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阐述桥梁支座垫石的作用,从而进行支座垫石存在的缺陷的分析,从多方面找出原因,提出改善桥梁支座垫石的措施,以使得桥梁支座垫石施工更加完善,确保桥梁的使用年限达到预期规定年限.  相似文献   

2.
桥梁整体顶升技术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相当数量的公路桥梁由于养护罩面等原因,致使建筑限界高度不能满足规范标准要求,严重影响了车辆通行能力,对桥梁安全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桥梁整体顶升技术可以在基本不影响桥梁通行与结构安全的条件下,实现对桥梁净高的改善,不失为解决桥梁建筑限界高度不足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现代预应力技术大大推动了建筑、桥梁等土木工程的发展.介绍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概念和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该技术在桥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研究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对于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促进思南、石阡、镇远、剑河县城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该高速公路建设中,桩基钻孔管桩桩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主要阐述了贵州省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中桥梁桩基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以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索塔基础承台底层钢筋进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为例,通过对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的作用机理、系统设计和系统安装的介绍,为海洋环境桥梁潮位变化区砼中钢筋防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发展、材料运用与社会文化变迁直接相关,其象征、仪式、居俗是空间策略的反映。砖是重要的建筑材料,闽南建筑的砖瓦作尤为独树一帜。闽南地区在墙面、屋顶、地板多处大量使用当地烧制的红砖,色彩强烈,与中国传统的帝王宫殿近似,因此漫长的历史中,身处"红砖文化区"的泉州民众一直试图解释自身的"僭越"之举。此外,泉州红砖运用方式的变迁也反映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对地方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桥梁顶升施工技术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沪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沽渚至宁波段的施工过程中,对既有桥梁采用梁板顶升、加高支座垫石的方法,从而使桥面铺装厚度恢复到设计允许的值,改善了桥梁结构的工作条件,保证了结构安全,这种桥梁维修的方式对于软基路段的桥梁维修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亚昌 《交通标准化》2014,(10):111-113
在施工中采用梁体预应力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技术,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鉴于此,介绍了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其在桥梁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表明,智能张拉和智能压浆系统适应了桥梁建筑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桥梁结构安全,提高桥梁建设质量,值得在桥梁建设中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量大面广的标准跨径桥梁建设,简要介绍了常用混凝土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十年桥梁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认知,讨论了沿用数十年的预制梁装配式建造和正处于发展期的短线法装配式混凝土桥梁建造技术的优势和问题,探讨了兼具综合优势的装配式桥梁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标准跨径钢混组合桥梁的常用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发展,探索了无需现浇桥道板接缝混凝土的钢混组合梁桥的装配式构造与施工技术;针对海南省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定位,提出NHNR剪力连接的全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构想,探讨了工厂制造桥梁构件-常规运输至桥位现场-机械化装配形成钢混组合梁桥的工业化制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量大面广的标准跨径桥梁建设,简要介绍了常用混凝土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十年桥梁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认知,讨论了沿用数十年的预制梁装配式建造和正处于发展期的短线法装配式混凝土桥梁建造技术的优势和问题,探讨了兼具综合优势的装配式桥梁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标准跨径钢混组合桥梁的常用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发展,探索了无需现浇桥道板接缝混凝土的钢混组合梁桥的装配式构造与施工技术;针对海南省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战略定位,提出NHNR剪力连接的全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构想,探讨了工厂制造桥梁构件-常规运输至桥位现场-机械化装配形成钢混组合梁桥的工业化制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销海外,在宋、元时代,随着中国瓷器生产和贸易的飞跃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拓展为航程更远、船舶更先进、影响更大的"海上瓷器之路",直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期达到鼎盛状态。瓷器大量外销是中国航海和造船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蒲寿庚家族于南宋末年由广州迁至泉州。此后,在蒲寿庚的悉心经营下,迅速发展出强大的势力而掌控全城。泉州港在宋元鼎革之际得以平稳过渡,在元代达到空前繁盛,与蒲寿庚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分析对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蒲寿庚事迹作一详细梳理,针对学术界分歧较多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并对其事迹作一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3.
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瓷之路”、“陶瓷之路”,所以泉州的外销瓷历来就是海外交通贸易史等方面研究的重点对象,而泉州磁灶童子山窑就是泉州外销瓷最重要的窑口之一。该窑产品具有唐宋早期的时代特点,结合磁灶窑的烧制时间及各地方出土的器物等各方面情况来判断,可知该窑延烧时间长,从唐五代始烧,而盛行于宋元时期。童子山窑主要生产的就是釉下彩绘器,它的釉下彩绘图案丰富多样,笔法线条流畅,内容富有生活气息,技法已非常成熟,为后世青花瓷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宋人对魏晋风雅既有企慕之心,又有强烈的争胜意识。选择魏晋作为仿效和争胜对象,意味着宋代士大夫文人对自己所属群体文化品格的认识和定位是:“雅”。随着社会思潮的流变以及士人群体身份变化,宋人的“雅”观念有所发展。对文才、学问与道德的强调深化、完整了“雅”的内涵。以这一“雅”观念为核心,宋人形成了崇雅去俗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从而逐渐建立起一套富有人文内涵的生活范式,文人集会即是这种雅化生活范式的集合。  相似文献   

15.
北宋熙宁、元丰间层檀国三次遣使入华,前人对层檀国位置考证有误。庞元英《文昌杂录》记载层檀到勿巡行船二十日,勿巡即《新唐书》所说的没巽,在今阿曼的苏哈尔,没巽到三兰三十多日航程,三兰在今亚丁,则层檀必在今也门东北部。唐代人所说的设国在今萨德,萨伊瞿和竭国在今哈德。庞元英说层檀国西至胡卢没国,南至霞勿檀国,北至利吉蛮国。本文指出层檀在今哈德拉毛河口,层檀可能是赛义德人音译,胡卢没国即哈德拉毛,霞勿檀国即也门哈姆丹国,利吉蛮国可能是吉利蛮国,指占领阿曼的克尔曼国。南宋时期层檀之名虽然不见于汉文史书,但是在原层檀境内的麻离拔、施曷、奴发等地仍然和中国有密切往来。北宋层檀国输入的沙华酒就是南宋人所说麻离拔国糖煮香药做成的苏徘酒,沙华、苏稣即糖。  相似文献   

16.
亦黑迷失乃元代著名航海家、外交家,也是维吾尔族历史上的第一位航海家。其一生极富传奇,五次奉使海外,为扩大元朝在海外的影响,沟通同东南亚、南亚诸国的关系和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泉州,除1945年发现的《一百大寺看经记》碑外,近年来又出土了两方与亦黑迷失有直接关系的墓志碑刻。《许静山墓志》显示他后三次出使均从泉州港起航和回航;《盛柔善墓志》记录了他与汉族女子通婚,且在远征爪哇失利后,告老家居于泉州的史实。这三方碑铭,共同为研究亦黑迷失后期的去向提供了最可靠的文物资料,回答了在延祐初年他何以能拥有为一百座寺院布施的雄厚财力。  相似文献   

17.
福船源流考     
福船是我国帆船航海时期三大船型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主要的商贸船。这种在福建建造的船舶可能源自一种福建白水郎特有的了鸟船,而它又是从卢循发明的八艚舰衍生而来。尖底阔面、首尾高昂以及具有良好水密性的福建船到北宋末时就获得了"海舟以福建船为上"的赞誉,从此成为我国的代表性海船。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福建船还被选作外交使节乘坐的官船,在明朝中叶以后,更因为倭乱的原因,被改造成了各式的战船,并因此有了"福船"的专称。  相似文献   

18.
郭正忠教授的《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出版已经十年。该书对一千多年间中国度量衡的纷繁实况和变迁历史做了详尽的阐述 ,填补了前人论述的空白 ,并对许多早有定论的成说提出了大胆质疑 ,予以匡正。该书以新颖的视野看待传统的度量衡问题 ,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书中对宋代度量衡管理体制的阐释 ,尤为详尽。该书资料翔实 ,考据精审 ,虽已出版十年 ,其学术价值迄今不减 ,是一部不应被束之高阁的好书。  相似文献   

19.
泉州沿海以海为生家族的族谱中,有不少海事活动的记录,其中海难事件也频有出现,尤其以清代资料最为集中。由于地方文献少有相关记录,所以这些资料弥足珍贵,让我们深入了解到泉州发达的木帆船时代蕴含着无数航海家族的辛酸经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信仰、仪式与传说。族谱对于海难的记载相对简略,通常只书写“溺海身亡”、“不得尸葬”若干字,但是族谱本身信息量十分丰富,通过族谱记载的各种资料可以获悉,这些航海家族海上航行的目的包括移民、捕捞、运输、贸易等等,而移民的方向和目的地多指向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族谱还显示海难事件的发生并非全属自然灾害,遇到海盗等其他人为因素也时有出现。本文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介绍泉州家族族谱相关海难事件的记载;选择部分典型的族谱分析遇难者的身份、年龄、海难事件发生的地点、原因等等;介绍海航家族对于海难事件的处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仪式和信仰。  相似文献   

20.
考评式结社与清代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评式结社是宋末元初文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重要沟通方式,并发展成为清代最流行的结社风气.这种结社以考评竞技为主,借鉴科举考试的程序与方法,因而在组织形式等方面不同于一般诗文社.清代的许多小说都提到了考评式结社,但小说家却描绘了与现实不同的特点,即将女性变成结社的主角,客观上反映了清代女子结社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