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结合一幢多层框架结构应用铅芯叠层橡胶支座(LRB)进行加层改造的工程实例,在对隔震层的抗侧刚度和阻尼比基于能量准则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能量时程分析程序,考虑地震动三要素和铅芯隔震支座动力特性(屈服位移和第二刚度系数)等影响因素,分析典型地震动作用下设置上述隔震元件LRB加层结构的能量输入、转化及耗散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输入到结构的总能量较加层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大部分都由隔震层来吸收和耗散,使得输入到原主体结构的能量较加层前大大降低,减震效果较为明显,证明提出的基于能量的优化准则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复杂多层隔震结构近场地震动位移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近场地震动特征参数对超长复杂基础隔震结构地震位移响应的影响特征. 首先,分析了128条近场地震动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接着,对超长复杂基础隔震结构输入地震动,分析脉冲型地震动和非脉冲型地震动的特征参数与结构位移响应之间的相关程度及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长周期值因接近速度谱中速度敏感性区域而远离加速度谱中加速度敏感性区域,使得结构位移响应与地面峰值速度(peak ground velocity,PGV)的相关程度大于与地面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的相关程度;地面峰值位移(peak ground displacement,PGD)、输入能对较低楼层的层间位移影响程度大于较高楼层层间位移的影响程度,而PGV和PGA对较低楼层的层间位移大小影响程度小于较高楼层层间位移的影响程度;其他特征参数(除输入能和PGV之外)与基础隔震结构层间位移响应的相关程度大小,同该特征参数与地震动特征参数输入能(或PGV)的相关水平程度相一致;除此之外,近场地震作用下,结构端部及边角位置支座相对中心位置支座位移明显偏大,脉冲型地震动对结构层间位移和隔震层位移分别放大56.59%、58.33%,且对较低楼层的层间位移放大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现有对房屋加层的研究多集中在技术层面,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目前对其经济性还缺乏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对适用于既有房屋加层改造经济决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建立了合理的评价准则.房屋加层的方案决策应在与其它替代方案相对比中(即考虑机会成本或潜在收益)才能将各个方案的潜在价值揭示出来,其次应从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综合进行分析、权衡后作出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供方案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加铺沥青面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温度应力分析发现:应力吸收层并不是越厚越好,应力吸收层的厚度对层间剪应力和结构竖向位移影响较大,而对沥青层底拉应力的影响比较小;高模量的应力吸收层材料对结构竖向位移、层间剪应力和沥青层底拉应力均不利。  相似文献   

5.
并联基础隔震体系多目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震性能评价是并联基础隔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多目标优化的理论框架下,进行了并联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反应优化研究。隔震反应目标包括上部结构最大层间剪力和隔震层最大位移,隔震层决策变量为屈服系数、名义周期和阻尼比。优化的约束条件为上部结构层间剪力不均匀系数在0.85—1.00之间。针对一特定结构,通过NSGA—Ⅱ算法分别进行有约束和无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研究给出了并联基础隔震多目标优化Pareto最优前沿的一般特征及相关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建设中.随着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经常需要对旧路面进行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薄层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改善路面平整度、行车舒适且维修方便.使得这种结构在道路功能性维修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沥青加铺层中迅速发展的反射裂缝是这一路面结构的最大问题。玻璃纤维土工格栅(以下简称玻纤格栅)应用于旧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中可以减缓、抑制反射裂缝.并能提高抗疲劳开裂性能,但是工程应用的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沥青加罩路面荷载型反射裂缝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沥青加罩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用的有效改造方法,但这种改造措施常常伴有沥青罩面层的反射裂缝问题.因此反射裂缝的研究一直是这种组合结构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中在收集和整理目前国内外反射裂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对荷载型反射裂缝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罩面层厚度和夹层模量对沥青加罩层力学响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我国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工程实践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我国既有房屋加层改造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并指出了实践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方面的不足.最后探讨了加层改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并展望了既有房屋加层改造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被动柔性防护体系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变形和能量进行研究,采用ANSYS/LS-DYNA的显式分析方法,模拟了多块落石在不同运动模式下,其冲击荷载对被动柔性防护体系的动力响应,根据时程曲线,对比分析了多块落石在不同运动模式下的位移、冲击力、能量变化规律. 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落石初始冲击动能的增加,防护网达到最大位移所需时间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且冲击时间在0.11~0.14 s之间;落石的最大冲击荷载出现在0.04~0.07 s,且随初始动能增加逐渐增大;在落石冲击过程中,被动柔性防护结构发生能量耗散,其中钢丝绳网在落石为滚动状态下的能量大于落石为弹跳状态下的能量,且钢柱在落石为滚动状态下的最大峰值能量大于落石在弹跳状态下的最大峰值能量;在钢丝绳网被冲破时落石在滚动状态下钢柱的能量发生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0.
无砟轨道层间界面是其薄弱环节,雨水侵入会加剧层间损伤.为研究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内动水压力分布规律,建立无砟轨道层间脱空平面计算模型,分析脱空深度与开口量对脱空区域垂向位移的影响,确定与现场实测接近的脱空深度;并设计无砟轨道层间脱空模拟装置,验证高频荷载作用下该装置的有效性;基于此装置,开展层间离缝动水压力试验,研究荷载频率、离缝开口量对动水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荷载频率为25 Hz,幅值为1.1 kN时,层间脱空模拟装置板端最大垂向相对位移与现场测试结果吻合,表明该装置能模拟层间动水;在高频荷载作用下,层间离缝内水压力正负交替变化,动水压力沿离缝深度方向增大,在离缝尖端水压力最大为15.794 kPa;荷载频率从15 Hz提高至25 Hz时,最大动水压力从1.646 kPa增长到15.794 kPa,约增大10倍;开口量从8 mm增加至14 mm时,最大动水压力从8.320 kPa增大到15.794 kPa,约增大2倍.  相似文献   

11.
物流产业结构的DEA/PCA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结合,用投入产出比的相对有效性评价物流产业结构,并构建了DEA/PCA分析模型.以该模型为框架,分别采用DEA和PCA方法对物流产业结构进行评价与排序,然后将两方面的评价结果在由DEA和PCA组成的坐标系中直观地综合分析.可用该方法对各年的情况进行逐年评价,以做连续动态的对比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移位制评价模式的运作机制和对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开辟了评价可靠性分析的新途径。通过对简单移位制评价模式到一般移位制评价模式的评价结果论证,并使用模拟方式对评价的在位精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在移位制评价模式下评价可靠性的两个重要结果,为充分发挥专家特长,抑制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辽宁省总产值、居民消费水平、民用汽车拥有量、天然气和水电占能耗比重、总人口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等8个要素为自变量,以能源消费总量为因变量,构建能源消费回归模型;选用2001~2009年的时间序列样本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对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提取影响该阶段辽宁省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模型采用适用于小样本和自变量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回归结果提出相应的节能建议,提高了节能建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6200柴油机缸盖的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发动机热力仿真软件、CFD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的交叉计算为气缸盖的强度计算提供了温度场和传热系数分布等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柴油机功率提升前后气缸盖在预紧工况、热-机械耦合作用及爆发-热-机械耦合作用下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在缸盖上产生最大拉应力的主要位置。对气缸盖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为生产部门进行柴油机功率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1000h的可靠性实验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梁格法建立线形复杂的异型箱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得到全桥纵向和横向的内力分布情况。根据梁格法的结果改进箱梁结构和预应力束配置,并建立单梁简化模型与梁格模型进行应力计算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梁模型,梁格模型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且体现异型箱梁弯扭耦合的受力特点,可用于指导变宽异型箱梁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不同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具有显著差异,精准识别乘客公共交通依赖度,有助于针对性地引导出行者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本文基于多源数据的关联,获取包含个体属性的公共交通出行链,从出行行为和个体属性两方面提出8个依赖度指标,构建二阶聚类模型,识别乘客公共交通依赖度.结果表明:样本按依赖度高低被划分为4类群组;部分高、较高依赖度乘客在出行决策时受限于收入和车辆拥有量,并有向私家车出行转移的趋势;乘客出行习惯行为较个体属性对公共交通依赖度的影响更大.利用平均命中率(AHR)和平均覆盖率(ACR)指标评估个体属性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得出结论,个体属性指标间存在耦合关系,且指标缺失量与模型误差具有非线性关系.研究有助于理解公共交通乘客的需求和选择倾向性,为精准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岭回归与马氏距离判别法的基本原理,选取岩石质量指标RQD、完整性系数Kv、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w、纵波波速Vp、弹性抗力系数Ko和结构面摩擦系数f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岭回归分析确定其权重系数,根据权重系数的大小剔除权重较小的指标,最终采用Rw,Ko和f建立马氏距离判别模型,并利用广东省某隧道工程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岭回归-马氏距离判别法预测结果与实际相吻合,从而验证了岭回归-马氏距离判别法用于围岩分类预测是可行的。最后,运用建立的岭回归-马氏距离判别模型对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隧洞围岩进行预测,经计算分析发现,所选洞段围岩判别结果与《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的分类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用于隧道围岩分类预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一对相互啮合的渐开线直齿轮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直齿轮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接触算法对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列举不同接触刚度取值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并分析结果的收敛性,在此基础上,将仿真与传统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齿轮接触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高速列车组包括头车、中间车、尾车及外部空间在内的气动噪声计算物理模型,从声学理论出发,结合列车实际运行的边界条件,运用以稳态结果作为初始值进行瞬态计算,预测了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并对采用直接瞬态法计算气动噪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气动噪声分布于很宽的频带内,无明显的主频,属于宽频噪声.在低频中气动噪声...  相似文献   

20.
应用CAD软件建立重型自卸车车架的三维模型,采用Hypermesh软件得到车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自卸车车架在载质量为80t时垂直加速工况、转弯工况、扭转工况和制动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车车架断裂结果吻合,证明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行。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了车架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