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权责任法》第一次把医疗及其损害赔偿责任设立专章进行了规范,把复杂的医患关系置于法律的框架之下。但是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法院如何适用该法审理医疗损害纠纷案件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就《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短期内并行条件下如何适用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现行医疗鉴定体制及医疗机构免责事由对《侵权责任法》适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侵权责任法》第一次把医疗及其损害赔偿责任设立专章进行了规范,把复杂的医患关系置于法律的框架之下。但是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法院如何适用该法审理医疗损害纠纷案件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就《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短期内并行条件下如何适用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现行医疗鉴定体制及医疗机构免责事由对《侵权责任法》适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自2009年12月26日公布后,引起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和如潮评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侵权责任法》根据侵权人的责任承担与其理性预期相一致,以有无意思联络重新构建了多数人侵权的分类体系.因此,如何理解《侵权责任法》第十一条与第十二条,切实提高在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责任承担方面的可操作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自《侵权责任法》颁布以来,学者就错误出生案件能否纳入《侵权责任法》的调整范围展开了不同程度的讨论。为使“错误出生”案件中受侵害一方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法律救济,文章肯定“错误出生”案件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从侵权法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错误出生”案件适用《侵权责任法》的法理基础,厘清了“错误出生”的相关概念以及“错误出生”损害赔偿的范围,力图给我国的司法实践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是法律的“绿化”需求在环境时代的体现,但《侵权责任法》未将生态破坏行为纳入到环境侵权的范围.本文通过分析扩大环境侵权的调整范围,即将生态破坏行为纳入环境侵权,以便进一步解决解决由环境侵权引发的损害,就首先应明确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上位概念.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最火的概念无疑是"互联网+",而汽车分时租赁这个在国外诞生已十几年的租车方式,近年来也被逐步引入国内。结合国务院刚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工业规划,加之以上诸多因素,众多新生企业群雄并起,造就了目前炙热的电动车分时租赁业务。首先,简要说明一下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汽车分时租赁,以及其与《中国制造2025》又有怎样的联系。"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7.
个人信息权民事确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侵权责任法》第2条,明确列举了包括隐私权在内的各项民事权益。而随后的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对《侵权责任法》中"隐私权"涵义的解读,引起了人们对隐私权背后的个人信息权益的关注。论文从隐私权解读的角度,比较分析确认了个人信息与隐私相互交融、彼此独立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并从我国人格权法律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证了个人信息权民事确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其丰富完善人格权理论。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企业租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汽车租赁企业的运营管理为背景,研究企业运营效率的评价方法.借助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以国内4家传统汽车租赁企业2012—2019年的运营产出面板数据和5家分时租赁企业2015—2019年的运营产出面板数据为样本,兼顾车队规模水平和车辆利用率两个低效指标的影响,测算出各企业的运营效率,并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汽车租赁企业总体运营效率高于分时租赁企业,呈倒"U"形变化趋势,平均运营效率保持在0.6~0.95;分时租赁运营模式新颖,其总体运营效率呈逐年攀升趋势,平均运营效率保持在0.4左右.此外,企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车辆的更新有利于提高汽车租赁的吸引力,投资较多、规模较大的企业运营效率相对较高;企业可控因素中,企业规模水平和车辆利用率分别是分时汽车租赁企业和传统汽车租赁企业运营低效的决定性因素;不可控因素中,城市人口规模对企业运营效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5条的规定,不难看出,其侵权责任形式几乎照搬《民法通则》对侵权责任形式之规定.即其对物权诉讼中的侵权责任形式与债权诉讼中的侵权责任形式混淆在一起规定.那么,这种规定是否合理?其分列各项侵权责任形式的标准是什么?各项侵权责任形式所适用的归责原则又是什么?正是本文所要阐明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2017进入下半年,我们眼睁睁看着很多共享单车、分时租赁的APP一个个接连倒闭。的确,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年代,这样的现象并不令人意外。但是,像这一类新兴的出行方式以这样短的寿命结束,让人不禁感到唏嘘和惋惜。不得不说,分时租赁的出现的确为大城市中很多没有车的人提供了方便。它不同于普通的租车,因为那一类租车方式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时间、地点等等。分时租赁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去使用汽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分时租赁直到今日,它仍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租车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借助智能车辆控制技术,产生了"分时租赁,智慧出行"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一项节约社会道路资源,优化大城市交通结构的有效措施.新兴技术日趋成熟使得智能设备逐渐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大数据云服务的互联网管理系统,可实现智能化监控并将车辆接入互联网平台实现实时管理,让出行服务更便捷、安全.这种在新产业技术革命背景下产生的准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是推动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创新的一种新尝试,能有效提高车辆利用率,优化出行模式,以期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进城市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指出,为规范上海市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的经营行为,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将围绕经营者、车辆要求、服务范围、收费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细化标准和要求。其中对分时租赁运营车辆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四点:9座及以下小微型纯电动载客汽车;安装人脸识别装置;安装符合规定标准的车载卫  相似文献   

13.
袁梅 《交通与运输》2011,27(6):56-56
编辑同志:半年前,我购买了一辆新车,但一直没有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即交强险.4个月后,好友李某要求借用,碍于情面,我借给了他.不料李某却因车速过快撞死一名行人,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由于李某倾其所有还不够赔偿费用的一半,死者家属遂要求我赔偿.我认为自己与李某之间只是借用关系,且我对交通肇事的发生无任何过错,故不应承担任何责任.对吗?读者:谢琳谢琳读者:尽管你并无过错,但你必须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一般为11万元)内承担赔偿责任.虽然《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4.
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和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对他人所负有的安全保障义务既是一个侵权法上的新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本文结合有关司法解释和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次审议稿》第三十七条的具体制度,从安全保障义务的概念、性质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了我国安全保障义务规定的不足,并对完善我国的安全保障义务制度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龚紫 《交通与运输》2007,23(1):28-29
汽车租赁方兴未艾随着假日旅游的盛行和学车热的急升温,很多会开车而又无自用车者,便选择租赁方式来圆驾车出游梦,于是汽车租赁业应运而生。由于近几年公车制度的改革,禁止公车私用,一些经常借公车出行的“有本族”不得不租车出行;很多无公用车的企事业单位为了方便也选择租车办公务。所以,汽车租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公路超限运输治理的历史和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公路运输大都由国营或集体企业经营,受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车辆技术性能的限制,当时超载现象并不明显,基本上没有超限运输.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末首次出现了超限运输泛滥,交通部颁发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自此拉开了超限运输治理工作序幕.1997年《公路法》实施,超限运输治理首次有了法律依据;2000年交通部修订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2004年交通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发文开展集中治超工作;2009年九部委印发《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每一次法律法规的出台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治超"高潮的掀起,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治理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致使公路超限运输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  相似文献   

17.
<正>在出现专车且引起社会热议的同时,人们不禁质疑:为什么汽车租赁不去从事专车业务?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了解上海汽车租赁是怎样经营的。一、从事线下经营与专车不同,上海汽车租赁长期习惯于线下运作:通过公司(分公司)办公场所、营业门店、机场柜台等网点开展租车业务。营业网点规模不等,主要设置在换乘枢纽、公共服务与活动中心,以及大型居住区  相似文献   

18.
所谓超限超载运输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各种机动车辆装载货物超过路政管理部门规定的行为。超限超载运输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及《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都严禁车辆超限超载运输,但由于部分运输户恶意竞争,导致运费过低,因此运输车辆纷纷多拉快跑;有些汽车制造企业为迎合运输户超限运输的需要,虚报荷载大吨小标;一些汽修企业擅自改装车辆,对车辆随意加长加高等原因,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19.
东部公交     
东部公交顺利完成2016年度3024台纯电动公交车辆更新解决方案采购项目 4月11日,为响应深圳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的深圳实施"蓝天工程"、公交全面纯电动化的要求,东部公交采取"混合租赁+回购常规公交车"模式,委托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组织公开招标,顺利完成3024台纯电动公交车辆更新解决方案的招标采购工作,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全部标的.  相似文献   

20.
方园 《交通与运输》2012,28(6):53-53
编辑同志:半年前的一个傍晚,我老伴在散步时被一辆小车撞倒,肇事者驾车逃逸。我老伴后被路人送往医院,可惜在途中死亡。由于警方一直未找到肇事者,我遂四处张贴广告,公开悬赏2万元征集破案线索。过了三天,有人向我提供了线索,警方随之将肇事者钟某缉拿归案。有人认为《侵权责任法》等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