,(11):70-72
从广州地铁各条线路信号系统运营情况出发,针对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CBTC的技术难点,并说明了CBTC对无线局域网的要求。最后从运营的角度考虑,提出了一些在CBTC中提高运营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已成为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基于无线局域网的CBTC系统构成,CBTC列车监控与追踪的实现以及列车的运行调整,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宋丹 《轨道交通》2012,(8):50-51
当前轨道交通工程中的信号系统设计越来越多的应用了基于无线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1】,CBTC系统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灯泡线上列车掉头时,轨旁无线接入点(AP)与列车无线通信设备之间通信网络的双网切换问题,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为了使列车连续有效的与地面通信,必须合理的处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温琼瑶 《轨道交通》2011,(11):29-29
近日,上海贝尔精彩亮相2011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以“安全舒适·绿色出行”作为主题,展示了列车运营控制系统和通信集成解决方案。在列车运营控制系统展区,上海贝尔向客户全面展示了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包含列车自动监督(ATS)子系统、列车自动防护和列车自动运行(ATP/ATO)子系统、计算机联锁(CBI)子系统、数据通信(DCS)子系统和维护管理子系统。在通信集成展区,上海贝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智能客流分析系统、出入口导乘信息系统、一级导乘信息系统、站台乘客信息系统、车载乘客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11,(5):F0002-F0002
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是国际上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度、高密度和小编组的最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性能不断提高,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汽车布线难以满足汽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此车载网络技术应运而生。介绍车载网络系统的功能、特点,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及车载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通过连续的车地双向数据通信对列车进行控制和监督,而系统各个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基于数据通信子系统(DCS)的。本文首先简单介绍CBTC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安全水平,然后再介绍DCS的基本结构,并对DCS的可靠性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分析,包括冗余性策略和故障一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刊上期发表的《高速铁路不停车载驳列车的设想——如何实现高铁沿途不停站乘客照样能上下车》一文,有人认为,实施该文中提出的高速铁路不停车载驳列车技术方案,目前在技术和管理上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介绍的另—项技术方案——动车组静态联发/动态解列系统(动静动系统),在当今实现的可行性就高得多,所以我们在上文中冠以设想,而本文就直呼系统了。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11,(16):27-27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无锡)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专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ZITS—WCs20基于成熟的无线局域网802.11X系列技术标准构建,工作在2.4GHz/5.8GHz频段,主要功能是在城轨交通运行环境下,为车载应用设备和地面应用设备之间提供大容量、安全、连续、可靠的双向通信功能.实现列车与地面间数据、视频信息的实时透明传输。该系统基于分散控制,集中管理模式而开发,  相似文献   

11.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美军70年代初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与航天)、全天候性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GPS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经过30余年的实践证明.GPS系统是一个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多功能系统。GPS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多模式、多用途、多机型的国际性高新技术产业。本文将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概念、特点、应用作简略说明.并就GPS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作简要论述,还将就GPS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CBTC系统中移动闭塞与后备模式追踪间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后备模式下追踪间隔的特性及与正常情况下追踪间隔的差异,在研究CBTC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相关移动闭塞和后备模式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CBTC后备模式下的追踪间隔仿真模型,并对CBTC系统在移动闭塞和后备模式下的追踪间隔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CBTC移动闭塞模式和后备模式都能满足系统要求,实现较小的追踪间隔时间;移动闭塞模式优于后备准移动闭塞模式,能够实现相对更小的追踪间隔时间(<90 s).  相似文献   

13.
电动悬浮列车具有速度高、悬浮间隙大、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在超高速磁悬浮列车领域具有十分光明的应用前景.车载超导磁体是超导电动悬浮列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服役可靠性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系统地阐述国内外电动悬浮列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针对国内外电动悬浮系统中车载超导磁体的结构和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和总结.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已经成为超导电动悬浮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车载超导磁体系统的热稳定性和振动稳定性是影响其可靠服役的重要因素.高温超导磁体闭环运行技术、轻量小型化低温系统结构设计、高强度低漏热支撑结构设计等将是未来超导电动悬浮系统中车载超导磁体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交通标准化》2011,(14):25-25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轨道交通专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ZITS—WCS20基于成熟的无线局域网802.11X系列技术标准构建,工作在2,4GHz/5.8GHz频段,主要功能是在城轨交通运行环境下,为车载应用设备和地面应用设备之间提供大容量、安全、连续、可靠的双向通信功能,实现列车与地面间数据、视频信息的实时透明传输。  相似文献   

15.
通过传统信号系统与先进信号系统的比较,引出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CBTC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CBTC系统的工作原理、ATS、ATP、ATO三个子系统功能,研究了CBTC系统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中的行车组织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郑州天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公交电子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型企业。公司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人才,致力于公交车载电子产品的研发。公司本着“科技创新,服务公交”的原则。不断完善和开发公交车载电子产品,以满足公交行业发展的需求。一、GPS智能调度系统郑州天迈科技研发的GPS智能公交调度系统,是集全球定位系统(GPS)、高频无线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手段,利用CDMA/GPRS通讯网作为通信媒介,结合运用矢量化地理信息电子地图(GIS)软件平台技术于一体的软硬件结合的系统,  相似文献   

17.
短消息通信技术在车辆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辆监控管理系统对实现城市车辆远程监控、保障车辆和人员安全等有重要的作用.随着GPS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通信链路的建立、数据信息的传输成为该系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通过采用GSM短消息通信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文中主要探讨了利用短消息技术在系统车载单元与监控中心之间实现通信的原理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GPS/DR组合导航车载单元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随着城市车辆的急剧增长和道路交通状况的拥挤,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技术为主的民用车辆的定位导航和监控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通过研究GPS和航位推算系统(DR)的组合导航技术,给出了GPS/DR组合导航系统车载单元的设计方案.由GPS接收机、压电陀螺仪、DVD、单片机、手机模块、车载里程仪、工控微机组成的车载单元具有车辆自动导航和监控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介绍了ETC系统的三大关键技术:车辆自动识别技术(AVI)、自动车型分类技术(AVC)、违章车辆抓拍技术(VEC),对ETC收费中主流的通讯方式DSRC的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车载电子标签和微波天线的技术指标,介绍了ETC系统的工作流程。最后对运行过程中ETC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陶伟 《轨道交通》2011,(9):68-70
本文主要列举和分析了采用不同信号收发媒介时的各无线CBTC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针对地铁应用场景.给出选取的原则,提供合理的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