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路面横坡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宽幅路面的施工方法,并简单阐述了影响路面横坡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浅谈宽幅高速公路施工中路面横坡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路面横坡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宽幅路面的施工方法,并简单阐述了影响路面横坡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路面结构的横向坡度(横坡)包括路拱横坡和超高横坡。在一般的路面力学响应分析中均忽略其影响,即将路面各结构层视为水平。但实际上由于横坡的存在,各结构层有横向倾斜,这种倾斜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需作进一步分析,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以高速公路典型沥青路面结构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横坡坡度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横坡在0%~10%之间变化时,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影响很小,所以,在一般的路面力学分析中忽略横坡的影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限元软件轮胎与横坡路段路面结构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坡度条件下的轮胎接地压力分布,研究坡度对轮胎路面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道路横坡对轮胎路面接触压力分布的规律有显著影响:横坡的坡度对轮胎路面接触压力分布存在显著影响,当坡度较小时,接地压力在横向呈对称分布,最大接触压力出现在接触面横轴中心,随着坡度增加,上坡方向的轮胎路面接触面积明显大于下坡方向,接触压力最大值出现位置也出现偏移;横坡路段轮胎与路面之间接触面积较大,但总体的接触压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学模型法分析了不同道路纵坡、横坡及雨水口布置方式的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影响路面排水效果的敏感因素。研究表明,路面排水效果与道路纵坡、横坡以及雨水口布置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建设时应综合考虑,寻求最优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出现的多车道设计需求,结合国内相关改扩建项目,探讨了多车道高速公路路拱形式和横坡值,并通过计算坡面汇流历时以及设计积水宽度,从改善排水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此外,还对临界路面横坡值、路面纵坡值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车道高速公路可采用单幅单向路拱形式,采用2%横坡值时,一般情况下设计积水宽度小于硬路肩宽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但对于小纵坡的路段,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工程背景某高速公路原旧路基由于技术等级低,旧路路基填土高度不足,老路面结构厚度薄,路面材料老化加之排水设施不完善或毁坏或堵塞,路基路面破损严重,严重影响了行车的安全,考虑到旧路改建节约用地原则,充分利用原有老路基,采用对原路基两侧进行加宽,加宽路段为高填方路基,路基断面由原有的26m的路基基础上两侧各加宽8m,加宽后路基宽度为42m。其中:中央分隔带宽3m,左侧路缘带宽2×0.75m,行车道宽2×4×3.75m,硬路肩宽2×3.00m,土路肩宽2×0.75m。路基标准横断面为整体式横断面。原路面横坡为1.5%,路肩横坡为3.0%,考虑到原路面经过加铺、改造,整体路况较好,为便于与老路面相接,加宽部分的路面横坡为1.5%,路肩横坡为3.0%。设计行车速度120km/h,符合现行高速公路双向八车道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能力与多孔沥青混凝土的渗透性能相关。通过室内试验、室外试验和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双层排水路面的渗水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路面的排水性能随着横坡坡度的增加而变大,而横坡坡度超过2%时,纵坡对路面排水性能的影响程度有限;面层厚度越大,雨后双层排水沥青混合料内部残留水分越多,需要更长的周期才能挥发彻底;采用自动电子渗水仪可以更为准确地测试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实践中,对于均匀厚度路面结构层高程的控制,普通的钢丝放样方法即可满足要求,而对于沉降等原因引起的不均匀厚度铺筑层的情况,一般的方法无论对于高程还是横坡的控制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时甚至出现较大的偏离。通过对测量基础数据的系统分析,总结出不均匀厚度路面结构层高程控制的方法,并在本项目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公路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其一,路面摩擦系数小.粗糙度不足,造成车辆追尾的交通事故,加之有些路面横坡大,遇到雨天尤其是北方冬季冰雨时候.车辆侧滑、翻车事故经常出现.这给安全行驶带来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11.
公路的几何线形是平、纵、横三维的空间立体线形,设计时应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把公路路面修筑成具有一定横向坡度的路拱形式。这样,在圆曲线路段的弯道上,当汽车沿着双向横坡的外侧车道行驶时,由于车重的平行面分力与离心的平行路面分力的方向相同,且均指向曲线外侧,将影响行车的横向稳定。圆曲线半径愈小,对汽车行驶的横面稳定影响愈大,故在弯道设计时,为了能象在路面内侧道行驶时那样同车重的平行路面分力抵销一部分横面力,以保证行车的横面稳定,行车道需要设置超高。  相似文献   

12.
旧路改造路面加铺纵横坡方案优化及其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省道公路旧路改造中,由于原路面工后沉降等原因,导致旧路路面横坡和纵坡已经丧失了路表排水的能力,影响路面平整度指标,给旧路改造段路面加铺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通过对旧路加铺改造工程实践的总结,从设计、施工、成本等方面提出一整套有效实用的控制方法,使旧路改造路面加铺施工方案更趋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多箱室箱梁基于梁格法计算的影响因素,考虑了横坡构造对多箱室箱梁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梁格法理论的应用进行拓展,推导了适用于具有横坡构造的多箱室箱梁梁格截面特性值计算公式,并讨论考虑横坡的合理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参数分析,通过改变加载位置、箱梁宽跨比、横坡大小等参数,对研究对象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横坡时,梁格截面刚度特征值更加接近实际,减小了12.12%的误差;具有横坡构造的多箱室箱梁的梁格模型与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吻合程度好,但仍无法反映箱梁在承受荷载时产生的畸变;考虑横坡构造的梁格法计算精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截面横向位移计算结果上;当箱梁宽跨比大于0.8时,采用梁格法计算时需要考虑横坡的影响;随着横坡大小从0增加到2%时,截面的竖向位移最大差值增加了758%,呈线性递增.   相似文献   

14.
造成水损坏的原因 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原因很多,归结不外乎两个方面的,一是设计方面,二是施工方面. 设计问题分析 路面设计横坡偏小 因路面设计横坡偏小,下雨时使路面水得不到及时排除,影响车辆运营和安全;路面水排出速度缓慢,使得地面水下渗时间增加,造成水损害增加.路面面层的结构层组合不合理,厚度偏薄 为了加强路面整体防水抗渗功能,路面结构设计中对公路沥青面层级配的选择,至少必须有1层是Ⅰ型密级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特别是抗滑表层和下面层,但是实际中因受地质等条件的制约,常采用暂时不设I型密级的路面结构层组合予以过渡.因此一旦半刚性基层破坏,即导致公路沥青混凝土各结构层间结合不良,降低路面结构层的整体功能和抗弯拉应力,导致面层开裂.另路面结构组合单一,面层厚度偏薄,不符合路面规范的要求,也是导致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分析,首先对路基基地处理技术的施工准备、施工要求分析,其次从过湿土质压实要求与黄土路基压实要求等方面对不同横坡的基底处理技术研究,最后探讨了公路工程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实践可知,在公路工程中对于路基施工与路面施工,需要按照工程地质的情况,选择路基、路面压实工艺,从而才能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施工中因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在软土路基上施工沥青路面时,通过适当抛高路基和适度修改横坡来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激光路面不平整度测定仪具有测试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能够检测沥青路面的纵断面、横坡以及车辙等。对平整度检测和车辙检测的原理进行阐述,并结合具体的沥青路面工程实例,简要探讨激光路面不平整度测定仪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海绵型道路有着出色的排水能力,在雨天时能较显著地提高交通安全,然而其排水设计应与道路几何设计协同考虑。基于海绵型道路路表渗流与产流的规律,建立了二维与三维路面渗流模型。模拟后的结果表明排水情况与车道数为负相关;在车道数增加的情况下,排水功能与横坡为正相关;若横坡坡度相同,纵坡的增加会延长排水路线,导致排水性能变差。基于海绵型道路排水功能保证,对海绵型道路横断面设计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可辨识矩阵对影响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宽泛指标集进行分类、约简,得出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最有影响的数据指标,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并把处理后的数据指标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仿真.通过实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与没有采用指标约简的RBF神经网络进行结果对比,该方法在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上更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浅析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摊铺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对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摊铺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公路路面沥青摊铺技术的内容和特点,然后从施工准备、施工阶段的沥青摊铺技术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有:技术准备工作、沥青混合料配比和运输、调整摊铺机横坡自动控制装置、摊铺施工技术、碾压施工技术、接缝施工技术与压实技术。最后总结沥青摊铺中的技术控制方法,从而避免摊铺工作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