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文首先分析了沪宁运输通道的现状和未来通道内客运需求的发展态势,接着从综合运输角度分析了沪宁城际铁路通车产生的影响,认为沪宁城际铁路的建设增加了沪宁运输通道客运能力,提升了沪宁运输通道客运服务水平,带动了沿线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也将促进沪宁运输通道客运结构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江苏省苏南地区持续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与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此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借鉴计算机自动控制算法中的滚动优化策略,提出了综合运输结构配置的虚拟滚动优化法. 通过动态的滚动优化流程,保证各运输方式及路径流量分配最优,在供需适应的基础上,确定综合运输结构的最优配置. 以沪宁通道为例,在通道发展现状分析和未来交通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分析苏南综合交通供求特性,提出结构优化方案. 本文探讨的综合运输通道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方法,可为苏南地区构建更合理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快建设综合运输体系促进西部公路交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综合运输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对改善我国居民出行。推动交通运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中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相关措施。以及以全国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为契机促进西部公路交通发展的具体内容.对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黑龙江省综合运输体系现状、黑龙江省客运及物流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地域和客货运输的模式特性,对建构智能综合运输枢纽、建立综合运输通道、完善综合运输网络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黑龙江省未来智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山面临构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机遇。通过分析中山的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特征,剖析现阶段中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思路。在分析外部重大交通设施和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的基础上,从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共建共享、综合运输通道扩容和网络一体化衔接等方面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河北省沿海港口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全省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进行了分析。通过总结河北省沿海港口集疏运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未来主要货类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加强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统筹衔接、优化完善集疏运综合运输通道、构建集约高效绿色集疏运体系、完善港口与后方集疏运通道衔接等发展对策,并从组织协调、规划引领、政策支持等角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铁成 《ITS通讯》2002,4(1):19-21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建立智能型的综合运输体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技术和辅助决策和段是智能型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本介绍了综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和辅助决策手段在智能型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综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决策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宏观综合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实现我国未来的智能型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8.
龚紫 《交通与运输》2008,24(4):20-20
综合运输是指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组成的合理分工、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联系贯通的运输总体。综合运输体系从运输方式上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从功能上可分为运输通道、运输枢纽、运输工具、运输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输法规6项。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考察、重点调研等多种形式,深入调查和剖析山西省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现状,系统分析评价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的成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成因,分析总结综合运输系统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和影响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建设世界级机场群,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背景,分析成都市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状,指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交通方式存在问题,并提出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评价深圳市历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得失,分析城市转型对于综合交通体系的挑战以及新形势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定位。以《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30)》为例,对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开展研究,具体包括:转型导向的交通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组织、立足区域协作的整体交通战略、与组团结构相匹配的交通分区组织、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互动、注重协同的交通管控政策,以及应对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策略等。最后介绍规划编制组织特点并提出城市转型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现代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世纪交通由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汽车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五种现代运输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已进入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新时代.分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及其建设与发展,特别介绍我国多年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及我国交通建设“十五”计划所确定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等.  相似文献   

14.
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支撑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是实现江苏"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前提。通过评价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展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梳理了综合交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十二五"江苏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陆锡明  顾煜 《城市交通》2009,7(5):32-39
研究回顾近30年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特点、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综合交通战略规划思路及实际应用的转变。探讨了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并展望了未来30年上海市综合交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提出了符合城市特点的海、空国际枢纽战略,公路、铁路均衡战略,公交优先战略和综合交通协调战略。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思维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交通运输系统现代性特征和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加快综合交通立法步伐,可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本次论坛以“新时期系统工程与交通运输 的理论融合与实践”为主题,对系统思维、系统工程相关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梳理。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技术体系,提出了铁路网高质量发展 的方向与着力点,介绍了交通系统立法的现状、需求及未来重点工作,分析了智慧民航系统建设的总体路径和场景,以及系统科学与智慧城市交通融合的内容、场景及方法。最后,分析了综合交通的内涵及未来研究方向,并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期刊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7.
结合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规"同步修编,如何做好新时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成为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首先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位、作用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回顾武汉市已开展的三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实践,指出既有规划在一体化发展、枢纽衔接与合作、土地开发模式、交通与空间发展的协调性等方面的不足。结合武汉市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从交通引领发展、建设枢纽城市、交通规划转型、优化交通结构等方面阐述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问题。规划修编强调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高效衔接与互动融合,通过一系列政策保障城市交通行动计划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综合运输系统通道的构成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综合运输系统通道的功能结构加以深入分析.本文界定了运输通道的划分,并且阐述了综合运输系统通道与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了综合运输系统通道与社会经济、科技进步、供需成本之间的因果反馈环,并在此基础上,从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竞争的角...  相似文献   

19.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内涵以及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未来发展的几种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优劣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专业旅游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技术体系,通过总结国外专业旅游城市在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在识别旅游交通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专业旅游城市对交通体系的基本要求。针对专业旅游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指出应将旅游交通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贯穿综合交通规划始终,实现旅游交通与城市居民常规交通高度融合,进而提出综合交通规划技术体系框架。以三亚市为例,重点探讨了专业旅游城市交通设施合理规模的确定,以及交通设施规划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