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定量评价城市控规阶段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程度,分析了城市控规单元用地与交通协调的相互机理,指出了传统数据包络分析将输入、输出指标影响无差别处理与实际情况不符;针对控规单元特点和实际控制需求,建立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的指标体系;根据数学规划的约束锥理论,借助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了反映用地指标和交通指标偏好的约束锥模型,将数据包络评价的客观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主观判断科学结合,以隶属度函数判定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互为投入产出情况下的相互协调度,进而定量评价控规单元交通与用地不同规划方案的相互协调效果;以邯郸市南湖管理单元3为背景,设定22个外部交通小区和68个内部交通小区,预测了4类土地利用指标和9类城市交通指标,计算了模型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偏好约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克服了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主观意向的局限,弥补了数据包络分析忽视决策者偏好的不足,缩小了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分析结果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偏差;采用原始模型对6个街区相互协调度的计算结果均为0.80以上,全部为协调状态,采用改进后模型对其中4个街区相互协调度的计算结果为0.32~0.57,为不协调状态,2个街区相互协调度为0.80以上,与实际情况更相符。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修正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进行了评价与排序.将不同输入、输出指标进行均值化处理,通过分析不同指标间的松弛变量和剩余变量,得出各个指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影响程度.根据DEA有效前沿面投影理论,提出DEA无效决策单元实现协调发展时应达到的标准,为无效决策单元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以美国阿勒格尼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能够较好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交叉口各交通方式构成比例不同,对控制方案需求不一. 针对各种交通方式混行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考虑道路使用率、出行者时间效率以及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关系,结合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思想,以通行能力最大、车辆停车率及出行者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饱和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交叉口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模型. 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下,各交通方式混合比例确定各性能指标的重要程度,最后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计算结果表明,配时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在综合性能指标下优于Webster算法,而且能较好地适应各交通状态的变化,使快、慢行交通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信息熵分析和优化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C2R模型.以广州地铁一号线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历年运营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了求解.根据计算结果,在产出指标确定的情况下,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的输入指标进行了有效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从系统目标的角度建立了智能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改进了以往有效区分决策单元DEA方法计算量大、过程复杂的不足,提出了重构DEA模型,对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再评价,在方法更加简单易行的情况下实现了被评价单元的全排序。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列举实例进行评价、分析,对评价目标的优化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匹配性进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选取大连市的5个城市轨道交通非换乘车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相关数据,分析车站设施设备的匹配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站设施综合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客流产出不足、车站设施设备存在资源浪费,并根据各决策单元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给出对应指标的调整值。对指标灵敏度进行分析得出:自动扶梯个数、楼梯宽度和自动扶梯通行能力匹配度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匹配性有影响,其中楼梯的使用效率最低,宽度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正杨浦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以"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为目标,深入实践"以人为本、安全为重"的理念,努力创造更适合慢行的环境,让交通更有序、更安全、更有利于健康。一、交通与安全发展趋势1.全球交通的新导向:慢行交通的复兴。不论是高度依赖汽车的美国还是巴黎、法兰克福等欧洲城市,慢行交通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或复兴。  相似文献   

8.
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DEA基本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进行处理,得出高校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得分及规模报酬情况,计算出DEA无效高校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值。利用该数值可以帮助各高校调整科研投入与产出,以提高科研效率。对于DEA有效的高校计算超效率得分并排序。  相似文献   

9.
交通-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系统论的复合系统理论.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概念,构建了交通.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根据北京市具体情况.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选取了协调度评价指标.对北京市城八区的交通一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论是:北京市过去及现在,交通.土地利用复合系统一直处于基本不协调状态,在采取了调整优化措施后,有望达到系统的协调发展.计算出了模型输入指标的优化目标值,使得改善调控措施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
以首都机场航空城居住区的28条道路的慢行交通为样本,从规划人员及行人关心的慢行交通设施、安全性、舒适性及方便性等方面,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通过模糊聚类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种航城居住区慢行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同时,对选取的28条道路进行了问卷调查,模型评价结果与用户的主观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用地的不断向外扩张,大型建设项目向城市边缘区域拓展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开发的必然趋势. 本文在分析以往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通道交通分析的基本思路,以项目临近的交通通道为研究对象,根据项目周边通道上的瓶颈路段确定研究范围,并在项目对通道交通影响程度分析的基础上引入通道建设敏感度分析,以确定按规划实施项目建设时所必须的交通通道. 应用案例研究表明,引入通道交通分析比较成功地缓解了城市周边大批建设项目实施和通道交通供需之间的矛盾,改进了以往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的不足,可以确保项目建成后通道交通服务水平不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交通影响费的基本概念。叙述了确定交通影响费的原则和方法,由此说明在城市土地开发中导入交通影响费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保障北京市ITS协调、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本文根据北京市交通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组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的基本定位、建设目标、用户服务、系统框架和项目研究、建设的进展情况等.其中,作为十五“科技奥运”示范工程,该项目在关键技术和工程建设上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自1908年小汽车被大规模生产以来,交通拥堵成为困扰国际大城市发展的共同难题.论坛以“大城市交通拥堵”为主题,分析了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交通拥堵和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关系,对当前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进行了反思,指出了目前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研究了相关治堵的措施.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北京市交通指数与交通运行分析平台对交通决策的支持作用,探讨了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路网交通拥堵H-Fuzzy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城市路网交通拥堵的空间分布特点将路网交通拥堵划分为路段拥堵和交叉口拥堵,参考城市道路和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划分标准将路网交通拥堵度划分为堵塞、拥堵、较拥堵、较畅通、畅通5个等级,选取了路网交通拥堵的判定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路网交通拥堵的二级评判指标体系及相应的H-Fuzzy综合模糊评判模型,最后对一典型路网交通拥堵状况进行了判定,研究成果对于评估城市交通网络拥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道路路段上车流的流量和密度之间的特性,对道路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进行了改进,使CA模型能够较好模拟城市道路交通流。提出了网格动态调整算法,该算法根据模型模拟的路段流量和密度计算车辆平均通行距离,并以此距离动态调整CA模型的格子长度,按照城市道路路段上车辆速度的统计分布规律,以路段的车流速度密度模型输出作为下步模拟的平均车速,通过车辆速度的分布范围确定车辆加速减速的概率,对模型车速进行更新。选择500米长的城市主干道上的一条车道,利用本文改进的CA模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车速为30-65公里/小时范围内,能较好模拟城市道路上车流的运行特性。改进后的CA模型,适用于对城市道路上中速车流运行状况的模拟。  相似文献   

17.
18.
单向交通在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减少行程时间延误和缓解交通拥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目前国外单向交通研究前沿是单向交通安全性和单向交通规划方法,并强调应用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国外单向交通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进展,在国内单向交通发展实际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交通组织原则,提出我国单向交通未来发展和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Traffic congestion is a widely existed social economy problem in metropolitans, which brings huge cost to many cities and urban areas. The direct reasons for traffic congestion are the rapid increasing number of automobiles, and comparable insufficient of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however different cities and regions may have their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inherent principles of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traffic congestion based on Shenzhen floating car data (FCD) and geo-simulation platform. GIS technologies were used to match the congestion state along the road network, so that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congestions could be analyzed. Moreover, a correlation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similarity of congestion patterns among different links quantitatively, which assists to analyze and disclosure the principles of congestion evolution, and thus to provide guidelines for congestion mitigation. The algorithm can be implementated to integrate the surveilance of traffic congestion with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ire transport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朝阳产业. 智能交通物联网是利用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的各种技术,有效集成地运用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使参与交通的人、车、路等要素形成一个协调的网络. 论坛以“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建设探讨”为主题,研究城市智能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物联网时代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研究提出可行的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架构及理念,并结合实际提出城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