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受电弓综合性能试验系统中垂向激振系统的设计及控制问题开展研究,对激振系统的结构及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高性能伺服电机为核心由微机控制的激振系统,在对该系统动态响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激振系统频率控制和振幅的闭环控制策略,并对振动过程实时控制程序的编程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的激振方式及其控制方法应用于质量较...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液压电机泵模型,即把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作为液压泵缸体,以进一步提高液压传动的整机效率.通过控制电机转速直接调节泵的输出流量,使电机泵提供的功率与负载匹配,从根本上提高液压调速系统的效率.同时建立了该液压电机泵变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将模糊和滑模控制理论运用到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对转速阶跃变化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系统在轮轨几何不平顺激振作用下的动态行为,基于车辆-轨道系统耦合理论,建立了考虑直线电机子系统的地铁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车轮非圆化、钢轨焊接接头几何不平顺以及钢轨波磨对车辆和直线电机系统的振动响应、轮轨作用力及车辆稳定性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几何不平顺中长波(大于1 m)影响气隙波动,短波(小于1 m)造成轮轨剧烈冲击振动,需特别注意钢轨焊接接头,其可使轮轨作用力增大1.5倍,气隙降低2~3 mm,轮轨甚至发生分离.   相似文献   

4.
将虚拟激励法和车辆-有砟(无砟)轨道-路基-地基耦合系统垂向振动解析模型有效结合起来,由轨道不平顺功率谱直接得到准确的列车随机激振荷载功率谱,然后采用频率采样三角级数法反演出列车随机激振荷载时程。为铁路环境振动中列车随机激振荷载的计算提供了一简便有效的方法。算例比较了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两种情况下CRH3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列车随机激振荷载功率谱密度与时程曲线。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斜拉桥拉索涡激振动、风雨激振、尾流驰振和抖振的振动机理,并总结了控制这些振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简谐激励作用下含非光滑力学因素间隙和摩擦的两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力学.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了该分段光滑振动系统随激振频率变化呈现的粘滞和非粘滞周期振动及分岔特点,分析了摩擦系数对系统周期冲击振动、分岔及滑移-粘滞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蓄电池轨道工程车续航里程短、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启动电流大等问题,基于液压泵/马达能量逆向传递特性,提出了利用液压泵/马达逆向驱动的电机启动电流控制新方法. 通过使液压泵/马达工作在马达模式将电机驱动至一定初始转速后接通电源实现电机带速启动,抑制或削弱电机启动电流;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采用无位置矢量控制方式,结合短路电流矢量法对电机启动时刻的转子转速和位置进行计算,并通过AME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 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机启动电流控制新方法能让电机的启动峰值电流最大降低70%左右;启动电流与电机接通电源启动时的初始转速有关,且初始转速越接近需求转速则启动电流越小;电机转速稳定后电流大小仅与电机负载有关;液压泵/马达工作排量或蓄能器充液压力越大,电机被逆向驱动时的转速响应越快.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气体激振力矩相位特性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内燃机激振力矩简谐分量的相位特性,并分析了简谐力矩相位对扭转振动计算结果的影响和激振力矩简谐分量与曲轴扭转振动简谐分量相位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简谐力矩相位对扭转振动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大,进行曲轴扭转振动计算时必须考虑激振力矩相位;用简谐扭转振动相位诊断故障缸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长安大学自主研发的大激振力振动成型机成型30 cm水稳碎石试件,与普通振动压实机成型的标准圆柱体试件进行压实特性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浙江两龙高速实体工程对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压实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大激振力作用下,厚层水稳碎石最大干密度明显提高,且基层上下部分压实度差异能得到有效控制.在保证最低压实度的前提下,大激振力可以增加碾压厚度.另外发现基层上下水泥剂量差别不大,且含石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大激振力作用下水稳碎石连续性好,对阻止基层底部反射裂缝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节段模型试验的悬索桥涡振抑振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大跨度悬索桥涡激振动性能,并提出有效的涡振抑振措施,以某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通过1∶20大尺度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在低阻尼下研究了人行道栏杆、检修轨道、导流板对主梁涡激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在检修轨道内侧设置导流板抑制主梁的涡激振动,并基于试验现象探讨了涡激振动发生的机理.研究表明,在检修轨道内侧设置导流板抑制主梁涡激振动的措施使桥梁断面的气动外形更合理,抑振效果好,且结构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控制实验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设计采用单片机构成直流电动机PWM调速系统,其调速过程是由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即PWM波形来控制电动机,驱动电路输出电压来驱动电动机工作在不同的运行状态。其运行状态经由反馈电路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反馈给单片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将当前的电动机运行状态经显示电路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对电励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DTC)的功率因数控制环节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以励磁电流调节为主,配合定子磁链调节的功率因数控制方法.在此控制系统中,励磁电流调节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励磁电流的稳定性和励磁调节的快速性,系统根据无功转矩微调定子磁链作为励磁电流调节的补充,仿真和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基于STC89C52单片机,驱动芯片采用L9110的经济型两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配合软件速度调节算法,满足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控制需要,同时采用监控芯片和电源隔离等方式,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4.
设计以80C196KC单片机为核心的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扩展片外存储器和I/O口,增加了通信电路,设计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采用H桥TLE6209芯片实现了电机的可逆控制。分析发动机怠速工况特点,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电控节气门的发动机怠速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能很好的满足怠速工况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便携式汽车仪表总成校验箱”系统的开发需要,设计了一种用于汽车电子转速表、里程表校验的频率信号发生器,论述了电路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利用单片机和CPLD结合,控制DDS集成芯片AD9850,按照自定义的通信协议,准确接收PC机的指令和数据,达到对信号频率和电压值在规定范围内实时任意调整的目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完全满足汽车仪表校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因此在调速控制中控制器的参数很难达到最优化.采用矢量控制后交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可以和直流电机媲美.但变频交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存在3个PI环,同时交流电机本身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由此可知调节3个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的调速性能达到最优存在很大的困难.文中建立了电机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转速闭环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将优化的控制器参数与非优化的控制器参数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机调速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中.该驱动系统的所有稳定控制器均可用一个独立的Q参数来描述,由该控制器构成的速度环不仅能消除电机脉动转矩引起的速度波动,同时对其他形式的速度干扰也能进行很好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及存在噪声的情况下,在参考速度和负载转矩发生改变时,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都能获得鲁棒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机调速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中.该驱动系统的所有稳定控制器均可用一个独立的Q参数来描述,由该控制器构成的速度环不仅能消除电机脉动转矩引起的速度波动,同时对其他形式的速度干扰也能进行很好的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及存在噪声的情况下,在参考速度和负载转矩发生改变时,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都能获得鲁棒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分析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原理,设计一款基于MC9S12XS128单片机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介绍无刷电机控制器的硬、软件设计方案,实现无刷电机的正反转、起停控制、调速控制、过流保护等功能。实验证明,控制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具有成本低、易维护、稳定性好等优点,适合在小型电动车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逆变器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下,存在诸多的弊端,克服这些缺点的有效方法是软开关技术.将一种新型的直流环节并联谐振软开关逆变器应用于基于CAN通信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中,组成了交流电机软开关逆变控制系统,阐述了其原理、拓扑及特点.在系统中,上位机(PC)通过CAN总线与下位机(TMS320 LF2407)实时通信,下位机通过SVPWM控制逆变器.使用LabWindows/CVI 6.0开发了控制软件,通过实验,对硬开关和软开关条件下电机的运行性能进行了对比,证明软开关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