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丁鹏飞 《交通标准化》2014,(9):14-15,22
结合京新高速公路河北省张家口段一期京冀界北辛堡主线收费站的交通量现状,选取管理部门提供的收费站交通量报表,对该收费站进京方向收费车道数进行了重新计算,以确定现有进京方向收费车道数能否满足目前的交通量需求,并提出满足现有交通量的收费车道数量.  相似文献   

2.
邢宇宏 《交通标准化》2010,(17):204-205
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探讨河北省县乡公路设计中有关道路规划、交通量、轴载换算、路面宽度和路面结构厚度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设计思路和改善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虑钢筋及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损伤累积效应,采用时变本构模型,通过对河北省代表性高速公路的交通量统计,建立疲劳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限元分析及数值模拟,对某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疲劳寿命评估。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河北省高速公路桥梁在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内不会出现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4.
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中技术标准、工程建设规模及经济评价确定的基础。依托山西省太原二环高速公路凌井店至龙白段这一项目,采用四阶段预测法,旨在建立适合的交通量预测模型,对交通量进行预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的交通量与历史交通量和现阶段交通量都基本吻合。因此,采用的交通量预测模型适用于本项目,并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类似项目的交通量预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GRNN模型进行交通量预测及实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交通量形成的原因,分析了交通量和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通量预测的特点,建立了交通量预测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以某一公路交通吸引区1985~1995年的交通量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历史统计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通过拟合训练和外推预测分析,验证了GRNN用于交通量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交通量预测分析是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将预测的远景交通量划分为趋势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鱼田堡至石林公路为例,基于弹性系数法,对远景交通量进行预测分析和计算,建立了回归预测模型,选用指标高度相关验证了计算的合理性,经综合分析预测,确定了各时期客货运弹性系数值,该交通量预测方法可为类似交通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文胜  宋文 《交通标准化》2006,(12):127-130
公路变通量一般包括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转移交通量三部分。目前趋势交通量预测大部采用国际通用的以OD调查为基础的“四阶段”法,但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却没有比较成熟的预测方法,故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改进和提高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某国道新集南段工程项目为实例,在现有路网交通OD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四阶段预测法"对交通生成、交通分布、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及交通量分配进行合理预测,得到交通量在路网中的分配结果并进行分析.该方法合理可行,对公路交通规划及公路交通量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交通量的预测精度, 综合考虑高速公路交通量的高度非线性和受多因素影响的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和GA-RBF神经网络(NPCA-GA-RBF) 的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确定了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主要影响指标, 运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降低高速公路交通量影响指标的维数及其相关性, 用少数主成分代替原有的多指标, 以简化神经网络结构; 利用GA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参数, 进一步提高交通量的预测精度; 以普洱市某高速公路为例, 对交通量预测方法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2组试验GA-RBF和NPCA-GA-RBF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比RBF方法降低1.62%、3.53%和2.27%、3.32%, 说明GA优化RBF神经网络能提高RBF方法的交通量预测精度; 与GA-RBF方法相比, 2组试验NPCA-GA-RBF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1.91%、1.05%, 其交通量预测值更接近实际交通量, 预测结果更为可靠, 表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了指标的相关性, 进一步提高了交通量预测精度, 减少了交通量预测复杂度。可见, NPCA-GA-RBF方法具有更高的交通量预测精度, 能为高速公路的良好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满足高速公路合理运营管理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设置对角匝道时须满足的交通量条件,分析了合流区主路外车道的车头时距分布,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和分段积分法,建立了对角匝道驶入主路的适应交通量模型。然后考虑驶入对角匝道的右转交通量及其车头时距分布,利用间隙接受理论,建立了驶入对角匝道的左转车流的适应交通量模型,并得到了驶入对角匝道的左右转车流的约束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对角匝道设置的交通量条件与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加速车道长度、合流区外侧车道车头时距的区间分布状况、汇合车辆的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以及驶入对角匝道的左右转交通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省级公路网规划中免OD调查的交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中规定的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方法需要以现状公路网OD调查结果为基础,而OD调查是一项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工作,并且调查所得也仅仅是不稳定的小样本抽样调查结果,实际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全国各省近30 a的公路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可行性报告,并且这些可行性报告中关于交通量调查的数据也都曾耗费了大量投入,工程建设完成后就一直没有再被充分利用过.本中利用公路可行性报告数据,探索在区域路网规划中不进行网络OD调查条件下的交通量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用于调查的经费和人力投入,也可以显著节省规划工作时间,而实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郭刚 《交通标准化》2014,(23):105-108
某省道重点项目,路线穿越较多农田,区域交通组织对公路的服务水平影响很大。鉴于此,对该项目路线进行科学的道路网规划、科学的交通组织、流畅连续的路线平纵面指标设计、完善的系统化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优化来实现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伟  陈红 《交通标准化》2008,(23):209-212
2007年.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破解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这一题目”。因此,在阐述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业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对于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破解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这一题目"。因此,在阐述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业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陕西省公路交通运输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对于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街道化路段是城郊干线公路的瓶颈路段,合理地对街道化路段进行接入管理可以提高郊区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状况。结合山西某省道,对该干线公路的街道化路段进行交通安全分析,提出路侧接入控制,并进行相应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聂国才 《交通标准化》2009,(13):238-240
省道路网是由具有全省意义的跨地区干线公路组成,是全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应大力发展省道网,使其担起高速公路及国道主干线外的次干线的任务,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尤其应充分向山区发展,加大山区省道分布的密度,以改变山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使山区车辆能快捷地到达省道网,加快农产品的运输速度,从而为山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承德市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点段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承德市境内国道、省道、高速公路辅线的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事故多发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交通环境、道路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为例,分析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车、路和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资料表明,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因素中和路有关的因素约占30%。因此,通过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现状,提出适用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路侧防撞设施、交通标志、标线、错车道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数量、提高运行效率,提出了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理念,基于试验数据开展了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交通量条件研究.通过双车道公路实车实验获得的基础数据,建立了双车道公路交通冲突时间与交通量、设计速度的关系模型.依据构建的模型,给出了对应不同设计速度的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的交通量条件.基于样本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速度为80 km/h的双车道公路,单向交通量大于495 veh/h/ln 时,应设置附加车道;设计速度为60 km/h 的双车道公路,单向交通量大于454 veh/h/ln,应设置附加车道;设计速度为40 km/h 及以下的双车道公路,设置附加车道效益不明显,不建议设置.  相似文献   

20.
公路交通量的预测,是项目建设规模决策、技术标准选用以及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前提。结合工作实际,对公路交通量预测可靠性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对公路交通量的预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