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空时分组码与传统的波束赋形结合在平坦瑞利单径信道及多径衰落信道下的发射分集的性能,并在多径衰落信道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空时译码的方案。基于八元均匀线阵,对于不同信道情况下的基于波束的发射分集性能进行了数字仿真计算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波束的空时分组码发射分集技术,对空时衰落信道环境下移动终端的接收性能以及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种用于TD-SCDMA通信终端的RAKE接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RAKE接收机的算法,它利用时分一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发出的导引信号获得TD-SCDMA下行链路的信道参数估计.该算法可减小移动用户的多径干扰.本文的性能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明,在典型多径衰落传播情况下,所给RAKE接收机算法可以获得更好性能.  相似文献   

3.
结合空间分集和极化分集,对MIMO—OFDM系统中的容量进行研究。在IEEE 802.16d室内多径环境下,对使用2根发射天线和2根接收天线的MIMO—OFDM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发射端和接收端,空间分集和极化分集技术同时应用在MIMO—OFDM系统中。为了比较,对仅使用空间分集的通信系统容量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5.8 GHz DSRC技术设计了ETC系统中的路边单元,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并描述了RS U中天线阵列、微波接收与微波发射电路设计过程,最后给出了基带部分的单片机选型和网络接口实现方法.设计的天线为5.8 G Hz右旋圆极化,采用8单元微带贴片阵列,增益高于14 dBi;设计的射频接收电路采用两级AGC ,接收动态范围高达+5~-75 dBm ;提出了一种新型ASK调制电路,较之传统调制器电路简洁,调制度5%~95%连续可调;设计的发射电路功率+0.5~+31.5dBm,步进0.5dB可调,发射频率5.70~5.85GHz,步进1MHz可调.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高速移动环境中列车通信系统在进行越区切换时的无线连接性能、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等,提出了将异构网络应用于高速环境中以改善系统切换性能.将高铁列车车载移动中继同时连接到两个或多个异构网络中构建多链路软切换方案,使其同时保持多条链路连接,当一条链路进行切换时,其他链路保持通信连接,以此达到信号不中断、无缝切换的目的.分析对比现有的双层网络方案,验证车载移动中继通信性能在切换失败、链路重建过程期间是否恶化.切换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异构网络中构建的多链路软切换方案可显著降低高速环境中信号切换时无线连接失败率,提高了无线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6.
结合分层空时(vertical bell layered space time,VBLAST)结构和空时块分组码(space time block code,STBC)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方法。在发射端对发射天线分组,每组独立进行空时编码和OFDM调制;在接收端,采用分组干扰抑制结合奇异值分解实现解码,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相对于空时分层码而言,该方法在同样信噪比的条件下可以取得明显低的误码率;相对于空时分组码而言,该方法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码速率。仿真采用SUI-3信道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抗衰落性能明显优于VBLAST。  相似文献   

7.
提出用于CDMA系统上行信道的利用时间转换技术的空一时多用户检测算法,并给出了具有阵列天线的CDMA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基于DCMA编码和它们的空间信息,提供了结合阵列形式的WLS多用户检测算法,推导出干扰加噪声率(SINR)和误码率(BER)的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WLS多用户检测器是有效的.有阵列天线的CDMA系统比目前CDMA系统有更高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适用于空时编码-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后-逆离散傅立叶变换(post-IDFT)多波束形成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空频信道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分解获得多个特征模式,再利用空时分组码(STBC)各发射分支信号的正交性使OFDM系统形成多个post-IDFT波束.接收端根据STBC传输矩阵的正交性对多波束解码.系统获得的空间分集增益为空频信道相关矩阵的特征值之和,最大空间分集增益与子载波波束形成方案相同,误码率比STC-OFDM的低.该技术将复杂度降低到子载波波束形成方案的1/S(S为OFDM系统的子载波数目),而且当波束维数(m)小于发射天线数目(M)时,可进一步减少M-m个IDFT模块  相似文献   

9.
基于干扰对准的LTE上行虚拟MIMO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LTE上行采用2×2模式的虚拟MIMO(VirtualMIMO,V—MIMO)系统,即一个两天线的基站同时支持两个单天线的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传输延时的干扰对准算法.这种算法将基站的双天线的接收信号按照奇、偶时隙分离,从而将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分离.应用本文算法一个两天线的基站可以支持3个甚至4个用户同时接入LTE网络的上行链路.  相似文献   

10.
移动自组网QoS路由协议研究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移动自组网是建立军事和民用快速通信系统的理想技术.如何在移动自组网中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QoS)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QoS路由技术则是其中的核心技术和热点问题.文中对不同研究者提出的几种QoS路由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从单向链路的支持、多播功能以及QoS参数选择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了移动自组网的QoS路由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ZIGBEE的高速公路车辆间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ZigBee技术用于高速公路车辆间通信系统时,针对高速公路的空旷环境、车辆的快速移动性等特点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传输距离、终端移动速度(车速)、多节点组网、对向车辆信号干扰等.对这些因素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其对车辆间通信系统产生的影响,基于CC2430芯片完成了ZigBee点对点通信. 在固定发射频率和改变发射频率两种情况下进行了传输距离的测试实验,验证了接收功率与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ZigBee技术用于高速公路车辆间通信系统时,针对高速公路的空旷环境、车辆的快速移动性等特点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传输距离、终端移动速度(车速)、多节点组网、对向车辆信号干扰等.对这些因素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其对车辆间通信系统产生的影响,基于CC2430芯片完成了ZigBee点对点通信.在固定发射频率和改变发射频率两种情况下进行了传输距离的测试实验,验证了接收功率与发射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开关和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多路GPS天线控制器,能实现一台GPS接收机分时接收多路GPS天线信号.相对于传统的一个监测点对应一台GPS接收机的监测手段,该天线控制器在变形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可实现~台接收机监测多个变形点,极大地节省了变形监测系统的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基于多载波的多址系统在出现子载波深度衰落时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根据矩阵置换原理,提出了一种DFT加扰矢量多载波码分多址接入系统(DFT-VMC-CDMA).该系统利用张量积(Kronecker积)的矩阵分解性,引入矢量正交频分复用(V-OFDM)技术对发射信号进行组合排列,通过对张量积的矩阵向量求解获得分集增益抑制单一子载波上的衰落,并基于r循环信道矩阵的分解特性,加入DFT扩展和加扰前缀,减小系统复杂度和峰平比.通过仿真验证可知,该系统性能与传统的多载波系统相比,在20 d B高信噪比条件下,比上行链路的多载波直接序列码分多址(MC-DS-CDMA)平均提升6 d B,比下行链路的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平均提升0.5 d B,达到了理论上的多径信道分集增益界;此外,新系统还降低了峰平比,提升了频谱效率,如当载波数为64,块长为8,保护间隔为12时,峰平比降低了2 d B,频谱效率提升了10%.  相似文献   

15.
GPS接收机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用户终端,广泛应用于军用及民用领域.但是作为系统的下行链路,GPS接收机很容易受到干扰,尤其是人为干扰,其中RF干扰是较为普遍的人为干扰.为了探讨RF干扰对GPS接收机的影响,分析了等效载波噪声功率谱密度比与干信比之间的关系,以及干扰功率和有效干扰范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移动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动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实时获取交通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移动检测技术的概念及优缺点,对当前移动检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如检测车辆占车流的百分比,利用移动检测技术估计和预测的交通指标以及估计、预测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指出如何确定检测车在车流中所占百分比,利用该技术对旅行速度、旅行时间进行估计和预测,以及基于链路的估计、预测方法优于基于路段的估计、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实现对APON系统上行领带的突发式光发射和突发式光接收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开发适合于155Mb/s数据速率的突发式光发射模块和突发式光接收模块的实现方法。发射模块采用了峰值检测技术,突发模式接收机采用了直流耦合和阈值复位式接收方式,并解决155Mb/s高速APON系统中接收端的快速同步问题,实现了第一个比特恢复数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两种WLAN传输方式——空间自由波和波导管. 简要分析两种传输方式的工程和技术特点. 深入分析WLAN射频覆盖和通信机制. 结合北京轨道交通亦庄、昌平线组合传输方法的应用实例,提出空间自由波和波导管进行组合的组合传输无线覆盖方式,并简要介绍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工作方式,无线AP的性能特点和分布原则. 计算WLAN自由空间损耗、信号接收强度、链路系统裕量. 提出WLAN技术在信号系统车地通信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相控阵雷达发射/接收组件冷却存在的问题,基于k-e方程建立了热管换热的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对发射/接收组件进行了热管冷却的数值仿真研究,通过实验测试了热管导热系数和热管对组件的冷却效果,研究了热管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发射/接收组件冷却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组件功率为63.8 w时热管可以将壳温控制在70℃左右,实验测试对仿真进行了验证,其最大相对误差为8.72%,研究表明热管应用于某型舰船雷达发射/接收组件冷却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噪声调频干扰信号仿真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给出了噪声调频干扰的时域表达式、频谱及功率谱,指出噪声调频干扰可获得宽带干扰,提高干扰的效率,给出了脉冲多谱勒引信天线接收到的噪声调频干扰有效噪声功率,毫米波随机二相码调相PD引混频器和解码器输出端干扰信号的时域表达式,用计算机产生噪声调频干扰的时域信号和频谱及毫米波随机二相码调相PD引混频器和解码器输出波形,及计算机脉冲多普勒引信天线接收到的噪声调频干扰有效噪声功率,并与引信接收机灵敏度比较,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