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线控液压制动系统轮缸压力变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线控液压制动系统轮缸压力波动,采用稳态压力变化值表征轮缸压力变化率,研究了轮缸压力变化率在轮缸工作压力范围内的变化规律,推导了轮缸稳态压力变化值的计算公式,采用试验方法测得了系统稳态压力变化值随占空比与初始压力变化的脉谱图.计算结果表明:在升压过程中,轮缸压力变化率与初始压力的关系存在拐点,在拐点右侧,压力变化率随压力升高而降低,而在拐点左侧,压力变化率随压力升高而升高.不同占空比下轮缸压力变化率曲线的拐点对应的轮缸压力大体相同,此压力是活塞终止行程压力,在本系统中,此压力约为2.9 MPa.在压力变化的全部范围内,压力变化率与占空比之间的关系近似呈线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液压制动器轮缸(以下简称:轮缸)缸孔与活塞滑动面之间的配合间隙,关系着制动器的工作状况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汽车制动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介绍汽车制动系统检查与道路试验的方法以及液压制动系统常见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矿区作业环境及满足车辆制动力矩需要选择前轮盘式制动器,通过收集关于制动器要求数据,确定选用钳盘式制动器,且制动钳装在盘后方。该制动器装有液压轮缸,通过液压作用推动制动块的摩擦力阻止制动盘运动,从而制止传动轴运动,达到制动效果。通过设计合适的感载比例阀以及ABS系统来调节制动力大小,防止车轮抱死。  相似文献   

5.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是线控技术与汽车制动系统相结合而成的线控制动,它改变传统液压或气压制动执行元件为电驱动元件,由于电驱动系统的可控性好、响应速度快的特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显现出良好发展前景。现代汽车制动控制技术正朝着电子机械制动控制方向发展,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将取代以液压或气压为主的传统制动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电子机械制动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结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当前智能车线控制动需求,提出了一种串联式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及其控制算法.在原车液压主缸和ESP之间的双液压管路上串联了线控液压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减压阀和液压泵,保留了原双管路安全设计以及主动和人工制动模式的有效性,易于和电子驻车制动系统集成.通过双路增压、高压储能和预制动,缩短了系统的响应时间.经过测试,双液压管路上10.0 MPa建压时间仅为172ms,控制精度±0.16 MPa;9.0 m·s~(-2)减速度响应时间为183 ms,控制精度±0.15m·s~(-2).结果表明:该线控制动系统响应快、控制精度高,配合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可以满足智能车线控制动需求.  相似文献   

7.
一、制动液的作用及特性 在轿车和轻型汽车上广泛采用液压行车制动系统。汽车使用的制动液(与离合器液).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所采用的传递压力的工作介质。它属于非石油制品。它必须有适当的润滑能力,良好的抗气阻性,一定的水溶性和良好的抗腐蚀性及与橡胶的配伍性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依据信号处理理论,针对传统制动性能测试系统测试参数少,可分析、灵活性差,无法全面检测汽车ABS的性能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的便携式汽车制动性能测试系统.系统以LabVIEW软件为开发平台,配以笔记本电脑、传感器、信号调理装置和数据采集卡.通过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能正确迅速地测试出汽车制动系统的制动状态、制动时间、滑移率和MFDD等性能参数,最后在前面板上显示性能参数曲线,根据曲线直观地评价汽车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9.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是提高和改善汽车制动性能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介绍ABS的作用、发展历程及远大前景,简单说明ABS/EDS组成及原理;同时通过试验测试ABS通道和EDS通道的特性,可为今后研制开发ABS/EDS以及TCS、ESP等液压装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液压管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汽车制动管路的液压传递特性,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汽车制动系统液压管路的数学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引入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对管路压力的影响。建立了带有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制动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电机转速的方式分析了制动液流速对管路特性的影响。利用波动负载发生装置试验台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在BOSCH-SDL26型汽车性能检测线上进行了波动负载发生装置的实车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制动管路模型能够有效的体现制动管路的压力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