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和优化传统CAD设计在工程项目上的工作效率,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应运而生。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将有效地提升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传递共享。BIM技术有着先进的理念,BIM技术的三维协同设计特性,在建筑生命周期的信息传递共享、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支持、可视化的设计等等,这些理念的先进性提升了工程的品质和安全性,促进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发展,驱动交通行业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期数字化不足、 数据传递效率低下的问题, 以实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应用为目标, 提出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概念, 即以 GIS 技术为基础, 结合 BIM 技术, 研发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 本文分别在系统架构、 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 三维建模、 可视化分析对 BIM+GIS 数字化平台进行了阐述, 并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航道岸线范围是供航道部门实施建设养护、清障作业、工程施工及管理等所用.对于航道岸线管理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江苏省内河交通管理条例>均作了十分具体、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航道岸线范围和航道本体是不可分割的,并同样受到国家法律和法规保护.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由江苏省交通厅航道系统工程技术和管理干部一行10人,于2002年11月赴德国考察内河航道、船闸、港口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我有幸随团而行.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国际标准对低碳概念的定义,研究航道养护低碳模式的概念,分析航道养护低碳模式的内涵。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日常养护观测、航标及标志标牌的低碳养护模式,基于碳排放模型测算各种模式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引入低碳模式后,日常养护观测和航标及标志标牌养护的碳排放均明显减少。通过理念创新、技术改进等,将传统的航道养护方式转变为低碳方式,有助于减少航道养护的碳排放量,有利于建设生态低碳型航道。  相似文献   

6.
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道路设施的设计和施工阶段,但在养护阶段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鉴于此,针对目前BIM技术在道路设施养护应用中存在的缺少对应用需求的系统性梳理、应用内容分析不够深入、缺少应用示范等问题,对BIM在道路设施养护中的应用需求与创新展开研究。首先对BIM在国内外道路设施养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结合问卷调查详细分析了BIM在道路设施养护中的应用需求,并重点讨论了可进一步应用的方向,最后结合作者团队在BIM应用与研发方面的技术积累,对BIM数字沙盘、路面病害建模、全景病害关联、日常移动巡检、实景融合安全运行监控等创新应用进行了介绍,为BIM在道路设施养护中的应用提供案例参考。研究表明:BIM在道路设施养护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在设施状态管理、日常巡查、小修测算、养护决策等方面具有普遍的需求和实施的可行性,也是BIM应用创新可聚焦以寻求突破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引入到该河流航道的航务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该航道的运输效率以及航道管理人员的决策与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实现港口航道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文章首先阐明了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地理信息系统(Lancangjiang &Meigong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LMGIS)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港口航道;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支线航道在航道网中不可缺少的地位,以及支线航道对于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作用。目前支线航道存在问题甚多,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支线航道的养护和管理,加大投入,确保航道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BIM技术和GIS技术的各自特点,研究认为BIM与GIS的结合可以实现铁路桥梁建设的信息化,同时推进铁路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BIM与GIS技术的结合,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系统架构,解决了基于"BIM+GIS"平台的服务端工程项目的管控。分析了实施"BIM+GIS"进行铁路桥梁建设的整体信息化实施效果,最后给出了"BIM+GIS"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曾干成 《广西交通科技》1999,24(4):68-68,72
改革广西航道体制,应推行航道养护管理与航务工程分开的管理方式,调整全区航道(标)站的设置,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及加强航道行政执法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已在国内外众多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传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存在海量数据可读性差、突发事件下难以评估等缺点。文章借助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提出新型"BIM+健康监测"模式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架构,开发了基于BIM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桥梁安全运营的多用户协同管理以及监测与养护一体化运维管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航道系统作为切入点,从建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航道系统的技术路线、数字航道系统的应用及维护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数字航道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功能.利用数字航道系统对航道及水上交通的实时有效管理,极大地保障了重庆市水上交通的航行安全和航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交通的迅猛发展,第七届国际公路水运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CHINA TRANSPO 2004,将于9月1日至4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预计展出面积达30000平方米。本届展会的内容包括:道路与桥梁施工机械和养护技术与设备;交通工程与智能运输系统;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设备与技术;港口与航道管理系统;各种公路与水路运输和装卸设备;勘测、设计和规划技术;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以及各种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4.
BIM技术的出现,为桥梁施工走向信息化、可视化、及提高桥梁施工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以乌奎高速公路立交特大桥曲线连续梁(48+80+48 m)转体结构为依托,采用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为该桥梁建立BIM模型,并结合Navisworks软件,附以时间纬度,形成4D模型,从而探索BIM技术在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空间信息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手段,建筑信息模型(BIM)集成了建筑工程各阶段的多种信息。如何将BIM与GIS相结合,实现建筑物微观单体与空间宏观信息的统一建模、信息共享与可视化表达已成为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论文对如何利用BIM和GIS融合技术开发信息系统进行了阐述,探讨了BIM三维设计与GIS宏观管理一体化开发的技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悉尼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基于BIM与GIS技术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统计和分析的能力,促进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参照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特点和风险预控管理的需求,建立风险源数据库,对事故类型、致险因子进行分类。按照BIM编码标准,将安全风险源编码分为八级,以字母+数字形式,建立七段十六位编码结构和规则。工程应用表明:按照此编码规则对风险源进行编码,形式灵活,八级编码分段截取或自由组合,可快速定位,反映安全管理重点在时空上的分布状态,与安全风险和隐患的多样性、随机性相对应,降低隐患排查和治理的难度,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400-0516-660www.citylinker.com班联数城智慧公路养护解决方案以CIM平台为核心,通过实体公路的数字镜像,建立公路道路时空数据库。CIM平台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GPS、BIM、GIS等信息技术,并接入各种物联网感知设备,在公路设计、施工与运营三个阶段提供数据采集服务,基于采集到的静态和动态数据,系统平台可实现:为养护阶段的公路巡检、桥梁定检、桥梁隧道健康监测、病害诊断分析、养护管理、辅助决策等服务提供数据基础支撑;能够实时掌控公路健康及养护业务状态,深度挖掘分析公路养护过程中各类采集数据的变化规律,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养护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繁忙的内河航道上驳岸维修和加固是养护施工中的一个难题,就一些心得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内河航道基本建设、养护中施工船舶的耗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施工船舶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20.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引入到该河流航道的航务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该航道的运输效率以及航道管理人员的决策与管理水平,同时还能够实现港口航道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文章首先阐明了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地理信息系统(Lancangjiang &Meigong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LMGIS)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系统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