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各大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不断上马,轨道交通及大型民用建筑中电子信息系统设备越来越多,2000年国家对《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进行补充,2004年又颁布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使得防雷设计更易于操作.对于轨道交通项目的地面站和高架站完全可以按上述规范进行设计.但由于地铁建筑主体位于地下,处于大地的保护之下,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地铁建筑的防雷设计远不象地面建筑那样给予应有的重视,并非所有地铁建筑均采取了防直击雷措施,部分项目根据规范设置了浪涌保护,但目前的规范一般都是以地面建筑为例进行叙述的,如果不领会规范的精神、不研究地铁项目的特点、死搬硬套,显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然而,地铁建筑是投资巨大、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通信、信号、FAS、BAS、AFC、SCADA等电子信息类设备系统众多且构成复杂,这些系统是维系地铁正常运营的中枢神经,一旦遭受雷击或雷电波侵入,将危及地铁正常的运输秩序,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雷击如果引起地铁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地铁建筑并不是完全位于地下,仍存在雷害的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对地铁项目雷害评估模型进行探讨,并研究适合地铁项目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铁与轻轨两种形式,两者到底如何区分呢? 首先,不能以建于地下及地面或高架来区分地铁及轻轨.地铁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为高架轨道交通);而轻轨同样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有人认为地铁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或高架行驶的则认为是轻轨;更有人认为轻轨的钢轨重量要比地铁轻等等.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广州市面临的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需求,进一步保障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进行思考.首先,对国内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其次,结合广州市地下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分析广州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规划及管控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超前开展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的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地下空间三维管控系统、提前谋划地下轨道交通复合走廊、促进地下轨道交通与城市地下空间融合发展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1概述 北京地铁5号线是2008年奥运会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北京市规划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干线,工程已于2002年12月动工修建. 地铁5号线全长27.6km,设车站22座,其中地下线16.9km,占全线长度的61%,地下车站16座,地面及高架线10.7km,占全线长度的39%,高架车站5座,地面车站1座.全线设车辆段一座,停车场一座.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长沙地铁的开通,长沙正式进入“地铁时代”,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之间的衔接问题也日益凸显。首先分析长沙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之间存在的IC卡、公交接驳站和地铁站一社区之间的衔接存在的问题,并用比较研究法对比长沙与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体化对策,以期实现长沙公共交通系统的改善,更大程度上方便广大市民和旅客。  相似文献   

6.
郑兰英 《轨道交通》2013,(10):28-29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三种基本形式。不同的线路敷设方式对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对沿线环境、景观的影响也不同。”日前,记者专访中国轨道交通高架桥设计领域资深专家周新六时,他如是表示。周新六,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明珠线)总体设计组组长,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高架结构”部分的编写人。  相似文献   

7.
外部工程作业时常引发轨道交通工程变形,对地铁结构、运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与轨道交通位置有交叉的工程中,外部工程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尤为突出。然而,市政、水利等工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与轨道交通交叉的部位,如何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以保证市政、水利等工程施工时下部地铁隧道的结构安全成为研究重点。以南京地铁3号线区间隧道上方河道整治拓宽工程为例,采取优化拓宽断面、河底格埂、预留核心土等措施,结合MADI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地铁保护监测数据进行论证,结果表明:项目实施期间有效控制了地铁隧道变形,可为类似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上方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埃及是中东和非洲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国家.开罗地铁早在1987年起就开始运营,目前长度65公里. 开罗地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宽敞、整洁、安静.说它宽敞,是因为各地铁站少有拥挤现象.位于市中心人口密集处的穆巴拉克站、纳赛尔站、萨达特站宽敞得就像巨大的地下广场,无数条地下通道像蜘蛛网一样,呈放射状将乘客直接引向所要去的街道.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08,(9):14-14
目前上海最大的一座地铁车站——浦江南浦站,正在紧张施工。作为轨道交通7号线与轨道交通12号线换乘站点,这座地铁车站将依靠乘客零换乘、2条线路列车互调支援、庞大的地下空间等人性化设计,带动周边地区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时各类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故应在统计国内现行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数量和分布的基础上,分析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技术标准体系,系统地开展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韩文元 《交通标准化》2003,(12):11-14,10
一、任务来源 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是交通部交科发(2001)290号文"关于印发2001年交通标准化计划的通知"下达的标准项目,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编制.在通知中原标准名称为<高速公路地下通信管道用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报批名称根据专家审查会审查意见改为<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承担方式,近年来在大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对轨道交通乘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铁5号线进行乘客问卷调查,掌握乘客到离轨道交通系统的方式选择规律及客流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结论主要有:选择步行方式换乘客流量是最大的,客流主要来自直接服务区,选择常规公交换乘轨道交通的比例次之,选择小汽车出行的人一般都是驾车到有条件的车站进行P+R换乘. 在上述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轨道交通系统在规划设计上尽可能根据站点的吸引范围及区域特征实现地面公交、自行车、步行、出租车、私家车等与地铁的近距离换乘.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9日,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谈及城市交通发展时表示,目前成都主要是构建"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慢行系统"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通过轨道网、地面公交和慢行系统的三张网络,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实现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在轨道交通方面,成都市已开通地铁线路1、2、3、4、7、10号线,里程总计达到196公里,到2020年地铁线路运营里程将达到50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从地域性差异和城市文脉延续出发,对北京地铁地面建筑的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加强地铁地面建筑特色提出一定的策略,对相关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地铁换乘站综合体构筑方法基于笔者发明的地下空间封闭式开挖理念(见《铁道建筑技术》2007—1期)。针对地铁换乘站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在保持地基应力基本平衡及水土分离(地基土“疏干”)的条件下,运用盖挖逆筑法,自上(地面高程±0.00)而下一次性逐层将地铁换乘站主体结构筑成,是一种安全可行、高效环保、利于城市持续发展的好方法,也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地下空间开发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东京、首尔轨道交通客流成长规律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大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发展趋势及线路高峰小时断面客流特征,选取东京地铁、私铁及首尔地铁的多条线路,调查了从运营初期至2000年的客流数据。通过趋势图分析,总结并验证了位于建成区范围的轨道交通线路遵循"客流追随型"成长的一般规律;而位于外围新开发区域的轨道交通线路遵循"客流引导型"成长的一般规律。对比分析东京典型轨道交通线路断面客流资料,得到该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小时高断面客流位于环线及大型换乘枢纽附近,高断面高峰小时系数在24%~35%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尚德申 《交通标准化》2014,(24):111-115
在城市核心区建设地下道路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缓解区域停车难题的有效方法。以郑东新区CBD副中心中环地下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的规划特点,总结地下道路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炼出规划建设阶段需重点考虑和解决的系统建设标准、通行能力匹配、与建筑开发相协调及市政管线相协调等问题,同时考虑地下道路规划要素人性化和运营管理节能化,可为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快速轨道交通的概念快速轨道交通是城市地下铁道(地铁)、轻型轨道交通(轻轨、单轨(独轨)、有轨电车、高速磁浮列车和市郊(郊区)列车(通勤列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的统称。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地铁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或城市内环路之内。地铁适用于通过大城市城区、中心商务区。轻轨是轻型轨道交通的简称,一般位于城市内环路之外,连接郊区及卫星城、机场等远离市中心的重要人流集散地,中小城市市中心的客运走廊。市郊铁路,又称通勤铁路,连接都市外围城镇:其中市郊铁路服务的显著特点是使用现有的铁路线,网络包括一条或几条从中心商务区(CBD)或市区分中心到郊区城镇中心的辐射线。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的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地铁交通的发展, 处于中心城区的地铁车站常常因周边条件受限, 无法正常布置地铁出入口、 风亭及地面冷却塔等车站附属建筑, 而带来方案的不确定性。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以项目全局为依托, 以线路总体设计为前提, 再结合站点周边条件进行详细设计。 文章基于地铁车站与商业建筑结合设置经验探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上海轨道交通"四分开"体制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新体制出台的背景 上海轨道交通起步于1989年,自1995年起先后建成3条轨道交通线,全长65km,分别为南北向的地铁1号线、东西向的地铁2号线和北半环轻轨明珠线一期.这3条线的运营,有力地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日均客流稳步上升,目前已达100万人次/日.这3条线项目实施分别采用了3种模式:1号线全部由国家投融资;2号线采取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形式,由区负责沿线动迁和车站土建,市政府负责其余部分投融资,而建设、运营和行政执法由上海市地铁总公司实施.在此期间,还出台了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地铁管理条例>,作为政府对行业的宏观控制;明珠线一期则采用项目公司的形式和过渡体制,成立了项目公司,由上海铁路局利用拆除废弃的淞沪铁路作为土地投入,政府投资其余部分,建成后交由上海地铁运营公司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